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周惟彦:我在中国做慈善
从海啸中捡回自己和家人性命的他,走哪儿的主话题都是围绕着壹基金以及中国慈善。走过近两年的壹基金,也已成为内地影响力巨大的慈善机构,在新加坡、美国等地设立海外办事处。壹基金正逐步成长为一个国际性的公益品牌。
当汶川地震接近一周年之际,远在新加坡的李连杰以及在北京的壹基金执行主席周惟彦先后接受了CBN记者的专访。
中国人内心关怀大爆发
CBN:在5·12一周年纪念时,壹基金会有哪些计划?
周惟彦:主要的一个计划就是汶川行走活动,整个活动也会凸显壹基金公益平台的作用,参加者既有企业合作伙伴、媒体合作伙伴,也有NGO组织、志愿者和当地灾区的民众,通过参与者辛劳的汗水与顽强的毅力呼吁社会各界对四川、对灾区要有持续的关注与支持。大家很快就可以在各个网站上看到这个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形式。
CBN:其实,在国内,很多名人都在做慈善,但少有人像壹基金这样,发展速度很快。名人效应似乎是重要的原因。
李连杰:最初,壹基金是从明星、名人、公众人物开始,这也是中国当时的国情所决定,毕竟名人效应总能引起各界关注。但壹基金绝对不是一个娱乐的基金,只是要从这个起步。
壹基金现在的定位是致力于搭建公益慈善平台,就像盖一座城市。如果这个城市没有发电厂,没有蓄水池,没有卫生处理厂,就没办法住人。怎么将公益平台搭建起来,这是壹基金的工作。
这个平台,也就是1人+1元+每1个月=1个大家庭的概念,即每人每月最少捐一元,集合每个人的力量让小捐款变成大善款,随时帮助大家庭中需要帮助的人。壹基金搭建这样一个平台,推广公益慈善文化,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周惟彦:李连杰先生的个人影响力是起到一定作用,与此同时,国内整个大环境发展也很重要。比如雪灾,尤其是汶川大地震,中国人内心的人文关怀精神全面爆发,而此时作为做慈善事业的一分子,壹基金用自己的方式做事。
坦白地说,我们的发展速度有点快。最初,我们也只有两三个人,到今年达到了30人。从今年开始,我们要踩刹车,注意放慢脚步,对过去的业务流程进行整理,要树立一个非常清晰的定位。去年我们做的事太多了,今年我们的重点就是两点一线:每年两个大的活动,一个是全民性的,一个就是做高端,一条线就是做工程,让整个链条滚动起来。这个刹车至少要一年,甚至要两年,慢慢扩大。
CBN:现在筹得的善款有多少?
周惟彦:目前是8300万,不包括银行汇款和部分海外捐赠。这是70多万颗心的捐赠。
我们前期的工作是通过紧急救灾对物资负责,后期的工作则是通过灾后重建对善款负责。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抗震救灾的时候,我们就引入了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款专项审计。每一笔费用用在哪儿在壹基金的网站上都公布出来,很清晰明了。
挖掘中国人的慈善传统
CBN:壹基金从做心理环保到做品牌的转变,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李连杰:这也是综合考虑了壹基金的优势和实际的社会需求后作出的决定。实际上,在做壹基金前,曾专门请了国际咨询公司对中国的捐赠做了两年的调查,我也去了中国台湾、印度、泰国以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NGO组织进行考察,发现都不合适。
专业的调查报告也提出了四个问题,比如中国人捐款不方便,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目标,而壹基金让德勤做全球审计,做到透明,而用手机等募捐方式做到快捷方便。另外心理学也说,做事门槛低,也最容易行动。
周惟彦:我是因佛与李连杰结缘,过来的时候,他们的专家调查初级阶段已经结束了,我参与的部分也就是壹基金的模式定位。
调查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壹基金初步的定位,怎么做心理环保,但经过一番论证后,这不是我们该做的,后来再去问一些企业界的高手。经过高人指点,一致认为做品牌。
CBN:目前,壹基金在内地、香港、新加坡、美国都有发展,国际上的影响力很大。
周惟彦:目前,主要还是内地为主,内地有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四个办事处。北京、上海不用说,深圳参与慈善活动的意识还是很强,成都是地震灾区。
而新加坡、美国的壹基金都是独立法人,刚开始不久;香港则是我们社工培训的一个基地,香港是人均参与慈善捐助很高的地区,公益事业发展也不错,内地很多草根NGO一是缺钱,二是缺经验,而慈善事业要发展起来,专业人才是不可缺的。
CBN:做品牌,和企业合作的项目就很多,你在和企业家去做慈善的时候,是否会很顺利?
李连杰: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做任何事都会遇到困难。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困难就放弃。完美很难,但我们会向着完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