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心
年纪大了,开始喜欢上了品茶,也开始学习一些茶文化。
相传茶的起源和达摩祖师有关,《茶经》的作者陆羽也是从小在寺院里长大,茶的知识也是禅师启蒙。茶和佛教的关系如此亲密,学佛之人自然有了亲切感。从禅茶一味来说,茶,除了醒神,更能洗心。心本无形,何需清洗?但我乃是一名凡夫,心上尘垢厚重,恨不能拿出来到梅里雪山神泉里洗洗,若茶能洗心,我等求道之人当然要亲之。
茶,有没有洗净我心,现在还不能体会。但是,一度每天听茶经,研究各种茶,选择、购买各类茶却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金钱,难怪有人说“喝茶能把人喝穷”。普洱茶的价格从万元到百元不等,此种玄机,没有十年功夫没有一定数额的学费,估计还是雾里看花。更不要说,和茶相配的好水,所谓有品位的茶具……每一样,考究起来都是学问,都是钱。
我突然警觉起来,这难道不是另一种包装了禅意的“贪嗔痴”吗?多年前,我喜欢各种包包,不也是如此研究各种品牌的经典款,比较各国的售价,然后欣欣然入货,背出去炫一番。现在学佛了,对包包的欲望几乎没有了,但是“贪嗔痴”还在,只是换了一个适合我现在心境的外壳。
喜欢《三联生活周刊》一篇关于茶文章的标题“是心之所安,还是物之追逐?”如今,茶,究竟是用来安心养身醒神的,还是成为另外一种物欲的表达?有必要吗?有些人花费上万元买一斤所谓的龙井,其实也都知道十假一真,茶未必有多香美,只是那种“喝得起名茶,喝得到名茶”的感觉让自我的重要性、优越感得到满足。
如此喝茶,不能洗心,更不可能助之得道,只会助长贪欲,增加我执。我马上调整了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茶的种类和价格。茶需要简单,干净,无假,价格亲民。那种所谓古树,背景过于复杂,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调查的老普洱茶一律不考虑买。生普洱对吃素的人来说,寒性过重也不考虑买。龙井假货太多,也PASS掉,最后选择了岩茶,老白茶,松萝茶,黄大茶,一般都没有假,价格可爱,茶区基本无污染……最重要的是,品茶时,要提醒自己没有分别心。没有好喝和难喝的茶,一切是因缘所使,心境所现。
人的习性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在学佛的路上,会有很多美丽的陷阱,如何真正“少欲知足”,是一个需要时时刻刻观照和审视自己心念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