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足感是嗔恨心的来源之一
我发现造成心理不快乐的来源,
一个是阻挠我所想要做的事情,
还有强迫我去做我不愿意的事,
于是内心生嗔恨然后毁灭自我。
此颂陈述滋养愤怒或憎恨的因素是「心理的不快乐」,但「不满足」可能是个更适切的字眼。内心那种扰人的不满足感和不对劲之感,正是使我们产生愤怒和嗔恨的根源。我们应该做的是尽量避免这种不快和不满足感的生起。一般而言,当我们觉得自己或自己所爱之人,或是密友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威胁时,内心就会生出这种不满足感。而且,当别人阻挠我们达成目标时,我们也会觉得被掣肘而备感愤怒。因此对治之道就是由根源处探察起,找到那条因果链的因,也就是会在最终引爆愤怒情绪的那个因素。这方法的要旨即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到嗔恨心已形成才来寻求对治。这情况正如一个人若想截阻一条河流,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根源处想些办法,像是让河水改道或运用一些其他方法。
因此我应该完全断除
供应嗔恨大敌的粮食,
因为这个敌人除了害我之外
根本无法成就其他任何事情。
这里所指的敌人,是我们内在那位真正的敌人,也就是那位终极的敌人:嗔恨。这种嗔恨感不仅能摧毁我们的沉稳和内心平静,还会陷我们于混乱之境,使我们沦落到时刻都充满混乱、疑惑和困难的复杂处境。
所以事实上,这儿要说的就是,嗔恨这个我们内心的大敌,除了带给我们伤害外,没有其他用处。它唯一能做的,就是摧毁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嗔恨心和一般的敌人极不相同。虽然我们一般视之为敌人者也会对我们造成伤害,但至少他或她还有其他活动,必须吃饭睡觉和做许多其他的事情,于是就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总是专注在摧毁我们这件事上。但嗔恨心就不然了,它无时无刻都在处心积虑要摧毁我们。一旦了悟此事实,就应该下定决心做个修行人,决不容许仇恨这个敌人有任何出现的机会。
当我们与嗔恨心抗衡时,心中可能会有种想法:「嗔恨心是我心灵的一部分,它是心理的一部分。我又如何能努力去除属于自己心灵的一部分呢?」我们在这儿该知道一点:人的心灵不仅复杂,而且还非常精巧,它知道如何找出适应之道来面对困境和不同观点。
例如,在一本叫做《现观庄严论》的佛经中,有一种特别的禅修与四圣谛中的苦谛有关,在此类禅修中,一个人视自身的肉体为大敌,进而开启一段对话。同样的,在一段修菩提心的经文中,当一个人要增进利他之心时,也会采行一种禅修方式,让代表自我中心的自我和做为修行者的自己进行一种对话。如此一来,虽然嗔恨是心灵的一部分,我们仍能将嗔恨视为一种对象并与之抗衡。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发现自己会处于自责状态。我们说:「喔,那天我真是丢脸极了。」然后我们就对自己愤怒不已。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自我,而只有一个连续体。无论如何,自我批判是有道理的。在这之中也存在着某种对话。有些事是存在于我们共同经验中的。虽然人的外表看来只是单独个体,但实则拥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当一个人说「我做错了」和「那件事不对」,他是在批评自己。那个扮演批判角色的自我,是由一个整体自我的观点,也就是从整个存有的观点看事情;而被批评的那个自我,则是在某种特定经验或事件之下的自我。所以我们就可能看到这种自我面对自我的关系。
省视一下自己在身分认同上的各种面向,可能会对我们理解这点有些帮助。就拿一位西藏佛教僧侣来做例子吧,此人的自我认同感可能是来自于身为一名僧侣的观点:「我,一名僧侣。」然后他也可能转换到另一层面的身分认同──不是以自己的僧侣身分为主,而是奠基于自己的种族根源──西藏人。所以他可能说:「我,一名西藏人。」之后那个人再提升到另一层境界,此时他的僧侣身分或属那个族裔都已不再重要,他想到的只是:「我,是个人类。」因此,每个人的自我认同可以有不同的层面。在此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我们的观念与某种事物相亲近时,就会由许多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现象。但通常我们的角度都相当有选择性,我们会把焦点放在某个特定角度来观察某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