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把有限人生投入无限大道
《中庸》这本儒家经典的核心,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一个是仁,一个是诚。仁是老师的状态,老师如果对社会没有承担,对众生没有仁慈,就不会把自己体悟的道尽力宣说。虽然道是形而上的,是难以言说的,也会想尽方法勉力弘扬。
你看孔夫子就跟弟子们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老夫子说,对于道,我没有什么隐瞒你们,道就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什么不“隐乎尔”?有的人一下就明白了,有的人千古也不明白。
《论语》一来上就告诉我们学习道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因为这是一种弃暗投明的行为。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人生最高的学问就是明白道,明白“明德”,安住于明德,止于至善。止于至善也包括两方面,一是自己止于至善,二是令众生也止于至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中是天下之大本,本是什么?天下之大道,道是什么?道就是众生的佛性。
《心经》里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如果你的喜怒哀乐一生起来,你就见不到道了。禅门里说参话头,话头就是念未生起时的状态。由不认字的六祖大师来说,叫不思善不思恶。用道家修行来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尚未生起“二”的时候,就是道本体的状态。十二因缘就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你不知道“道”的时候,你就会随着境界,随着境界就会有分别,有分别你就落入生死。
这个学问是宇宙文明的高级学问。每一个人只要去研究,去体悟,去实践,就会进入一个转凡成圣,由低往高的行列,这叫率性之谓道。不管是上到统治者,下到平民百姓,谁知道这个道理,谁就是最尊贵的。不知道,哪怕是皇帝,也是无道昏君。
所以要恢复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道统,它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真实的意义。我们生而为人,能思考,具足学佛的善缘,这样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机会千万不要再轻易错失。几十年人生转眼即逝,用宝贵时光去换一些肤浅的东西,这太不值得。
文化要有文化人传承,文化传承会有规律与脉络,所以道有道统。作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直到今天,儒释道三教的传承还在,这就如习主席所说的,文化的基因还在。一个民族有雄厚的文化基因,就会有健康茁壮的发展实力。
——摘自传喜法师2015年4月18山东大学讲座“观澜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