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义问答:利益众生与空性的关系
问:我们如何能在关心他人利益和发展自己内在特质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
答:以轻重顺序而言,一个人必须先顾及自己的内在发展。这同时是道次第法门的三种范围的原理,或称三种能力。在此法中,安忍可依个人的动机而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每一层级又和个人灵性发展阶级相互呼应。即使是佛陀本身在公开说法或开示时,也不会直接就谈及菩提心此艰深课题,而是循序渐进地由四正道开始教导起。当佛陀第二次对大众说法开示,或称「转法轮」时,他到那时候才广泛提及菩提心。然而,从佛陀在第二及第三次公开说法的内容看来,并无历史纪录显示对大众说法有先后顺序;这些开示可能只是对少数被拣选的人而发。
问:是否所有的恶都只是心理上的习性,而在应用对治之道来面对这些习性后,它们是真的会被灭除,或者这只是就方法上考量的观点?在应用对治五毒时,还必须要配合发现个人内蕴的空性存在吗?
答: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审视在目前状态下,自己内心那些烦恼的本质,就会发现所有的认知和情绪化状态,原来均是由先前事件转变而来的产物或结果,这其中有种接续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它们都是因缘聚合下的产物。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外在条件的因素不只是影响到此生,还必须追溯到无数的前生;也就是说,必须把轮回理论列入考虑。然而,随着不同情境下个别伤害性情绪爆发的程度,外在的环境因素也会对结果造成影响。例如,我们会发现,即使在同一个家庭里,由相同父母所生的众子女也都各具不同脾气习性,这些都是其前世因果业力的产物。当他们年岁渐长,由于受到外在环境的薰陶和影响,会使得他们某些习性加强,而其他习性则削弱。因此虽说人的个性脾气是受到诸前世所累积的因果业力所影响,但这其中也涉及眼前环境等外在因缘的薰习。
至于我们内心的诸多烦恼是如何生起这个问题,从佛教的观点来说,一个人必须接受佛陀关于「意识的无始性」的解释。关于意识的无始性,我个人并不认为有可能得出什么肯定的论辩或道理。虽然我们可以追溯基本意识之流的基础上来解释其性质,但我不觉得能够在逻辑演绎方面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证明。然而对此最有力的论证是,如果我们采取相反的立场,也就是认为意识有一个源头,那我们必须面临选择:接受这宇宙存在着一位全能的造物者或是行动者──这会带来问题;否则我们就得接受有某种非肇因事件,它本身并没有任何起因或外缘。但这说法在逻辑上又说不通。
因此在两相比较之下,采取意识之流是无始性的立场,在逻辑上较少矛盾冲突。而我们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不得不接受自己各种负面习性的起源。我们实际上无法为这些习性或倾向标立出某个起源点。
然而,某些具备较高层次灵性能力或高频意识的人,却有能力回溯其前生去一探究竟,他们不见得会回溯到无始之时,但至少能溯及数个前世。那是有可能办到的。
有关你的第二个问题,所有佛教流派似乎已有某种共识,那就是在灭除个人恶习及认知事件方面,智慧的应用有其必要性,它是不可或缺的。但如说,即使是从不提倡空性哲学或无相的佛教流派的观点来看,静思爱与慈悲就能直接对治人的愤怒和憎恨心。然而光是这样,并不足以完全根除嗔恨之念。要想办到这一点,就必须应用智慧的力量,要能了悟人是无相或无我的。众佛教流派的共识似乎就是,我们有需要应用智慧因素来铲除这些负面习性。大乘佛教对这点说得非常清楚。唯识宗和中观派都认为,要根除心灵和知识上的蔽障,只能藉由内心产生澈悟,卓然洞见人内在所本俱的空性或无我本质。
因此,洞见无我本质,被视为是直接对治个人妄念、烦恼无明及幻识的解药,而证悟实相的终极本质或世间万象的终极空性,就被看成是能够直接铲除那些由妄念而来,铭刻在我们心识中的业力印记及潜在影响力。
然而,根据中观应成派的看法,「无我」及「无相」这两个观念,只有在与符合条件的主体或客体有关的情形下才能被理解;至于它们的反面,则毫无区别。再强调一次:我们唯有产生洞澈空性本质的悟见,才可能根除伤害性情绪和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