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自制的功夫


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体谅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有慈悲心才能度人

耐烦做人

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

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

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

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四十二章经

自制的功夫

山上寺庙有一尊铜铸的大佛及一个大磬。深夜,大磬向大佛抗议:“你我都是铜铸造的,你高高在上,每天有人向你献花供果烧香奉茶,向你礼拜,可是每一次有人拜你时,我就要挨打,这太不公平了吧?”大佛安慰道:“你也不必艳羡我。你可知道,我当初被工匠铸造时一棒一棒地捶打,一刀一刀地雕琢,历经刀山烈火的痛楚, 日夜忍耐,才铸成佛的眼耳鼻身。我的苦难,你不曾忍受,我是走过难忍能忍的苦行才能坐在大殿里,接受香花供养和人们的礼拜;反观你,只要别人在你身上轻轻敲打一下,你就痛得直喊叫!”

子弹都比不上委曲柔软的忍耐力量。一个人要能忍毁谤,听恶骂如饮甘露,做一个有力的大人,不被外境的风浪所动摇,于行路难的人间忍苦、忍难、忍冷、忍热、忍浓、忍淡,最难的是忍下一口气。所谓争一时容易,争千秋就必须以忍为铠,有多少忍耐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就像经上说:“由忍得解脱,嗔心寂无起。为一切能故,能胜一切人。”一个人的伟大与否,不是看他的钱财多少、名位高低,而是看他有没有自制的力量。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君子能自制,而小人不能。快乐与烦恼从哪里来分别?快乐幸福的人生是由于能自制,烦恼痛苦的人生是由于不能自制。

佛教为什么要讲布施?就是要我们对金钱物资要能自制,不要过分贪着。为什么要讲持戒?是要我们在生活上能防非止恶,有自制的力量。为什么要我们忍辱?也是要我们在人事上能克制自己的嗔恚,养成柔和的性格。

世间真正有力量的人就是能自己要求自己,不管在荣华富贵还是冤家仇敌之前都能自制。能自制,生活才能快乐,能自制,人生才能高尚。人类有追求欲望的本能,节制欲望也是人类的本能。如果你节制的力量小,不能自我克制,那么你就是人间道德的失败者,如果你要在道德人格中完善自己,就必须把自制的本能发挥出来。如果自己的力量不够,则不妨如儒家所说“君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让别人来帮助你。

自古圣贤君子,没有一个不是克己利人的,佛教中的诸佛菩萨,也没有一个不是从克己利人中修学圆满的。

国家的法律不是用来定人罪刑的,而是要我们依法、守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佛教的戒律也不是要拘束我们的行为,而是要我们的身心因戒律而获得自由。有了法制和戒律的自制,面临任何诱惑,吾人才有力量应付。

在声色货利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在权利名位的前面,我们要能自制。有自制、忍耐的力量,就不会受情爱、美色的诱惑,有自制、忍耐的修养,就不容易嗔恚、暴躁。

所谓“君子不欺暗室”,就是自制的功夫,所谓“佛子不作非法”,就是自制的功夫!玄奘大师“言无名利,行绝虚浮”,就是他在名利的前面能自制;鸠摩罗什要求弟子“但采净莲,莫取污泥”,即是他知道自制。印光大师用“常惭愧僧”来自制,太虚大师的“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也是他的自制。

佛教里的晚课“是日已过,命亦虽减”,这是要我们对时间的自制,过堂用斋时“大众闻磬声,各正念”,这是对思想的自制,《佛遗教经》的“如蜂采蜜,但取其味,不损色香”,这是要我们对饮食的自制,《普贤警众偈》的“当勤精进,如救头然”,这是要我们对于懈怠的自制,古德的“衣不重裘,胁不着席”,这是对生活的自制;常不轻菩萨的“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这是对别人人格的尊重、以防伤人的自制。

蒲达多能自制自己不好强,甘愿拜在弟子鸠摩罗什门下,故能留下“大小乘互为师”的美谈。张飞知道自己易怒的性格,在战胜严颜后特地下座礼遇,感动严颜心悦诚服投降。古今名人在墙壁上悬挂对联,或者在案桌边书写座右铭,都是为了自制。我们要用忍耐来自制,我们要用智慧来自制,我们要用戒法来自制,我们要用修养来自制。

自制,就是自我克制,自己的本性中多少的爆发力、多少的贪嗔痴,都要靠自制力掌控。有了自制力,才能降服其心:有了自制力,才能回归本性。自制是要求自己性格上的节制,自制不是要求别人如何改变。禅门里的“照顾自己”、“照顾脚下”、“观照自心”、“看清念头”,都是自制。

自制,说时容易,用时很难,所以一般人“讲时似悟,对境生迷”。

境界忤逆不顺的时候,什么是义理人情,什么是非道理,一概抛诸脑后,此即由于未能养成自制的功力也!人受苦受难时比较容易自制,人受气受恼时往往就难以自制了。自制,不是在平时闲居的心情:自制,是面临侮辱、委屈、伤害时能够自我克制、自我化解。尤其处在今日声色犬马的社会,人我利害冲突之中,面临一切横逆的境界,我们更需要自制。

·佛光莱根谭·

有同情心才能利人,

有体谅心才能容人,

有忍耐心才能做人,

有慈悲心才能度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学习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学了很多年,这是非常坚强的。虽然在生活、学习当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碍、困难以及命运的坎坷等,但都没有倒下去,还更加..

说老实话,修净土的人多,会念这句佛号的人不多,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念掉,他没有把他自私自利念掉,他没有把名闻利养念掉,他没有把贪瞋痴慢念掉,就不会念..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民间的道教,相信人死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后,万民匍匐在上帝座前,像一群羊般静候上帝的审..

佛法无比,妙不可言!你想发财、你想升官、你想长寿,能不能做到?能!“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谁给你的?自己,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把佛法教给你,你自己依这个方法去做,就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白话注解当佛刚讲完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的时候,无尽意菩萨,就从他的座位站起来,偏露右肩,合起两掌,面向佛说:请问世尊!观世音菩萨,是以什么因..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净口业真言唵。修利修利。摩诃修..

十方诸佛太多太多了,你们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为什么专念阿弥陀佛,不念别的佛?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照《弥陀经》上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四次劝导我们念阿弥陀..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