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如有所求无福反而有过
有所求布施反而有种种过患
布施对于佛教徒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往往学佛伊始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布施法门。很多人貌似也在坚持不懈地行持这个法门,但却因为不明白布施的真正含义,而作得并不如法,比如很多人布施是带有很强目的性的。殊不知这有所求的布施有很多过患,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六种有所求布施的过患。
布施的本义是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是佛陀当年劝导在家居士行持的法门。后来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布施在财布施的基础上加入了法布施和无畏施的含义而形成了在家、出家众都可以行持的布施波罗密。
布施有三种情况,第一是为了自身而布施,第二是纯粹为了他人而布施,第三是两者兼而有之。必须承认一点,布施是可以得福的。《甘露味论》中云:“若施畜生受百世报,若施不善人受千世报,若施善人受千万世报,若施离欲凡夫受千万亿世报,若施得道人得无数世报,若施佛至涅槃受报。”对畜生布施可以获得百世善报,对于不善的人布施可以获得千世善报,对于善人布施可以获得千万世善报,如果能够供养色界凡夫可以获得千万亿世报,供养修道人获福报无数,如果有福报能够供养佛陀,那么福报可以一直延续到涅槃了。
布施虽然可以得福,但是因为布施对象的不同和方式的差别,也会相应有“施多得福少”、“施少得福多”、“施少得福少”和“施多得福多”的差别。对于布施少得福少,布施多得福多很好理解,可是对于“施多得福少”和“施少得福多”应该怎么理解呢?根据《诸经要集》记载,以饮酒、歌舞等布施,花费很多但是得福很少;以慈悲心供养有德之人,使其精进修道,那么这种布施虽然少,但是可以得福很多。
布施非常讲究发心,如果发心不正确,那么不仅不能得福,反而还会带来很多过患。大阿罗汉妙音尊者总结了六种有过患的布施,分别是:一者憍慢施、二者求名施、三者为力施、四者强与施、五者因缘施、六者求报施。什么叫做憍慢施呢?就是在布施的时候不尊重受施者,将钱或物扔到地上,或者辱骂、轻慢,傲恃自己富贵;什么叫求名施呢?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获得一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声而布施;为力施就是为了获得力用而施;强于施就是别人明明不需要或不接受,而非要强加于人的布施;因缘施就是符合他所愿之因缘条件才肯布施;求报施,是希求获得某种回报的布施。
布施得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平时在布施的时候不能抱着交换、求功德的心态布施,更不能打着布施可以得福的招牌,堂而皇之的去诱导别人布施。很多寺庙为了迎合居士求功德的心态,承诺捐多少钱即可把名字刻在佛像背后,捐多少钱就可以把名字刻在琉璃瓦上,捐多少钱即可把名字刻在大殿房梁、柱子上等等。这些方法虽然能够迅速化缘,但是却有招揽、迎合之嫌。对于那些敢于留名的居士,真想问一句,你到底是有多大的福报,敢把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刻在佛像上和大殿里。每日接受那么多出家人和信众的礼拜,就不怕损自己的福报吗?恐怕到时候功德没求到,反倒是先背上了一身的业债啊。
我们一定要明白,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布施本就是对治我们贪欲和执着的,怎么能布施了还企求回报呢?布施,我们一定要平等普济,不择冤亲,对于善者和不善者,随其所愿而普皆饶益。不执着我是一个施予者,也不执着有一个布施的对象,对于所施之物就更不执着了,如是三轮体空的布施,便做到了《金刚经》中所说的“应无所住行于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