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法师:出世间的七种法财
在千百年来东方的传统‘春节’文化里,亲朋好友之间新年第一次见面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恭喜发财”!寓意着对新的一年的财运富足的祝福。
值此新春佳节,贫僧也恭祝全国人民都能获得两种财富:“一种是世间的财富,即如法正业的通过劳作、智慧获得的物质财富。另一种是出世间的法财,即是佛法中的七圣财,为功德财富。”
物质财富的获得,可解决生活质量上物资的需求。佛教鼓励我们去努力工作、正当经营,不以非法谋求而来。通过正当手段获得财富也应该作合理的支配和使用,杜绝挥霍,适当布施来增进个人、家庭、社会甚至人类的福祉。
物质财富,有积聚,就会有消散,是变化无常的,不能永久保有,俗语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可执着。学佛之人,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功德法财,这是由种种善行功德集成而来,可增长慧命,是最希有珍贵的财富,恒久不会坏失。
“七圣财”,或称“七法财”,是圣者所应具有的七种善法功德之财。修学佛法的人,具足了这些圣财法财,可称为极富有,不但人格完满,而且脱离烦恼痛苦,充满法喜悦乐。如缺少这些出世圣财,纵具有世间诸多财富,佛说亦极为贫穷。
佛教有些经典中提到七圣财,只是对名相的定义稍有些不同。今依《大方便报恩经》(大正藏No156)所举七圣财来说明:(信、精进、戒、惭愧、闻舍、忍辱、定慧)
一、信:信是信仰或信心,即对正法的信仰。正信三宝,正信因果,才能成就一切善法。《华严经》中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因有正确的信仰,对佛法种种善法功德,才会开发和产生,无信则不能成就。《大智度论》说:“佛法如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有信才能进入佛法大海,对佛法教理深信不疑惑,而生起希有好求心。
二、精进:精进是努力的意思,即对修学佛法在止恶行善,去染转净的修行过程中,努力不懈地前进。此为修学一切善法的动因,成就佛道的必要条件。精进可革除我们懒惰、懈怠与放逸的心态。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没有未经努力而成功的;修学佛法当要勇猛精进,有坚强的毅力,不生退转心。精进在八正道是正精进,它的内容即是四正勤:(1)已生善令增长,(2)未生善令生起,(3)已生恶令断除,(4)未生恶令不生。
三、戒:戒可以规范我们的身心,使行为合乎伦理道德。首先,我们想要得到个人幸福,家庭和乐,国家安宁,世界和平的理想,道德是重要的基础,否则会混乱不堪。佛教的五戒,是一种更具体而合理的道德律。(1)不杀生,即是随意去不杀戮、不伤害、剥夺一切无辜众生的性命。(2)不偷盗,不偷取他人的财物,也不可以不正当的手段而取得。(3)不邪淫,对在家信徒来说,除了合法的夫妻以外,应避免不合法的性行为。(4)不妄语,说话要真诚信实,不说欺诳人的话。(5)不饮酒,酒饮多了使人丧失理性,耽误正事,戕害身心,所以要戒酒;这也包括不使用一切麻醉毒品类在内。
四、惭愧:惭愧的意思近乎羞耻。惭是对自己所作的过错,感到惭耻,而起防止重犯之心;愧是对自己所犯的过失,在别人面前感到羞愧,而不再重犯。《华严经》上说:“有惭有愧是菩萨藏,生惭愧心即是菩提。”惭愧在修学佛道上,列为重要的项目,即是具有充分的自觉与反省,勇于改过和努力上进。
五、闻舍:闻是听闻,多听闻佛法,对佛法生起正确的了解,增长信心,培养智慧。经中劝我们多多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维,这样对佛法才能了解深信。舍是指离去种种分别执着,保持平等安宁的心境。又指舍离一切杂染法,安住清净法中。
六、忍辱:忍受种种的痛苦和压迫。特别是人或者恶劣逆境对自己所施加痛苦的忍耐力,能容忍和接纳别人与恶劣的逆境。做任何一件事,尤其修学佛道,都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我们应该训练自己,不论在任何艰难恶劣的环境下,要保持心中不怀恶意,口不出恶言,面露慈颜悦色去对待别人。忍辱是一种深度修养的美德,并不是消极的忍受苦难和耻辱。
七、定慧:定是集中意志,控制心念,去除种种杂念和妄想,达到高度的心一境性。心无定力,意志散乱,绝不能臻于完美的境界。妄想杂念太多,相反地还会引起内心焦虑,行为急躁,精神沮丧等。慧是智慧,梵语称“般若”,是指对一切事理的通达,并善能抉择。智慧并非来自于知识的累积,而是如实证知四圣谛(知苦、断集、修灭、证道)、缘起诸法实相的正见。要获得这种真实的智慧,佛陀教导我们:要多亲近善知识,多听闻正法,依佛法如理思维然后再去信受奉行。
以上所简述七圣财,是修学佛法的人,应该具足的功德法财,这才是最深层的财富,是丰饶慧命之甘泉。同时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非佛教徒都能对深层财富——七圣财加以理解、运用,从而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