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与爱的区别
爱与慈悲都是我们心中的感情。无论是「带着依恋」或是「真正」的爱与慈悲,我们的感受都是相同的,为什么还要区分出两种慈悲心呢?
第一,这两种慈悲心的本质是不同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真正的慈悲心更强烈,更广大,更深奥。而且真正的爱与慈悲是更稳定,也更可靠的。就像你看到一条鱼被鱼钩钩住时,立刻会感受到它的痛苦,而不忍再让它痛苦下去。这种感觉跟你和它之间是否有亲密联系,一点都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你所感受到的只有那个生物也有感觉,也知道痛,也有权利不去遭受这样的痛苦。这样的慈悲心,与欲望或依恋都无关,更深刻,更坚强,也更持久。
事实上,所谓的慈悲心就是一个人看到别人或别的生物受苦,心中会有不忍的感觉。要产生那样的感觉,一个人首先要能强烈地感知别人的痛苦,一个人越能体认别人的苦楚,他的慈悲心就越强。
基本上慈悲的第一步就是认认别人的痛苦,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大部分人都花了很长的时间解决自己的痛苦与灾难,甚至要吃药来解决问题。为什么我们还得承担别人的问题?
这是因为自己所受的苦,与你以慈悲心感受他人的苦是完全不同的──这是本质上的不同。当你想到自己的痛苦时,你是全心投入,无法自己。你会感觉到心中的重担,好像被什么压住一样──那是一种无依无靠的感觉你整个人痴去了,就像是全身麻痹一样,没有感觉了。
而以慈悲心来说,你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时,起初也会感觉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但是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你的心还是灵活的,因为你是为了一个更崇高的目标,去承担别人的痛苦。这是种联系与承诺,自动向别人敞开你的心,你的心是鲜活的,而不是僵硬的。这种情况跟运动员的训练有点像。一个运动员在接受集训时,可能要吃很多苦──练身,流汗,拉筋等等。我想一定很痛苦,有时也会精疲力竭。但是这个运动员并不认为这是痛苦的但是同样的一个运动员,如果要他做一些额外的体力活动,而不是他的训练项目之一,这时他会想:“我为什么这么倒霉,要做这些事吗?“所以心理状况会让两者完全不同。
大乘佛教中有两种基本的技巧可以帮助人增长慈悲心,一个是「七大因果」法则,另一个是「平等交换」。「平等交换」的技巧你可以在圣提婆的著作“菩萨成佛之道指南”中第八章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