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藏法师:佛经中判别是否“佛说”的标准


佛经中判别是否“佛说”的标准(资料图)

佛法学修,不能不尊奉原典。从《阿含》到《瑜伽》,处处宣说“二因二缘能发正见。何等为二?所谓从他闻音及以内自如理作意。“(大宝积经)此处所说的”从他闻音“即从他听闻正法、律。经中并解释说:”若有乐定修相应行诸菩萨等,未曾听闻大菩萨藏微妙法门,又不听闻圣法律教,但于三摩地中生知足想。当知是人以慢力故起增上慢,我说是人不能解脱生老病死愁叹忧苦诸热恼等。既不脱诸热恼等苦,岂得脱彼五门生死?为之沈溺流转不息。是诸众生实非解脱而便自谓我已解脱,实未离苦而便自谓出离众苦。是故如来依是人故如实说法,若能从他随顺听闻,是则解脱诸老死等。“未曾听闻法和律,只依修定而生知足,佛说这是不能解脱生死的。所以在佛经中,是无比热诚地宣说闻法的功德的:

多闻解了法,多闻不造恶,

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盘。

善听增长闻,闻能增长慧,

慧能修净义,得义能招乐。

聪慧得义已,证现法涅盘,

闻法净黠慧,证得第一乐。

这就是为什么经中称赞证得圣道的圣者为“多闻圣弟子”,而称凡夫为“无闻凡夫”的原因了。所以,从圆满解脱圣者口中宣说的“正法、律”,有着指导学人修行成就的“圣言量”的意义。量,就是标准和尺度。作为内证圣智平等流出的圣言,所示的正法、律,正是“过来人”的亲切经验,是指引他人趣向目标的“路标”和“地图”,堪为行道者的准据与依皈,所以称之为“量”。在瑜伽行派无着菩萨的《摄大乘论》中,更说此“正法、律”的圣言是“最清净法界等流”,依此而进行的“闻熏习”,是当来成就“法身之因”!如“正法、律”而闻思修,是如此的重要和关键!

因其重要,故当审慎!

严格地说,我们见闻到的佛法,都来自辗转的传来之说。佛教把经典称为“阿笈摩”,玄奘法师译为“传来”,明教法师资相承,辗转传述而来。佛世时,应机予教,随时随地讲说佛法,不出文记;弟子们听闻受持,以心记诵,亦无文本。到佛陀灭度迦叶尊者召集五百阿罗汉于七叶窟结集经典,也只是以会诵的方式,勘定正伪,形成共同记忆,口头诵持传承佛法,没有文本的记录。乃至到南传佛教所说的第三阿育王结集时,仍只是口头传诵。一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后,随着书写记录的技术发展,才开始有了书写成文的经典,将古来的记忆固定到文本上。所以“传来”之说,是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

辗转传来的教说,其记忆的失真,以及后人有意无意的增减,都是可以想见的。在毗奈耶杂事卷四十中就记载了一个佛经被人为改变的故事:

有一苾刍于竹林园中说偈:“若人寿百岁,不见水白鹤;不如一日生,得见水白鹤。”阿难闻之,乃告彼苾刍佛世尊之说:‘若人寿百岁,不了于生灭;不如一日生,得了于生灭。’彼苾刍告知其师,其师谓阿难忘失记忆,不可依信。(见大二四•四○九下)

此时佛刚不久灭度,还有亲从佛陀受持八万法蕴的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尊者在世,也无法改变佛法被篡改的事实!虽然经首皆置“如是我闻”一语,却不能表示经典的确然无误!如果只是坚执于文字,很难真正得到佛法的真义。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即使在佛世就已存在。而且,在佛陀的时代,还有不少的宗教家宣称自己是觉悟者,是薄伽梵,证悟了人生宇宙的最高真理。在如此众多的“觉者”中,谁是真正的佛陀?这是无法用自宗的圣言来决断的!否则即陷入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的吊诡困境中。南传增支部三集65经《卡拉玛经》中,佛陀就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肯定了对此信仰问题的疑惑是正常的:“伽蓝众!汝等所惑是当然,所疑是当然,有惑之处,定会起疑。”其后,佛陀提出了对待各种教说不轻信的理性态度:

伽蓝众!汝等勿信风说,勿信传说,勿信臆说,勿信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勿信基于寻思者,勿信基于理趣者,勿信熟虑于因相者,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虽说〔此〕沙门是我等之师,亦勿予信之。

总之,不可轻率而不加思择地相信所谓教说,即使其宣称此法义直接来源于佛陀亦不可轻信。同样的教说还出现在《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中:

难陀!汝莫信我、莫随我欲、莫依我语、莫观我相、莫随沙门所有见解、莫于沙门而生恭敬,莫作是语:“沙门乔答摩是我大师。”然而但可于我自证所得之法,独在静处思量观察,常多修习。随于用心所观之法,即于彼法观想成就正念而住,自为洲渚、自为归处,法为洲渚、法为归处;无别洲渚,无别归处。

“沙门乔达摩是我大师”亦不足以为真理的标准。反过来,佛陀鼓励以自身的努力、以正法为依归为依靠。但这样的正法如何决断?什么是正确的正法决断?什么是不正确的决断?这种决判真实佛说的讨论,在佛陀时代被称为“优波提舍”(论议),是被允许并提倡的!《大毗婆沙论》卷一二六说:“论议云何?谓诸经中决判默说、大说等教。”默说,即黑说,有部说为“迦卢(黑)鏂波提舍”;与之相反,则称为“摩诃鏂波提舍”,即大清白说。如《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说:

何以故名摩诃鏂波提舍?答:大清白说、圣人圣人所说,依法故、不违法相故、弟子无畏故、断伏非法故、摄受正法故,名摩诃鏂波提舍。与上相违,名迦卢鏂波提舍。

这里,律论中提出大清白说的几项准则:依法故,不违法相故,弟子无畏故,断伏非法故,摄受正法故。具体的运用,见于《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同段文字:

有四摩诃鏂波提舍。若有一比丘来所说言:“是修多罗、毘尼、阿毘昙,我从佛口受是法。”诸比丘当取是语,不得是非,当修多罗、毘尼、阿毘昙中觅。若与彼相应者、当称叹其人:“善哉长老!善受持。”若不相应者,当语彼言:“此非佛语,非修多罗、毘尼、阿毘昙。汝不善解。”二人、三人、大众来所说亦如是。

也就是说,对所见闻到的法义,无论其标称为是佛所亲说,还是从上座长老、大德耆宿、名流学者、比丘僧团、众所传说那里听闻,对此都首先需要“不得是非”,不要轻易下判断,不轻毁,也不轻信。然后对此法义用经、律、论相衡量,看其是否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否合于法印。佛陀说法,无论其适应根基的方便有多少,然而其觉悟的真理总是一贯,所谓“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因此,如果所说为正法,一定是与经、律、论相应的。最后,如果法义相应,则善受持;如不相应,则当谏言此非佛语,应当舍之。

此四种摩诃鏂波提舍(大清白说),在经中(如长阿含经卷三)也被称为“四大教法”,语义大同,此不繁引。

“当修多罗、毘尼、阿毘昙中觅”,此判别是否正法的方法,从佛陀时代起,一直到瑜伽大乘的时代,都是通行的决断是否正法律的标准方法,如慈氏菩萨《瑜伽师地论》卷十五中说:

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此复三种:一不违圣言,二能治杂染,三不违法相。

属于正法律的正(圣)教量,必须能不违圣言(入于经)、能治杂染(随顺律)、不违法相(不违论)。其说一贯,于此可见。

历史传承中的诸多教说,比如北方系统和南方系统传承的教法,特别是论藏部分,因为在理论的构建和致思方向上的巨大区别,很难说这些都来源于佛亲自所说(尽管如有部和铜鐷部都认为本部的论藏来自佛说),例如南传论心有八十九法之多,有部则承认六识,总结为心法一种,差别大不大?对于心所更是如此,很多部派对心所数量的说法都不一致,南传心所五十二种,有部心所四十六种,经部上座认为心所唯受想思三种,甚至有的部派不承认另有心所,瑜伽行派则认为心所五十一种。那么,这些不同的说法是不是正法?这恐怕无法由是否佛陀亲说来进行判断。因此,更多地应从不同的教说所依据的理趣,以及其是否符合佛陀一贯经律论教法的核心法义,及在实践中是否能达成断除染污证得真实的效用来进行判断。

大乘佛法也应当以此方法进行抉择。一种朴素的可爱观点认为,大乘佛法的合法性与神圣性,建立在其是否是佛陀所亲说,并以此建立信仰。对此,且不论这明显不符合如上所述的教法,而且也会导致循环论证的逻辑困境(就像自证清白是无效的一样)。这样建立的信仰,和佛教的智信有着巨大区别,是脆弱而迷狂的。并且为相似佛法渗透进入佛法铺平道路,只要它打着“佛说”的幌子。这种态度,恰恰是对佛说的极大不尊重,尽管其貌似虔诚

了解了判别佛法的方法,那么佛法的标准是什么?

传统被认可的标准是三法印和一实相印。南传的三法印是:无常、苦、无我。这是一切有为法的共相,也是在缘起的有为法上体现出的安立谛的实相。这是以真实作为标准。北传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这实际从四法印而来,省略了一个有漏皆苦。此三法印前二与南传相同,涅盘寂静是实相解脱境界。这都是以真实和无漏境界作为抉择判定的标准,其出发点是对于缘起法的如实正观。大乘佛法的一实相印,是建立在非安立谛上的正确认识,区别于依四谛的安立谛意义上的观行。但同时,就修行方式而言,无论从所观对象,还是能观菩提分法上,都与声闻乘教法保持一致的,都遵循“蕴、处、缘起、食、谛、界、菩提分法”的基本范畴。只是依于“空门”作更深入的观察。而此空门,正是在《大智度论》上和毗昙、毗勒相对谈的三种解释佛语的方式之一。可见,大乘佛法判定的标准,仍是以更深入观智所照见的真实作为准据。

无论是声闻乘中的三法印,还是大乘中的一实相印,都是对缘起法的观察所得实相。缘起,明诸法待缘而起,无有自性,一切法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而成立的,没有离开缘起语境的本质上的存在。缘起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本体论诉求的结构和悬搁。

所以,佛陀说:

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

这是佛法唯一的标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