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转识成智 自能变化气质
若能转识成智,自能变化气质(资料图)
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识”有多种定义,一般而言,我们常在知识、常识和认识的层面去运用它。我们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而常识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是指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认识指的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但在佛教文化中,转识成智的“识”却另有涵义。唯识学派之“唯识”,指识之显现。“唯识”就是说只有“识”,离开了“识”就不会认识到事物之“存在”了。宇宙人生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就是“识”。但识又不是真实的。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着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唯识学最后的目的在转识成智,所以不是唯识学而是唯智学。”一语道破唯识学的真谛。
识有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八识与四智的相应关系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又叫“镜智”。所谓大圆镜,比喻此智光明、平净、圆满,映照万象如其所是,纤毫不离,完全无遗。在八识中,阿赖耶识积聚万法种子,是其余七识及整个世界的依止;转识成智后,大圆镜智也有类似的性,它是其余三智的藏所,称作“大藏”,在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整体、连续、彻底、无相等特点。第七识末那识是自我意识的直接来源,妄执“我”为实在,恒与痴、见、慢、爱相伴。转依之后,成为平等智,其特点恰恰是否定“我”的优先性,主张众生平等,并且消除烦恼,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无有穷际。转第六识得妙观察智。第六识是“意识”,是具有逻辑推理的知性认识能力。它转依为“妙观察智”,尤擅认识万法的自相与共相,在认识上没有任何障碍,且能应机说法,断惑解疑,教化众生,予人利乐。“成所作智”又叫“事智”,由眼耳鼻舌身五识转来。
八识与四智,在内容上是相互呼应的,与八识一样,四智也有分工与侧重。成所作智是处理种种具体世俗事物的智慧,妙观察智是圆融地认识世界个性与共性的智慧,平等性智是超克自我意识优先性的智慧,大圆镜智则统摄三智,是圆满、绝对、永恒地把握万有的智慧。拥有四智,便能在任何时间地点、任何条件下,对任何对象都拥有的真理性把握。
若能转识成智,自能变化气质。宋以后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宋明理学修养论就带有明显的转识成智的影子,这集中体现在由张载首创,而为宋明理学普遍接受的“变化气质”学说中。张载年轻时曾经治佛,后归儒家。他没有明显的师承,思想比较自由开放,颇能博采众长,有所创新。在人性论上,他提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区分,认为天地之性禀太虚之气,是人和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每个人生成后,因禀受阴阳之气的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本性,是人性恶的来源。气质恶者,学即能移,张载于是提出改变“气质之性”,返回“天地之性”。他说:“欲神者,气质之性也。元神者,先天之性也。将生之际,元性始入,父母以情而育我体,故气质之性每遇物而生情焉。”他还说:“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不尔,卒无所发明,不得见圣人之奥。”他还划分了“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见闻之知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德性之知是由修行获得的精神境界,进入这种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这一学说在其著作《西铭》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显然,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分与定义,在方法上与阿赖耶识无漏种子与有漏种子的划分形异神似,而变化气质更与转识成智异曲同工,两者思想上的联系是明显的。
总之,“识”是有分别的具体认识,有局限,有染污;“智”是超分别的直觉体悟,究极、纯净,是觉悟的智慧。而转识成智,将“八识”转为“四智”,由“气质之性”回归“天地之性”,是变化气质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