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佛教的相遇处:空性、一体性和现实的本性


量子物理学与佛教理论的共通之处(资料图)

在感知和理解现实的方式上,佛教和科学之间似乎有着很强的相似之处。

而这些理念并不为佛教所独有,相反,在大多数古老的东方思想中,我们也可以觅到其踪迹。

佛教似乎与那些最新的科学发现有着相当和谐的共鸣。

我想通过以下方式来阐明这些理念:首先仔细审查佛教的三个主旨:空性、一体性和现实的本性,并揭示出它们和现代科学认识之间的相似之处。

本文的前提是确信:非物质和物质,直觉和理性,灵性和科学这几组看似对立的观念,实际上是对现实理解的两种方式——是同一硬币的两个面。

当阅读本文时,我们务必要牢记:在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现实的真实存在状态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空性

“空”是一切的“来处”和“归处”。佛陀说,现实源自于“空”——一种不二和无限的源头。举例来说,你现在坐的椅子,正在看的电脑,甚至你的身体,都是在此刻由“空”而生。

为了更好地阐明这一点——让我们来想象一个梦。梦里有一头大象,还有你自己。你会这样想——这是我,那是大象。

在梦里,它们具有作为两个独立实体的外观。然而,当你醒来,你就会体会到,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大象,两者都只是梦境意识的显现,这种梦境意识,是这个梦,以及其他可能被体验到的、花样无限的梦中世界的源头。

对“空”的另一种描绘方式,是把它想象成一本书的书页。没有字的书页可以被理解为“空”。虽然书页本身没有传达任何消息,但是,种类无限多的单词、句子和故事可以被置于书页之中。所以,空性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潜力场”,它包含着所有种类的潜在可能性。

要明白这一点,首先需要重新定义我们对于物质现实的认识。接着,我们便会发现,这种空性似乎与量子物理中的“量子场”概念有着极强的相似之处。

让我们首先来探讨看上去像是“物质”的“现实”的本质。

相似之处:

波/粒二象性

我们的现实世界呈现出一种“二象性”:物质——它构建了我们所感受到的一切,既以“波”这样一种非物质性对象存在,也以“粒子”这样一种物质性对象存在。粒子显现为“波”的形式时,它没有一个确切的时空位置,只能被理解为“同时”处于空间的所有位置——展布于整个宇宙之中。

想象你手中有一个苹果。作为一个“粒子”,这个苹果在时空中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就此例而言——在你手中。而在“波”的形式中,这个苹果不仅存在于你的手中,而且分布于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之中。

但是这怎么可能?一个呈现为实体的对象,怎么会同时又具备成为非实体的能力?一个在时空中有明确位置的东西,为何又能散布于一个大的空间范围之中?

尽管这也许听起来使人震惊,但是,以一致的结果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实验已经被重复了数千次。这个起初给物理学界带来极大震撼的现象,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种众所周知和公认的事实。

粒子的行为表现得像波,还是粒子,其决定性因素,最终被发现取决于对此现象做观察的人类意识。

物质的粒子性并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由感知它的意识所决定。因而,现实显现出的坚实的实在性,实际上只是它的两个基本侧面中的一个——波动性和粒子性。

原子的空性

原子内有99.999999999999%的空间是空的。再一次,这个现象迫使我们对于如何看待自身和现实作出重新定义。如果我们的身体和周围的一切,绝大部分是由空洞洞的空间所构成,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感觉中,它们看起来是一种实体性的对象?

我们这种坚实性的感觉,其实源自于其他一些原子的排斥力和“推”力。这类似于两块磁铁,当极性相同的端点向一起靠拢时,就会相互排斥。

我们的手、脚、手指从来没有“碰触”到任何东西,实际上,我们只是体验到了一种排斥力,这让我们产生了“坚实性”的错觉。信不信由你,你并没有物理地接触到你正坐于其上的椅子,相反,因为椅子的原子和你身体的原子之间的排斥力,你只是悬浮在椅子的正上方。

真正使一切凝聚为一体,并使现实显现为坚实性的是起伏的能量之“海”,而不是什么物质性的东西。不仅你身体的大部分是空的空间,而且,你看到、体验到的,你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件东西,也都是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物的空间。

量子场

在量子物理学中,有种叫做“量子场”的东西。所有物质都从其中产生。从场中产生的粒子是分离的,但它们实际上是这个系统的另一种形式。一个场和从这个场中产生的物质是同样的东西。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将物质看作是由场密度极其大的空间区域所构成……在这种新型的物理学中,绝不可能同时具有场和物质的立足地,因为场是唯一的现实。(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将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象为“场”——海浪持续地上下起伏,而月牙般的浪尖就是由其而生的物质和我们的现实。大海的其余部分超出了感知范围,但却仍然作为物质的潜在之源而存在。所有的物质以同样的方式,生自于“场”,又回归于“场”。

场——作为一种展布于整个时空之中的连续性介质,看上去与“空”的概念吻合得极其完美。从场中产生的,不仅有我们感知到的所有粒子,也包括了每个原子的根基,它将我们自身及宇宙凝聚为一体。

一体性

佛教中的一体性或者相互关联的观念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密切地相互联结着。那种认为我们是独立的实体,彼此孤立,并与周围世界割裂的想法,被认为是一种错觉。不管是我们自身,还是现实世界,二者的本质都是全然的统一性或一体性。让我们看看,这些理念如何与当今物理学告诉我们的事实相一致。

相似之处:

量子纠缠

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并不满意,1935年,他和他的两个物理学家同事以“EPR”的署名发表了一篇论文。

然而,他们企图推翻量子理论的努力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其正确性,而且,还偶然遇到了量子物理的另一个奇怪特性——量子纠缠。

当两个粒子间存在着(特定的)相互作用时,它们就成为了纠缠态——彼此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联关系。

现在,当其中一个粒子被测量或观察,或被其他因素所影响时,另一个粒子,无论与其相隔多远——是隔着一个房间还是远在宇宙的另一端,都会即刻做出(如同自己被测量)完全相同的反应。

爱因斯坦发现,这个现象太古怪了,以至于后来他将其称之为“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为了理解这种现象是何等奇怪,让我们来假想,你和你朋友的两个篮球成为了纠缠态。

不管你和你的朋友相隔有多远,如果你对其中一个篮球做了任何动作,另一个篮球都会在瞬间对此做出反应。这可以发生在另一个球离你几英尺、几英里,甚至几百光年的情况下。

事实上,处于纠缠态粒子的行为,使它们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物体,而不是两个或三个,或很多个独立个体。由此,解释了这种奇怪的超距作用。

无论各自处于时空何处,这两个粒子永远保持着相互关联。

假如我们现在回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看到整个宇宙是比原子还小的一个点,我们就能认识到,现在体验到的所有物质和能量,已经,而且将永远是纠缠或相互关联着的。

量子纠缠似乎指出了宇宙中真实的一体性。

量子场

我们存在于将所有原子联结起来的能量之海内——从为展示本段视频所出现的原子,到宇宙中星辰诞生所出现的原子。

原子诞生于其中的这个“场”,形成了一个关联之网,并将全部时空展布于其中。

量子场这一网络,将所有的生命、能量、物质和存在联结成为单一的系统。我们经验的一切,具有单一的相互关联的起源。

心灵与现实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佛陀

在佛教中,心灵是现实的中心。它不仅仅是现实的一部分,也恰恰是现实的创造者,正如我们的梦境意识是我们梦中世界的创造者。

认为世界独立于我们意识以外,以及世界与我们割裂的想法,在东方传统中被认为是错误的。

事实上,意识即是一切。在佛陀涅槃2500年之后,量子物理学家看似偶然地发现了同样的真理。

“所有的物质只有借助于一种力量才得以创造和存在……我们必须假设在这种力量的背后存在着意识和具有智能的心灵。心灵即为万物之母。”

——马克斯·普朗克,量子物理学创始人

相似之处:

测不准原理

德国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意识到,仅仅对原子世界做简单的观察,我们便会影响它。

他认识到,同时知道电子的速度和位置是不可能的。一旦电子的速度被测量,它就完全不再具有确切的空间位置。

另一方面,一旦电子位置被测量,它便不具备确切的速度。海森堡将其称之为“不确定性原理”。

“我们观察到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自然对我们特定追询方式的表白。”

——沃纳·卡尔·海森堡

这并非由我们的感知或测量设备的局限所造成,相反,它指明了电子海市蜃楼般的特点。有意识的观测行为与正在观测的事件连在一起,并且,测量目标的位置或动量(速度与质量的乘积)实际上由这一事件所定义。

现实由观察它的心灵所定义。物理学家约翰?惠勒认为,“观察者”在量子理论中的地位是如此关键,以至于他建议,这个名词实际上应该用另一个术语“参与者”代替。

双缝实验

从某种程度而言,最初为测量光的性质而设计的双缝实验,革新了量子物理学中我们对现实的理解。

该实验内容包括使粒子穿过缝隙,并记录下它们在缝隙后侧接收屏上的落点位置。物理学家的发现实在令人吃惊。

原本被认为是实物的粒子,会表现出波的行为。并且,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取决于是否被观测。

粒子未被观察时呈现为一种叠加态,或具有无限多种可能性。

而被观察的粒子只能处于几个确切的可能位置。

理论上,如果我们用棒球做这个实验,当棒球穿过缝隙时,假如我们对它做了观察,那么它最终就会落在缝隙后侧的一个确切的位置。

如果棒球穿过缝隙时我们未对它做观察,那么最终我们则会看到它们的落点形成了一种干涉图样。或者说,一个未经观察的棒球,其行为就像波一样,同时穿过了两条缝隙。

在被你的心灵或意识“定义”之前,这些棒球甚至根本就不具备一个空间位置。这个实验已经被进行了几千次,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结果,并且,这一实验也曾使用碳80这么“大个”的分子做过。

在被意识定义之前,现实根本谈不上存在。

如果没有意识,现实只能作为无限多种的可能性而存在。如今,量子物理学家已经偶然发现了神秘主义者谈论了超过2000年的真相:现实是心灵的投影。

结论与启示

科学与灵性之间的界限已不可避免地变得模糊;两者的概念可以互换,我们在科学中的探索,以及我们从所有的灵性、宗教、神秘学中所做的尝试,已经不可避免地将我们置于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大门之前。

这扇门能够提供向着新的自我实现文明转变的模式,抛开昨日的教条,拥抱全新的世界观,创造出21世纪的神话。

为了实现这种转变,我们必须敢于提出质疑,必须乐见突破我们一向所认同的信仰体系根基,我们必须乐于以开放的心灵参与到对现实本质真相的探索之中。

这些意韵意义深远,并最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因为真正的改变只能从自身开始。

为了我们眼前的一切和之后的种种,祈愿大家醒悟,而达致一种全新的全球视野,在这种视野中,没有仇恨,只有爱,没有分歧,只有同心协力,没有冲突,只有慈悲

最后,是我留给众生的祈愿: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喜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咒〉持诵仪轨(圣空法师发愿文)一、圣空法师修学楞严发愿文:弟子(加自己法名)今在佛前发如是愿:愿一心皈命顶礼,一心奉请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天龙八部、金..

楞严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