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真正的依靠?
一位幼童,如果感到害怕或者受了委屈,立刻会去寻找父母作为依靠。而一位成年人,如果感到忧愁、痛苦和彷徨,又能找谁作为依靠呢?实际上,成年人和幼童的心理是一样的,他也会向更有力量、更可信赖的对象寻求救助。比如,很多人就会去寻求佛菩萨的庇护和加持,这在佛教中就被称为“皈依”。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皈依。站在佛教的立场来说,除了佛教,其它宗教都属于相似的皈依,真正不共、胜义、圆满、究竟的皈依,只有佛教才具备。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佛教的皈依对象是佛、法、僧三宝——皈依的导师是释迦牟尼佛,皈依的解脱之道是佛陀宣说的妙法,皈依的友伴是小乘、大乘、金刚乘的僧众。关于三宝与世间神祇的差别,无著贤大师在《佛子行三十七颂》中说:自身仍陷生死狱,世间神等能救谁。故于依止不虚者,皈依三宝佛子行。
大意是说,世间的一切神祇,其本身还在轮回中流转,没有获得究竟智慧,没有证得无上涅槃,当然不是我们要皈依的对象。而三宝具备以下四种功德:一,令自己从一切恐惧之中全然解脱。二,拥有救度一切众生的智慧与善巧。三,大悲心生起于无远近的一切众生。四,对他有益无益的众生皆能获帮助。
所以,三宝才是究竟圆满的皈依处。而三宝又可以集中到一个化身之上。什么是化身?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佛陀具备的法、报、化三身。法身是佛陀的唯一行境。报身是登地以上菩萨所看到的行境。化身是我们凡夫能看到的形象,是佛陀为了度化我们而显现的“方便身”。
法身远离一切相,是不生不灭的究竟境界,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甚至也无法用譬喻来完整地形容。然而,为了方便初学者,我勉强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法、报、化三身:法身好比夜空中的真月;报身像水中映现的月影;化身犹如图画上的月亮。
虽然画中、水中、空中的月亮都称为“月亮”,但画中的月亮不是月亮本身,水中的月亮也不是,只有夜空中的月亮才是真实的月亮。同理,虽然法、报、化三身都称为佛陀,但在实际意义上,还是有真、假的差异。如《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从究竟了义的层面讲,既没有化身佛,也没有报身佛,二者都是为了度化众生而显现的“方便身”。如《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化身又可以分为三种:一、受生化身,如转世活佛。二、殊胜化身,如释迦牟尼佛。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三、事业化身,为了教化众生而示现为种种形象——具德上师、善知识、国王、大臣、商人、医生、教授,甚至乞丐、妓女、屠夫,乃至形态各异的动物。
由于我们自身的业障,没有福报直接皈依释迦牟尼佛本人。那么我们应该皈依谁呢?佛经告诉我们:要皈依一位具德上师或善知识,因为他们是三宝的化身,是我们皈依三宝的桥梁。
用一个譬喻来说,佛陀就像太阳,善知识就像放大镜,我们众生就像待燃的木料。如果没有放大镜将太阳的光芒、热量集中到木料上,木料是无法自燃的。同样,学佛人想要得到佛陀的加持,如果没有依止善知识,佛陀的加持之光就不可能聚集到我们身上,也就无法“燃烧掉”我们的我执、烦恼和习气,当然也就无法成就。
在藏传佛教中,极为强调依止某一传承去实修,这样才容易快速成佛。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以及藏传佛教的五大教派,犹如一块大蛋糕,我们吃那一块都是甜的。而我们该选择哪个传承去修行?这要看自己与哪个宗派和善知识更有缘份、更具信心。如果缺乏信心,一切皈依都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