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宇宙结构论:“三科”、“六大”


与世间大多数哲学皆先预设一个客观外在的本体、实体等不同,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是从缘起论着眼,将世界看作一种与我人密切联结,由诸多条件集合而成的现象,综观集起世界的诸多因缘,如实地把握宇宙的基本结构。从《阿含经》到众多大乘经中反复讲述的“三科”、“六大”,其实应看作佛陀宇宙结构论、宇宙要素论的基本框架。

佛陀的宇宙结构论:“三科”、“六大”(资料图)

“三科”,即三类,指“蕴”、“处”、“界”三类观察世界的方法或宇宙要素、宇宙结构说。

“蕴”,指“五蕴”,又译“五阴”、“五众”、“五聚”。“蕴”为巴利语楗陀(kandna)意译,意为积聚、品类,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类东西的积聚,五种东西积聚在一起必然有荫蔽、遮盖的作用,因而译为“五阴”,含有这五种东西能荫蔽本性光明、使人心阴暗不明的意味。

色蕴之“色”比现代汉语中“色”字的含义要宽泛得多,泛指一切有质碍、能显现、必变坏的东西,大略相当于今所言“物质”。色的主要特点是占有一定的空间,具有特定的体质,表现为特定的形、相。如人和动物的肉体、感知器官,及山河大地、光电石火等。色蕴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集合而成,称“四大”或“四界”,意谓普遍于一切的四种基本要素。地大的特性是坚固,指一切固体的物质;水大的特性是润泽、流动,指一切液态的物质;火大的特性是暖热;风大的特性是动转,指一切虽未必为肉眼所见而有作用的运动。《中阿含·分别六界经》中,佛说四界皆分内外:内地界者,我人身上的发、毛、爪、齿、皮肤,及身内的骨、筋、肉、心、肾、肝、肺、脾、肠等物,与外界一切具坚固性的物质,总称地界。内水界者,我人身中的脑髓、眼泪、汗水、涕唾、脓、血、涎、痰、小便等,与外界水、油等液态物质,总称水界。内火界者,我人身中的体温、发烧、饮食消化等,与外界的火、日光、闪电等外火界,总称火界。内风界者,我人的呼吸、下风(放屁)、内气、痉挛、动作等,与外界风、电等运动,总称风界。

受蕴之“受”,意为领纳,指人主观上或心理上因接受外界刺激而生的感受,包括感觉之一部分及情绪、感情等心理活动。《阿含经》中将受分为乐、苦、舍(不苦不乐)三种。

想蕴之“想”,意为“取相”,指与感觉、知觉、名言概念等符号相联系的种种心理活动,想蕴则包括思维、想象、回忆、做梦等。

行蕴之“行”,意为“造作”,指有目的、有意向的活动,就像人赶路,在不断地动,而其动作有特定的目的、方向。行蕴的行,主要指除受、想之外的意志、动机、自我感觉等心理活动。《阿含经》说行有身行、心行、意行三种,《杂阿含》卷二第50经说:“若见我者,是名为行”,谓执着性的自我意识名行。同经卷三第52经又说“思”(意志、决意)为行。大乘经中的行蕴,多泛指一切变迁不息的活动,大乘唯识学以深层自我意识“我执”为行蕴的主要内容。

识蕴之“识”,意为“了别”,即觉了分别的心理功能。在《阿含经》中识蕴主要指受、想、行之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功能,及六识表层之下的深层心理功能、各种心识活动的内核,即大乘《解深密经》等所说阿陀那识、阿赖耶识。

五蕴中,色蕴属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四蕴为心理现象,色(物)、心结合,集起我人及我人所依止的世界,可谓五蕴说所表示的佛陀宇宙结构论。佛陀及原始佛学的哲学观,因而被近现代学者判为二元论。实际上,五蕴说与其判为二元论,无宁说为心、物缘起论,它与西方哲学史上的心物二元论颇有不同,其着眼点重在心、物相互依存、一体不二,而不在建立“二元”。《阿含经》中,常以“名色”二字为五蕴的总称,“色”即色蕴,“名”指受、想、行、识四蕴,因其皆属内在的心理活动,无物质实体可指陈,唯有设概念以表示其作用,故称为“名”(概念)。狭义的名色,则为“十二有支”中的一支。《杂阿含》卷十二第298经佛为诸比丘解释说:

云何名?谓四无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云何色?谓四大、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此色及前所说名,是为名色。

同经第288经以三捆芦苇立于空地,“展转相依,而得竖立”为喻,说明识(当指六识之下的深层心识)与名色“展转相依,而得生长。”此中蕴含有深层心识与物质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意味。

三科中第二类“处”,又译“入”,意谓内心与外境交涉、产生心识的处所或门户,系从认识活动着眼观察宇宙人生。有“六处”、“十二处”二说。六处(六入),为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眼处为眼识(视觉)发生的处所,耳处为耳识(听觉)发生的处所,鼻处为鼻识(嗅觉)发生的处所,舌处为舌识(味觉)发生的处所,身处为身识(触觉)发生的处所,意处为意识(知觉)发生的处所。《中阿含·分别六处经》中,佛告众比丘:眼见色已分别色,耳闻声已分别声,鼻嗅香已分别香,舌尝味已分别味,身觉触已分别触,意知法(概念)已分别法,名为六处、“内六处”,或译“六更乐”。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所感知的对象,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亦称“六尘”(六种能污染人心的尘垢),名为“外六处”。内六处与外六处合称,“十二处”、“十二入”。《杂阿含》卷十三第331经佛言:六外入处中,色外入处为“四大造、可见、有对”色,声香味触四外入处为“四大造、不可见、有对”色, 意识了别的对象“法”外入处,为“不可见、无对”色(没有可见的实物,仅为符号概念)。六处(六入)与十二处(十二入)的义蕴实际相同,说明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大门户接收、分别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相,心、境相涉,构成我人生命及我人认识中的世界。

三科中的第三类“界”,有界限、范围、种类、种子、因等涵义。《中阿含·分别六界经》中,佛告比丘:

人有六界聚,此说何因?谓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

此六界,后来多译为“六大”,指构成宇宙万有的六大基本要素。六界中的地、水、火、风四界,即四大,属色蕴,为物质现象;空界指与有质碍的四大性质相反的无质碍之虚空,近于今所言物理真空;识界谓具认识、了别作用者。六界(六大)实际上也可归纳为心、物两大要素,六界集起世界,与五蕴、十二处说一样,都说明心、物相依相涉,构成我人认识中的世界。后来的佛教真言宗,以六界说为本进行发挥,形成更为精致的“六大缘起论”。

经中所说属三科的界,更多指十八界,分三大类:第一类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界,大略相当于十二处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内六处,称“六根界”——即六种应看作生死之根的感知机制,为外境六尘进入的窗口、门户,故称“六窗”、“六根门”。十八界中的第二类为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六界,相当于十二处中的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处或六境、六尘,乃六根分别感知的对象。十八界中的第三类为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六界,为六种认识或感知的功能,属心理、精神要素,称“六识界”。六根、六尘、六识相结合,构成十八界。与十二处说一样,十八界也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着眼观察世界,说明根、尘、识三缘和合,产生我人认识中的世界,较十二处说更见精细。界与处的区别,是界除处所外,还有因、种子之义,能贯通现在、过去、未来三世,如十二入中的眼识,只指产生视觉的心理、精神作用,而十八界中的眼识界则还包括产生视觉的种子——无始以来的视觉习气。意识界,就有能产生意识的机制之意味,可以解释为更深层的末那识

多种佛经中强调:根、尘、识三缘,不可分割,只有三者具足才能生起感知,形成世界。

三科、六大之说虽然貌似简略,而其中蕴含着对现代哲学、科学具深刻启迪意义的智慧。其中所体现的基本哲学精神,是坚持用朴素辩证法原理缘起法则综观宇宙万有,将主观认识、感知方式和认识对象看作相互依从、密切相关的缘起,从三者的关系着眼,考察宇宙万有,而不像自然科学那样,以有不依赖于意识的实在为出发点,去片面考察物质世界;也不像多家哲学,预设一种不依赖主观意识的本体、实体。

三科、六大说,在佛陀那里,并非是从哲学思辨出发,提出一种宇宙结构论,而是从染净因果着眼,通过对认识形成的解析,说明众生不能如实知见真实而生起烦恼、感招生死苦果的原委。经载,佛说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无不归结于染净因果,指出因不知从眼耳鼻舌身意六大窗口所得感知的虚妄不实,而于所得感知生起贪爱、憎恶等烦恼,污染自心,心被境缚,造有漏业,从而流转生死。若欲解脱生死苦恼,必须从根本下手,在六根门户用功,如实知见认知现象本来的缘起性、空无我性,看破六尘,不受污染,不被其所缚,才能安然自在

摘自陈兵著《佛陀的智慧》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问: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课念佛背诵《阿弥陀经》,晚课也是一样,但几个月前突发心脏病往生。弟子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往生。我强忍悲痛将母亲送..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伤肾损精的问题现在患颈腰椎病的人越来越多,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是肝肾亏损造成的,因为“肝主筋”,“肾主骨”。什么原因能造成肝肾亏损呢?当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

佛教律学入门虚云老和尚讲述甲、叙意乙、持戒的功德丙、犯戒的过失丁、余义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

佛教五戒诵戒仪轨一、上香(三拜)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三、忏悔(三番三拜)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