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就是导师在身边


本次学到依止法单元复习课部分。

本章讲到了依止法的忆念和修习。法义说,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修习依止法,关于这一块,我在最开始修学的时候总有个小小的疑问。态度上还好说,多思维忆念就好。行为上呢,虽然也能每年见到几次导师,但单独的沟通基本上没有。我应该怎么做依止的加行呢?是不是没有条件就不必做了呢?

结合这个疑问,我思维过后,最近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模式就是导师在身边,所有的依止法修习都可以在两套模式中实现!”简单梳理如下,供养师兄们!

一、两套模式与佛法原点的思考

2016年参加静修营,听到法师们说到一个概念:佛法的原点。听完之后一直很喜欢,并结合这个对修学和工作进行过思考,很受益,在此主要谈谈关于两套模式和佛法原点的思考。

其实我原来对佛法某种程度上的排斥,就是因为看到的都是佛法各种高深的经论和神乎其神的咒语等。当时感觉佛法挺高大上的,但是不适合我啊,我现在还年轻,用不着啊。

可实际上这些只是表现形式。佛法回到原点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生命真相的究竟智慧,是一种智慧的文化。对于文化,我们无非是学会它,运用它,然后传承发扬它。

佛法无非点灯和传灯,通过学习智慧点亮自己,点亮自己之后再照亮别人。一个一个地点灯传灯,这样目的就完成了!就是那么的简单!

而两套模式就是立足于佛法的最终目的,“立足于佛法原点的现代化传承”,自利利他,点灯传灯。导师、辅导员、班委等等,两套模式就是一所学校的架构,去除神鬼化的包装,回归老师的本怀,这样既可以让更多人接受,也有利于达到佛法应有的改善生命的目的。

而这一切都来源于导师数十年来的观察和思考,回到佛法原点,运用佛法智慧架构模式,发挥每个人的积极主动性,让菩提心灯指数级地增长。我想,这背后离不开无量慈悲和智慧,也有着种种的实践和辛劳!

二、我的受益和两套模式的关系

那么,两套模式和我的受益有什么关系呢?

1.两套模式让我有机缘系统修学

其实仔细思考,就算从世俗的层面,导师也属于高僧。如果没有殊胜的模式,可以善巧地复制、快速地发展,那么,我想要跟着导师学习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人再有能力,可以带的弟子毕竟有限。如果系统地带弟子,几百个估计已经到顶了吧!

正因为模式的可复制性,因为服务大众模式的存在,才有读书会和沙龙,才能保证更多人的修学机缘,才让我这样有需求的弟子得以加入。

所以,自己的进班来自于模式的殊胜性!

2.两套模式让我从中稳步受益

进入三级修学后,感觉自己相对比较精进。但某种程度上,前期学习得比较刻意,八步骤运用得也不是很到位,甚至中间会有较大怀疑和退心的阶段。

不过还好有班级的师兄们,有每周两次的共修,有服务大众模式的督促,有每日定课的监督,有辅助材料使用的培训,这种种无微不至的施设和其他师兄的帮衬,让自己在曲折中保持前行。所以,虽然感觉自己掌握的可能只有导师施设的十分之一,但入班一年多仍然有着不错的改变。

我想,这其中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模式。如果没有模式,没有架构,其他的一切都很难正常运行,自己也很难有大的受益!

有师兄评价说:书院很负责!

我深以为感,那是如何负责的呢?如果没有正确模式的引导,没有正确做事的方法,帮人也难免帮出烦恼,做事也难免做出困难。模式就是正确的架构,就是保障!

三、我应该如何在两套模式中实践依止法

那么,说了这么多,模式很殊胜,是回到佛法原点的现代化传播手段,我的受益也来源于两套模式,我应该如何在两套模式中实践依止法呢?

简单说几点思考:

1.思考两套模式的殊胜性,生起信心和感恩心。(意乐依止)

了解两套模式创建的不易,导师从对大众修学现状的了解,到总结出佛法修学的核心要素,到重视《道次第》的教学,到前期青年学佛、道次第班的尝试,书院在成立以前已经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到2011年成立,又对辅助材料、思维导图、沙龙和各种服务大众模式不断优化。既要保证质量,又要利益更多的众生,这几年,模式一直在完善和提升。

通过思考模式背后及现在看到的故事,思考书院成长的不易,看到导师多年来的探索、准备及后续的一步步跟进,就可以对导师和模式生起信心和感恩心。

在法的层面,模式就是导师,导师就是模式。而对模式的信心和感恩心的培养过程也是修习依止法态度的过程!

2.将依止的加行落实到两套模式中。(加行)

A.总的原则:随师喜当作,不喜者悉止!

符合两套模式要求的就去做,做到位。比如精进修学,比如积极地在模式内做事。

不符合两套模式的事情不做或者少做:比如不搞不利于修学的集体活动,不做不符合模式的慈善活动等。

总之,模式就是准绳,哪怕对模式有意见也要通过正常渠道反馈调整。

在模式中做事,表面做好不难,但做到位不容易。

B.内外财供

这本质上是为了帮助我们放下对世间财物的贪著,培养我们的出离心,所以不在于金额大小,而在于背后心行的观照和培养。我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缘进行,可以供养三宝,可以助印,可以供养班级活动,甚至可以布施给穷人。这些都可以,重在培养这份舍得之心!

比如根据自己的情况,我可以固定每月助印,既可以利他,也可以帮助自己培养心行。多观想和实践,这个修习就基本完成了!

C.身口给侍

这个法义表面上说的是侍候师长。貌似不好操作。

但实际上并不是师长需要侍候,而是我们自己需要。侍候本身也不是目的,去除强大的我执、我慢才是目的,这就和刚刚出家的师父要去打扫厕所和打扫卫生是一个道理,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放下我执我慢,放下重要感、优越感,以法为标准来调整自己。

所以哪怕我不能一直陪在导师身边,仍然可以完成这一点的修学,比如我自己操作的就有两个方面:

首先做定课和自修的时候,发愿将自己的身语意供养给三宝。这个时候,没有我,也没有我的各种烦恼,就是定课,就是观照。这时候定课和自修也更容易相应,因为在同一频道上。

其次是做义工时,我发愿将半天的这段时间供养给三宝和师兄们。这时候,没有我的优越感,放下对于我做得好不好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师兄们需要什么,这也是模式内的身口给侍。这样去做,也可以让自己做事更为放松。

以上是简单结合自身的运用,具体还可以多思考!

D.依教奉行

依教奉行这一点也是加行中的要点。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说,依教奉行可以涵盖所有的加行。在此简要举例说明在两套模式中的依教奉行:

时间上:重视每天的自修和每周的共修,必要的时间是基础。

方法上:重视八步骤的学习,把法义和自身结合,把法义真正落实到心行。

服务大众:把服务大众作为修学的一部分,作为一种责任,不能不做,只能随缘适当多做或适当少做。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尽一份责任,都应该适当地做。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哪怕时间不足,也可以分享心得到网站上,这也是一种利他。不必对比,回归内心,随缘承担,去做就好。

总之,就是自觉觉他同时进行,这才是真正的依教奉行。

四、最后的感想

1.依止法不是个人崇拜,而是对法的恭敬和实践,善知识本身也是法的化身,而两套模式承载了点灯传灯两个层面,所以依止法的实践一定可以在两套模式中完成,只是需要我们善巧的观照。

2.表面的行为不是目的,背后的心行才是:在依止法中会有种种的加行,我们要努力去做,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外在的行为只是一种方便,重要的还是背后的心行。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要多观照自己的心行,心才是最终的着力点。

3.深入思考,把每一节法义都和自己靠起来,哪怕不是特别多:原来修学《道次第》的时候容易找不到着力点,感觉我貌似懂啊,但具体咋做,咋观察啊,和同喜班不一样啊!在这一点,最近觉得首先要把书看得深刻些,发觉背后的心行目标(结合辅导材料),其次是接纳自己的不足,可能最开始特别深刻全面地运用有困难,那么就尽可能地去做,从一点一滴的实践和调整开始做也是好的。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