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的心路历程


2016年,对自己乃至我们班的师兄们来讲,最重要也最刻骨铭心的一件事就是停课,所以特别把自己的停课感受分享给大家。

渴望修学

2015年我升入同修班,几个月后却因某些因缘出国了。在国外,感受到真正的地大物博,这里有丰富健康的美食蔬果、干净湛蓝的天空、礼貌淳朴的民众……一切生活资源都很丰厚。身边不少朋友聊天的话题大都是在对比国内外的优劣,多数认为,论生活环境,这里很是优越,甚至不少人在讨论是否移民。可是,我却深深感到,即便物质是富足的,如果人的精神得不到提升,与死亡又有何分别?人生的意义难道就是为这个色身寻找一个好的环境吗?事实上,我也早已发现,自己单独修行的艰难。尽管带了一大堆修学书籍,也跟着班级进度进行自修或写心得体会,但因为氛围、时差等原因,修学效果大打折扣。深刻意识到,有师兄们在一起是多么珍贵。就盼着能够回国,尽快回到心灵家园开始修学。

停课打击

回国之后,第一时间与班级师兄取得联系,开始正常修学。虽然法喜不如在同喜班时多,但还是决定继续学下去,慢慢找感觉。谁知刚进入状态一个月,班级却被要求停课三个月,主要原因是出勤率太低,达不到正常修学要求(其中自己也是缺勤率的主要“贡献者”)。得到这个消息的当下,心里虽有不愿,但想想模式如此,自有它的道理,决定按模式来,大不了三个月后再开始。

停课第一个月,师兄们开始都按正常进度自修共修,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小组共修或班级共修的师兄越来越少。自己突然有点着急,如果这样下去,也许形式上的停课要转化成真的停课了。期间师兄们虽然也做出一些努力,但出勤率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我家里违缘不断,参加共修也变得困难。但一想到为了学佛,生活中的一切艰难困苦都不算什么。不管班级状况如何,自己也要为复课努力,何况有班级才有自己的今天。有的师兄累了需要休息,自己要顶上,不能让火熄灭。

三个月到了,师兄们都期待复课,却收到因停课期间出勤率太低,依然不能复课的消息。我的情绪一落千丈,即便用放下我执无常或者理应服从模式安排等等理由安慰自己,仍无法释怀:自己以及班级部分师兄都这么渴望修学,现在却想学都学不了,为什么学佛还要这么曲折?除了佛法,什么我都可以不计较了,却还是行不通?要不要放弃?人身难得,时间宝贵,或者离开书院另寻他路?……家里的变故,也让我觉得无常时时都在身边,当下只要能挤出时间学一点,就弥足珍贵,可是,这停课模式似乎让我止步不前……甚至多次观想导师,希望导师能感受到自己学佛的渴望、师兄们的渴望,大家能早日回归修学之路。

反思忏悔

不管自己有多么不情愿,但课还是继续停了下来。离苦得乐的本性让我开始向内寻找答案。

还要不要学佛?答案是肯定的。为了解脱也好,为了觉醒也好,我的生命已经离不开佛法。

要不要在书院学佛?自己已经不知道观察了多少次,确信导师是具十德的善知识;导师在佛法上的见地和思索,自己也看得很清楚;三级修学模式对自己产生的作用,也深有体会;其他一些法门虽然好,但并不适合自己。所以我仍要在三级修学里学习。

既然要走下去,班级为何会出现今天这个状态?师兄们学佛愿望都有,但现实中却有的有情绪,有的不愿意参加停课期间的共修等,原因何在?突然,我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我进入书院的缘起,很随意。随缘,苦得不够,烦恼体会得也不够,对法的渴求也不强烈,所以学得也很随意,根本没有认真修学。

二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法对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没有完整、准确、透彻地学习法义。一年多来,一直都是师兄们拖着自己走,看到让自己有法喜的地方就很开心,对没感觉的法义就自动当漏器视而不见。甚至有时共修,只是听师兄们分享,自己再临时发点感想而已。从分享到义工行,自己并没有带来多大利益,加上因个人缺勤对班级停课的“贡献”,师兄们怎能不心寒?

三是我执严重。不但自己在《道次第》学习中修学效果差,对不上频道,态度不端正,却还常常责怪,是学习内容和方法调动不起自己的积极性。总之一句话——不真诚、不认真、不老实。

更让自己惭愧的是,古有神光断臂求法,而自己却一直觉得书院就应该为我提供修学平台。甚至想,万一我流失,也是书院的错。缺乏本应有的感恩珍惜之心,反而因为自己的顽固不化,期间多少次有过嗔恨之心。想到这些,突然对导师、对书院、对师兄们生起了深深的感恩、惭愧之心。

此刻,我突然明白了导师的良苦用心。虽然停课让自己好痛苦,但如果没有这次停课,我虽然在学,却是带着“三过”串习在学,怎能使法入心?这样学下来,又跟学知识又有何分别?照这么学,没有法喜也是顺理成章的,那不正是导师所说的“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吗?

想明白以上问题,我得到了答案:何时复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定我要学佛,我要在书院学佛,我要抓住每一个当下学佛!之前曾对停课、转班、并班等有抵触,此刻想来,其实不仅每个人有因缘,班级也都有各自的因缘,关键是在这些无常中,自己的心是否经得起考验——是随着它摇摆不定?还是我心依旧?还是更加坚定地在修学路上前行?

生起决定

突然觉得,一切都那么珍贵。从导师、书院、辅导员到师兄们,包括支持自己的家人,都是自己曾经的福德资粮,我不该再浪费。当下也生起决定:端正态度,精进修学,从一名合格学员做起,从小家到大家、从班级到书院,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无论外在如何变换、甚至生命无常,只要每个当下都坚定地走在修行路上,不必过于在乎目标,也会逐渐离目标更近。今生不成,来生继续,生生世世走在修学佛法的路上。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书院,感恩辅导员,感恩修行路上的菩提道友们!

最后附上温馨提示:停课虽有好处,但手段很利,能免则免,切莫轻易尝试!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