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杖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时应当携带的道具。在禅林中,锡杖有一定的功用与表法意义。

锡杖的得名是因为振动锡杖时有锡锡之声。锡杖又称为智杖、德杖。《锡杖经》曰:佛告比丘:汝等当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

对于比丘持锡杖的缘由,《大比丘三千威仪经》有云: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为分卫故。对于锡杖用来驱遣蛇、毒虫等物的功用,在《四分律》卷五十二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比丘见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这是说佛陀在世时,有比丘行于路上时,见到蛇、蝎、毒虫等物,心中恐怖,甚至有比丘被咬伤,于是佛陀说,应做有声的锡杖来遣散毒虫。

锡杖还可作为年老、病弱者扶身之用。锡杖还具有警觉施主,防身之用。如《毗奈耶杂事》云: 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鐶,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狗便出吠,用锡杖打。佛言:‘不应以杖打狗,应举怖之’时有恶狗,怖时嗔剧。佛言:‘取一抄饭,掷地令食。’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由以上经文可知,锡杖的设立,不仅为驱遣害虫,或特为年老者扶身之用,也可作为比丘乞食时用以警觉施主之用。经中特别指出,比丘在乞食时,若施主家有狗吠,锡杖也可以用来防身惊吓狗子,但不可用锡杖打狗。如果狗吠加剧,则可以从钵盂中取饭令狗食用。狗吠之危即可化解。

锡杖通常由锡、木柄、二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

古代僧人到诸方参学行路时,一定要手持锡杖,禅林中因而称为飞锡、巡锡。在《景德传灯录》中记载隐峰禅师有名的飞锡故事,隐峰禅师冬季居住于衡岳,夏日居止于清凉山。在唐元和年间(806-820),禅师登五台山,出淮西时,恰巧遇到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人交锋,打得不可开交,未决胜负。禅师心想:我应当去解除其祸患。隐峰禅师于是掷锡于空中,飞身于两军上空,两方将士看到禅师飞于空中,无不惊讶得张大了口,相互争斗的心当下熄灭。隐峰禅师显示神通之后,担心有以神通惑众的嫌疑,于是来到五台山,于金刚窟前入灭。另外,古代禅林中,若有高僧在一处止住,称为住锡、挂锡。

在古代禅林中,锡杖还常作为禅师求法悟道助缘。《六祖法宝坛经》云:永嘉玄觉禅师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玄觉禅师拜见六祖惠能禅师,围绕禅师转了三圈,然后将锡杖卓地。惠能禅师说: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玄觉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惠能说: 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玄觉回答说:体即无生,了本无速。惠能说: 如是!如是!玄觉于言下悟道,然后具威仪礼拜,一会便告辞。惠能禅师留住一宿,故称一宿觉。玄觉以锡杖卓地的动作向惠能展示了自己的对禅的悟解,试探惠能如何开示。在经过惠能禅师的印证后,玄觉方才心悦诚服。

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锡杖经》中说:锡杖有三錞,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嗔、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其他文章

其他文章网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文章信息,让您快速了解其他文章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其他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