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皈依 我们只能永远过着一叶障目的生活


皈依三宝 迷途知返(资料图)

宇宙很大,我们当然知道这个事实,可是宇宙之大,要用眼睛才能看到。如果我们的眼睛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宇宙显现出来的就不是真相,而是现象。我们无非是想超越眼睛所看到的现象,用自己清净的心去感知整个宇宙的法则,以便运用自己心的能力和这个无上的法则借力给力,与宇宙合二为一,来提升我们的生命。

所以,法是善巧,法是温暖,法是方法,不可思议。我们的生命状态,犹如明镜,被深厚的尘土遮盖,而无法显现本有的光明。我们皈依,首先要明白这个尘土是附着在我们生命上的,我们要向内搞清楚这个事实。如果没有皈依,我们就会以为这个镜子上堆满了尘土是正常的,认为尘土就是我们的生命,那么我们就永远找不到人生的归宿和方向。佛陀告诉我们,在深厚的尘土之下,我们的生命是如此的清净和光明,所以我们要剥离这些生命的负担,要认清生命的方向。当我们有了真理,我们的生活从现象上虽然没有失去什么,但是人生将会从此充满质感、内涵与稳定。

三宝,在生命的教育上面,它是唯一的、究竟的。所以我们要皈依它,要回归到这个方向和轨道上来,要依靠这个轨道前行。我们不需要明白这个轨道是谁制造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终点在哪里。虽然现在上车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在开这个火车,也不知道火车的方向、定位在哪里,但是我们皈依了,就是跟着佛学,不是自学,我们上了火车,就把自己交给了火车,想都不用想。如果我们自己走,到了一个村庄,就要考虑路在哪里,我们自身要非常努力,还会不断地走错路,而且没有效率,甚至朝着相反的方向走。人生没有皈依就不知道宇宙的真相,我们永远过着一叶障目的生活,永远在自己所努力的方向里作茧自缚,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所以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教会我们发现自己波澜壮阔的生命。虽然在修行的道路上有风雨,有考验,可是所有的风雨和考验都是有价值的,它能让你真实地惠及生命。人生存在没有风雨的日子吗?根本不可能,我们在世俗的生活当中,面对考验,往往是无助的,往往是痛苦的。如果我们能拿出十分之一对待现实人生的勇气,修行的事情就可以搞定,为什么?因为修行是宏观的掌控,当你的认知到位的时候,你所有的行为都是朝着一个目标走的,如果能朝着一个目标走,哪怕走了一小步,那也是减小了一段距离。所以皈依非常的殊胜,非常的难得!

世间是如此的纷纷扰扰,如果我们没有皈依,一根草能够压倒一个骆驼,你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任何人可以帮你,来帮忙的也是帮倒忙的,就像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我们最至亲的人都是用错误的方法来处理我们的后事。如果自己不努力,我们又能依赖谁来完成我们生命的圆满。修行佛法,就是从认知上借助佛陀这个显微镜或者望远镜,洞察宇宙,了然于心。佛陀对我们所做的,就是告诉我们真相,让我们能够活在真实当中,这不仅仅利益到未来世,我们的当下也一定是安稳的,是胸有成竹的,经历风雨后依然如如不动,会有这种能力。

所以皈依真的是不可思议,一个人如果没有善根,或者生命经历过风雨,或者自己对人生还没有放弃希望,想要追求进步的话,他不会皈依。我们今天在一起皈依三宝,要知道何为三宝?自己的心、自性就是佛宝;由自性显现出来的良知就是法宝;由良知显现出来的善行就是僧宝,这就是“自性三宝”。而成就“自性三宝”都是要依赖外在的人格榜样——佛、真理法则——法、运作的团队——僧,才有可能达到。外在的三宝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用心地去体会佛陀的存在,他就会真实地存在;用心去体会法则的清净,你的心就会变得清净;追随僧团,了解它的意义,它是能够伴随你的团队,你的同行善知识更加重要。

你慢慢就会明白,来帮助你修行每一个人,都是你生命当中的贵人。我们皈依了,在这个团队中,与他人相处是以法来共度,而不是以人情来共度,这是人类最纯洁的人与人相处的方式。这种纯洁不是外在的纯洁,而是内心的知己、内在的依靠,而且大家都不用讲出来,就是如此的默契与真实。所以,当我们知道善友应该朝着这样一个方向相处的时候,就会包容个人性格上的弱点、缺点,会放大他金子一般的理念,从而达到善的复制和恶的清净。我们在修行的团队中,保持默契和互相支持,这真是最让人感动的大家庭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面对这种内在的精神生命的磁场,他都会自检仪容,自己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缺点,这就是僧团的意义。要朝着这个方向去经营自己与善友互动的模式,并且主动地去发现法,勇敢地面对自己,这才有内涵,有本质,而不是“你好”“我好”的制造。我们会经历风雨,可是每一次风雨让我们更加珍惜彼此,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

所以,生命的模式,你用心地去体验,你就是在修行,不是说你做了什么你就在修行。也希望我们诵持《普贤行愿品》的人,过得有内涵,不要那么急急忙忙地去推销我们的佛法,而是要真实地用我们所体验到的佛法,分享给别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