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板上写的题目是‘佛教的真谛’,真谛就是真理的意思。有时候我们说三法印是佛教的真谛,十二因缘是佛教的真谛,空是佛教的真谛,四圣谛也是佛教的真谛。那么佛教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三法印、十二缘起、性空、四圣谛等,都是佛教的根本真理,都是佛教的真谛。
佛陀成道以后,第一次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讲说佛法,而其讲法的内容就是‘四圣谛’,此即佛教史上有名的初转法轮。
华冈学园是我仰慕已久的一座学府,今天我第一次来到贵校,我就以佛陀最初的说法──四圣谛,作为演讲的题目,和各位结个善缘。
在佛教里,称那些由于听闻四圣谛、十二因缘而开悟证果的人为声闻乘。一般人的印象中,声闻乘是自度自了的小乘人,因此有些人以为小乘根器所修持的四圣谛,也是小乘法,不屑一顾,这是不正确的观念。其实四圣谛是佛陀所证悟,并且揭示于世人的真理,亦即是根本佛法。根据佛陀的教示,人生宇宙的实相,不外是苦、集、灭、道四种道理而已。这四圣谛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一切三藏十二部,莫不由此开展出来,即使如华严等大乘经论,虽然敷扬大乘思想,但是仍特别设有‘四谛品’,四圣谛实在是大小二乘共学、应学的基本法门。下面我先将四圣谛的大意,简单地勾勒出来,再予以逐一的详细说明,以便大家的了解。
四圣谛的谛,就是真理,包含有审察、真实不虚的意思。苦谛就是以智慧观察出三界是个充满痛苦、缺乏快乐的火宅;集谛是以智慧彻悟到贪嗔痴等烦恼是所以造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灭谛是透过智慧,证得清净的涅槃自性;道谛是寻找出离苦得乐的出世法门。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苦是集的结果,集是苦的原因。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灭是道的结果,以正道灭除了痛苦;道是灭的原因,以修八正道的方法,解脱了烦恼。以下我将四圣谛依次说明如下:
壹.苦谛
我个人一向提倡人生要追求快乐,人人应该乐观进取,不要老是把‘苦’挂在嘴边,终日愁眉苦脸,过着消沉颓废的灰色生活。有人也许会奇怪地反问:人生既然要追求快乐,那么佛教为什么还要谈苦呢?
佛教之所以讲苦,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这个世间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苦,知道了苦的实相,进一步去寻找灭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而如何灭除痛苦,获得解脱,才是佛教讲苦的最终目的。
有人也许又会提出问题说:‘我既不贪爱名利,也不恋眷爱情,我的人生充满了快乐,怎么佛教说人生是痛苦的呢?’根据佛教经典的说法,苦有三苦、八苦、一百八苦,乃至无量无数的苦,归纳之不外身苦和心苦。生命终了时如风刀割刃般的风刀苦。有的人虽然对物质非常淡泊,能够忍受冷热、贫饿的痛苦;有的人对感情能够超然,忍受得了爱别离、怨憎会的痛苦,但是每一个人都无法脱离生命结束时的五取蕴苦,因此人在一生之中,没有不尝受痛苦的,不管我们谈不谈苦,每一个人都会有痛苦的经验,只是痛苦的对象不同罢了。假如我们能够彻底了解苦的形成原因,找到对治的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远离痛苦的渊薮,享受真正快乐的人生。形成痛苦的原因,究竟有那一些呢?
一.苦的原因
(一)我与物的关系不调和
苦的来源,第一个因素是我与物之间的关系不调和。譬如我们住的房子太窄小,而人口又多,拥挤不堪,不能称心如意,自然感到痛苦。又譬如晚上睡觉时,所用的枕头高度不合适,一夜无法安眠,精神不济,难免心烦气躁,痛苦不安。书桌的高低、灯光的照明不恰当,无法安心研读,对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也是一件痛苦的事。以上举凡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可能使用到的物品,如果不能适合我们的心意,充分地取得协调,就会产生痛苦。
除了身外之物的东西,会带来种种的不便与痛苦之外,甚至常在我们身上的毛发、指甲等东西,如果不加以适当的修剪、洗濯,所产生的污垢,也会带给我们困扰,因此古人常拿毛发来比喻烦恼说:‘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又说:‘头发是三千烦恼丝’。没有生命的物,和我们的生活,其关系实在密切不可分。
(二)我与人的关系不调和
人我关系的不调和,是苦恼的最大因素。譬如自己喜爱的人,偏偏无法厮守在一起,而自己讨厌的人,却又冤家路窄,躲避不了。这就是佛教所谓的‘爱别离苦’和‘怨憎会苦’。
有时由于个人的见解不同,办事方法千差万别,彼此引起冲突磨擦,产生痛苦。有时自己小心翼翼地做事,深怕得罪了人,但是看到一群人,背着自己窃窃私语,心中就感到惶惶不安,以为一定是在批评自己。由于人我关系的不能协调,因此虽然在一起共事,却事事不称心,处处不如意,影响了工作效率。人我关系的不协调,足以挫折一个人的雄心大志,而陷于萎缩颓丧的痛苦之中。因此人我关系的调和,是我们立身处世,非常重要的功课。
(三)我与身的关系不调和
有人说:‘健康是第一财富’。假如没有健康的身体,纵然拥有天下的财宝、旷世的才华,也无法发挥其功用。而身体的老病死,是自然的现象,任何人也逃避不了。再健壮的人,也有衰弱的一天;再美丽的容貌,也有苍老的时候。年轻的时候,虽然可以逞强称雄,但是随着岁月的消逝,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器官也跟着退化,眼睛老花了,机能衰退了,动作迟钝,不复当年的生龙活虎、叱吒风云。一个小小的感冒,就足以使我们缠绵病榻数日;一颗小小的蛀牙,就够我们整夜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由于我与身体的关系不能调和,种种的苦恼也接踵而至。
(四)我与心的关系不调和
心具有主宰意,如一国之君操纵着一切。古人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的心如野马脱缰,到处奔窜,不接受我们意志的自由安排。譬如当我们的心中生起贪嗔痴等烦恼时,虽然努力加以排遣,却才下心头,又上眉头,那么的力不从心,又譬如心中充满种种的欲望,虽然极力加以克制,却又事与愿违,不能随心所欲。这种由于我与心的不调和而产生的痛苦,实际上并不亚于身体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痛。身体的病苦,依靠高明的医药,痊愈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心理的毛病,有时连华陀也束手无策。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埋怨别人说:‘你又不听我的话了。’其实最不听从我们的话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无法不叫自己的心不起妄念,不生烦恼。自己的心实在是世界上最难征服的敌人,我们和心如果处于敌对的关系,每日干戈不断,痛苦交迫是必然的。
(五)我与欲的关系不调和
人不可能没有丝毫的欲望,欲望有善欲和恶欲之别。好的欲望譬如希望成圣希贤、成佛作祖,或者希望创一番的事业,服务乡梓社会,造福人群国家,所谓立功、立德、立言等三不朽,佛教称这些向上求进的欲望为善法欲。另外如贪图物质的享受,觊觎官运的显赫,眷恋爱情的甜蜜等等,佛教称这些可能使我们堕落的欲望为恶法欲。善法欲如果调御不当,会形成精神上的重大负担,产生很多的痛苦。更何况恶法欲,如果无法善加驾驭,和我们的心保持良好的关系,其所带来的痛苦,更是不堪负荷。培养超然于物欲的见识,是我们创业的基本要素。
(六)我与见的关系不调和
见,指的是思想、见解。物质上的匮乏、欠缺,还能够忍受,最令人难以忍受的是思想上的寂寞、精神上的孤独,古来多少真理的追求者,都是孤独地行于于真理的道路上。因此陈子昂乃有‘独怆然而泪下’之悲叹,而释尊方有入涅槃之念。而令我们感到痛苦的思想是似是而非的邪知邪见。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些邪见外道,主张修持种种的苦行;或者倒立于林间,或者在火边烧烤、或者在水里浸泡,有的人绝食不饮,有的人裸形不穿,极尽能事使身体受苦,企图借着苦行以获得解脱。但是由于这些外道的思想不纯正、见解欠适当,徒然使身体受到折磨,增加许多无谓的痛苦。邪知邪见是陷我们于痛苦之中,障碍我们追求真理的最大绊脚石。
(七)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人类最初的活动,就是和自然的一连串战争记录。自古以来,自然界带给我们的痛苦,真是不胜枚举。拿近的例子来说,譬如贵校文化大学每到台风季节,由于阳明山上地势高,受风面大,因此门窗都要装上硬厚的防风板,以防止风灾。风患是解决了,但是也因此遮蔽了光线,看书时难免产生视线不足的苦感,并且门窗虽然关得很紧密,但是刺骨的冷风,仍然如利箭一般咻咻地从细缝中钻进来,扰乱读书的情绪,令人难过。而这种难过烦躁,还是有限的痛苦,强烈的台风带给人类的灾害,远胜于此,财产的损失,人命的伤亡,住在宝岛的大家,想必都深受其害。
除了风灾之外,地震、水灾等等,也会带给我们严重的灾害,譬如水量过多,泛滥成灾,平夷变成汪洋,无处安身;反之水量太少,干旱成灾,大地龟裂,无法耕作,都足以危害生存。前不久,南部地方开始恐慌起来,如果再不下雨,恐怕无法下种。自然界的不调和,所带给我们的苦恼,是显著且直接的。
苦,不管是来自于物、自然等外在因素,或者是心、见等内在因素,归究其根本来源,皆缘由于我执、我见。老子说:‘我有大患,为吾我身。’根据佛教的说法,一切痛苦的来源,在于有五蕴和合的假我。所谓五蕴和合,是说我们的生命,由物质的色和精神的识,加上心识活动所产生的作用──受、想、行三者,所积聚而成。而这五者只不过是条件的组合,暂时的存在而已,如果因缘不具足的话,一切则归于幻灭。而在一般人的观念上,以为由五蕴和合的色身是永远不灭的,将它执着为真实的自己,产生种种的贪爱,而流转于痛苦的长夜。假如我们能够洞察我的虚妄性,证悟本来无所得的性空妙理,自然能超越一切的痛苦。因此般若心经上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怎么样才能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呢?无我就能空去五蕴,五蕴空了之后,痛苦自然灭除。为了便于大家的了解,我举一个浅近的例子来说明。
欧美各国,盛行踢足球的运动,每次比赛,皆有十万以上的人观览,蔚为风气。有一位先生,一边抽烟,一边观看球赛。由于全神贯注忘了手上的香烟,不小心中烟屑燃烧到隔壁一位先生的衣服。‘嗳哟!好痛!’抽烟的人一看,不得了!我的香烟烧到别人了,赶忙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被烧的人也聚精会神地看着激烈的比赛说:‘不要紧,回去再买一件。’这是什么心理呢?这是‘无我’的境地,‘我’已经全神投注在‘球’的上面,此时此刻,看球比挂心衣服更要紧,因此衣服被烧破了,也不计较争吵。
彼此说完话,又继续看比赛,抽烟的人马上被精彩、紧张的比赛所吸引,不知不觉中,烟灰又烧到前面一位小姐的头发上,‘嗳哟!好痛!’小姐抚摸着秀发,娇呼了一声,抽烟的人一听,糟糕,自己又闯祸了,忙不迭的地道歉:‘对不起,我的香烟烧坏了你的头发。’小姐不假思索地脱口说:‘没关系,回去再买一个就是了。’说完又全神贯注地看起球来了。
为了看球,头发烧了都不介意,甚至回去再一个也不计较。如果不是看球看得着迷了,不要说衣服被烧了,头发被烧了,只要烟灰不小心掉在我们的身上,一定要和对方理论到底,甚至闹到派出所。但是当观看球赛入迷时,全部的精神都集中于球赛,球赛的胜负重要,‘我’遭受到什么,已经无关紧要了。像这样,一场小小的球赛,就能够牵引我们的注意力,浑然忘我,而不知道灼伤的痛苦。如果能够照见五蕴皆空的话,必定能远离一切的痛苦。
苦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真理,因此佛教要一再强调这个事实,并且进一步找出解决的办法。事实上,现在一切的学术、经济、医药、政治,不断的改进精益求精,无非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将人类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是一般社会上的济苦助贫,解衣推食,只能方便地解救一时的困苦,不能彻底拔除痛苦的根本。而佛教不但要除去眼前的灾厄,更重要的是要解脱生死的本源。金刚经上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是彻底地解决人生问题,不但要断除今世的烦恼,并且要超脱无尽期的生死轮回,证悟到无余涅槃的境界,把一切的痛苦根源,彻底地连根拔除。因此佛教说苦,不是消极的知苦,沉溺于痛苦之中,而是积极的去苦,超越痛苦的桎梏的束缚。
二.远离痛苦的方法
(一)充实自我的力量
有人或许会说:‘我不信仰佛教,脱离不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你虽然信仰佛教,也一样要受到生老病死的折磨。信仰佛教,又有什么意义呢?’不错,信仰佛教也难免有生老病死的现象,那么信仰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信仰的价值,乃在于面对痛苦的时候,有更大的力量去克服,面对死亡的时候,能更洒脱地去接受。
佛教里的大阿罗汉,为了求证自性,不少人在山林水边,甚至在冢间修行;孔门的圣贤,远离尘嚣,接受清苦淡泊的物质煎熬,别人不堪其受苦,但他们却如鱼得水,一点也不以为苦。为什么大修行者们面对着一堆的白骨,毫不厌惧,依然勤奋精进呢?为什么大圣贤们衣食菲薄,穷居陋巷,而仍然怡然自得呢?因为他们对自己树立的高远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一股强大的信仰力量,因此面对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时,能够坚忍地去克服,丝毫也不觉得痛苦。我们翻阅历史,古来有一些慷慨激昂、从容就义的英雄豪杰,为维护正义而奋斗牺牲,为实践理想而奔走忙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信仰,因此即使杀生成仁、肝脑涂地,也不以为苦。
对宗教信仰有真正的认识,会增加自己的力量,即使遭遇到什么苦难,也会逆来顺受、甘之如饴。譬如一般的人,神佛不分,见到佛像或神像,总是祈祷说:‘佛祖啊!神明啊!请您保佑我生儿生女;保佑我富贵荣华;保佑我家庭平安;保佑我一切如意……’天下的好事都想要,这种信仰,是藉着神佛的力量来助长贪心,一旦所求不能获得满意的时候,就落入失望的深渊,甚至怨天尤人,毁谤起宗教来。这种建立于贪求之上的信仰,当然毫无力量可言了。
我自从出家以来,每天膜拜佛菩萨的时候,也有所祈求,不过我的祈求是这样的:‘慈悲的佛陀!请把众生的一切苦难都让我来承担,使您的弟子考验自己对众生的悲愿有多深;对您的信心有多强;让您的弟子了解自己担负责任的力量,究竟有多少?’正信的佛教徒,不应该向佛菩萨作无理的要求,而应该效法佛菩萨,奉献给众生。如果每一个人在信仰上都有这种施舍而不贪求的认识,自然能增加无比的力量,人情任他冷暖,世事任他炎凉,即使灾难苦痛交相煎迫,也能泰然处之,不以为苦了。因此虽然佛教说人生是痛苦的,我个人却认为人生很快乐,为什么呢?因为苦虽然存在于现实之中,但是我们如果能以坚强的力量加以克服,更能体会快乐的意义。辛勤耕耘之后的果实,特别的香甜甘美。建立正确的信仰,培养坚定的信力,是我们超脱痛苦的要键。
(二)灭除痛苦的根源
培养坚定的信仰力,固然可以超脱痛苦的束缚,但是灭除生死的根本痛苦,才是我们修道者最主要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在意志上、调识上、思想上以为不苦,就足以自慰了。因为生活上的枝叶烦恼,虽然克制了,但是生老病死,如果不能完全解脱,根本的五取蕴苦还是存在的。俗话说:擒贼先擒王。我们应该灭除痛苦的根本,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
所谓痛苦的根本,就是‘我’-我执、我爱、我见。由于‘我’的观念,因此要索求好物,以满足我的需要,而有我贪;不顺我心,生起嗔恚,乃有我嗔;坚持己见,不明事理,故生我痴。因为有‘我’的关系,贪嗔痴等烦恼,如影随形般地困扰着我们。如何才能灭除根本的痛苦呢?修持‘诸法无我’的法门,则能灭除根本的痛苦。但是‘无我’,不是要大家去自杀,毁灭掉自己的生命,佛教不是如此可怕的宗教。佛法不是完全否定人生的价值,否定生命存在的意义。所谓‘无我’是去除我执、我爱、我欲,而不是消灭一切,抛弃一切的意思。即使自杀殒命了,死的只是虚假的肉体,‘我’仍然是死不了的。事实上佛教的‘无我’,是般若义、是因缘义、是大悲义、是真空义,乃是由否定世俗的我执我见,而来肯定第一义谛的真理,因为灭除了贪嗔自私的小我,才能显现出常乐我净的真我。证悟真我的圣者,并不远离人间,依然喝茶、吃饭,做人、处事,过着常人的生活;而只是在生活里、精神上,没有污染,而获得了清净;抛弃虚妄,而证悟了真实;远离无常,而体验了永恒。
我们所执着的我,如蜉蝣寄世,只有数十年的岁月,是虚幻暂时,瞬息即变的。真实的我是超越时空、对待、与法性相应、虚空相等,真实的我是绝诸烦恼,清净无染的法身真如。如何把小我扩大,体证永恒的生命,是离苦得乐的要道,也是吾人不容懈怠的急务。
贰.集谛
集是形成痛苦的原因,我们由于无明、渴爱的驱使,而造下种种的恶业,然后依照业报而招感种种的苦果。集的内容是‘业’,即‘业’的集合的意思。所谓‘业’指我们身、口、意所造的一切行为。我们做了某一种行为,一定会接受此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因此‘业’不但不会消失,而且会积聚在一起。业不一定都是坏的,也有好的业,所谓善业、恶业,我们想尝苦果或者乐果,就看我们到底种下什么业而决定。
‘因果业报’的思想,是普遍于印度一般哲学思想界上的特殊教义,也是佛教思想史,一种很伟大的教示。因为‘业’的作用,可以开创我们人生光明的前途,给予我们无穷的希望。也许有人会奇怪的反问:‘刚才你不是说业是聚集、是痛苦,是障碍吗?怎么又说业是光明、是希望?不是自相矛盾吗?’如果各位能够真正了解业的作用和教义,就不会怀疑我的话了。
业的真正意思是:‘自己的行为自己负责’。在人类思想史上,有一让哲学家们、宗教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就是本体论的问题,对于宇宙人生的起源,乃有元素说、偶然律、尊祐说等种种学说产生。譬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将世界的形成,归诸于上帝的创造;印度的婆罗门教,则主张一切由梵天演变而来,企图找出第一因,建立神力主宰一切的他说。而佛教强调为人类命运的真正主宰者、决定者是自己,而不是别人,甚至上帝、梵天,也无法脱离因果业报。佛教所说的业报,是自力创造,而不是神力决定。人生的幸福或痛苦,前途的光明或黑暗,不是神赐给我们,而是决定于我们自身努力了多少?好的果报,是我们自己做了善事,种下善缘而获得的;坏的果报,也是我们自己做了坏事,种了恶缘而招致的。别人无法赐富或降祸给我们。行善、为恶,完全是自己的造作,别人无法操纵我们,由此可见佛教是非常尊重自由意识,讲求自业自受──自律的宗教。
胡适先生有一句话说:‘要怎么收获,先要那么栽。’业就像种子一样,我们希望有怎么样的收成,就必须播种怎么样的种子;我们造下什么样的业,就会受到什么样的果报。业是果报是机会均等、丝毫不爽的。业报绝不会因为你地位显耀、权势巨大而可以苟免不受。俗话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在业报之前,不论身份、性别、尊卑、贫富,也是人人平等,必然受报。业报,纵然是夫妻、父子、师弟、朋友,谁也无法代替,一切皆自己要去承受。业报将我们行为的后果,清清楚楚地记载下来,其精确度,甚至今日的电子计算机、电脑,也望尘莫及。假如人人都有因果业报的观念,则道德意识一定会提高,社会的犯罪行为自然减少,建立一个乐利祥和的社会,乃指日可待,因此业报说,对于净化当今社会污浊的人心,提高伦理道德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有人或许又会反问说:‘你说自业自受,必有果报,可是某人做尽坏事,老天爷却不惩罚他,反而让他享受荣华富贵;而某人专做好事,可是佛菩萨并没有保佑他遭遇到不测。像这种情形,因果报应究竟在那里呀!’其实这正是因果业报。为什么呢?因果业报,好比栽种植物,有的植物是一年就枝叶茂密,有的二年了才抽出新芽,甚至有些多年生的,几年了,也看不到一点绿意。又好比种植谷物,有的春天播种,秋天就收到累累的果实;有的今年撒下种子,到了明年才能收成,甚至要孕育好多年,才会结果。业报也是一样,有的今世马上受报,有的来世,甚至经过许多世以后才受报。业报只有迟速之别,而不能否定因果业报的真实存在。因此佛教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愁不报,只是时辰未到。’因果报应是绝对公正不阿的,只是时间上有快慢而已,这就是三世因果的道理。
一些受过现代教育洗礼的人,也许会反驳说:‘哼!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二十世纪科学文明昌盛的今天,还在迷信因果。’二十世纪的科学时代,相信因果业报是迷信吗?其实善恶因果的业报,才是最科学、最文明,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奥妙的因果律之中,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因果。譬如肚子饿了要吃饭,吃饭的结果,肚子饱了,就不再饥饿;我们疲倦了,需要休息,经过一番的养精蓄锐,终于恢复了疲劳,活力充沛。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乃至知、情、意的心灵活动等,哪一样能脱离因果关系?因此我们如果想追求幸福的人生,就要播种善因、好种,才能尝到甜美的佳果。
有人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农产品,可以用接枝的科学方法,把芒果和香蕉交配成新品种,这种情形,用因果又如何解释呢?’俗话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种的是芒果和香蕉的混合种,长出来的,当然是既不像芒果也不像香蕉的新品种。这个新品种,是合二者的因,所产生的新果,仍然不违背因果律。
前不久,英国医学界完成‘试管婴儿’的新尝试,引起全世界的震撼。试管婴儿虽然不在母亲体内受胎,但是仍然需要父精母血,再加上科学的培养,才能成长,这一切是因缘和合,仍然不离因果关系。假如试管不放入可以成长为人的精血,再进步的科学,也无法制造人来。如果试管本身能生出婴儿来,叫试管自己生,不就了事吗?但是事实并不如此,试管中没有因,绝对产生不了果。‘试管婴儿’的试验,只不过是生产方法的不同罢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脱离因果律,种下了恶业,必然要受到恶报。恶业的集聚,虽然带给我们苦难的人生,但是恶业是可以了尽的,给予我们无限的光明和希望。什么道理呢?好比一个人到处借贷、负债累累,但是只要有一天把债务还清了,就能无债一身轻;一个穷凶极恶,罪业滔天的人,只要有一天应受的业报受尽了,必能还我自由无罪之身。一个恶业盈贯的人,犹如触犯法网的人,经过法律的制裁,在牢狱里受完刑罚之后,就可以重获自由,再见光明一样。业报也有偿还的一天,等到业报偿还完了的时候,人生依然是一片美景,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佛法说:‘诸行无常’。罪业也是无常变化,空无自性,只要我们不继续制造恶业,并且广植善业,有一天一定能够免除痛苦的折磨,所谓‘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自然能离苦得乐,因此业报说并不是消极的宿命论,一切仍然是大有可为的,充满了积极进取的意味。我们如果想从痛苦的深渊之中解脱出来,首先要灭除集苦的原因,不再造作新的苦业,快乐的人生就不远了。因此彻底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集,是吾人追求幸福不可忽视的要务。
参.灭谛
解释过了苦和集的世间因果,下面再和各位谈谈出世间的因果──灭和道。
假如有人问你:为什么要信仰佛教,信仰佛教的目的是什么?不知各位将如何作答?如果各位问我的话,我的答案,一定会让你们感到惊怕。为什么呢?我以为信仰佛教,就是为了追求‘灭’。
一提到‘灭’,马上令人联想到消灭、灭除、空无;而感到惧怕。佛法往往因为翻译字义的使用关系,适得其反,使人误解了佛法的真意,而无法接受,因此阻碍佛法的推广。譬如四圣谛的‘灭’谛,并不是一般人望文生义的消灭、灭除的意思。灭的真意是去除虚妄分别的烦恼,而显出真实一如的自性的意思。因此灭不仅仅消极地带有破坏性,并且积极地具有创造性、建设性。
所谓灭是指灭尽了贪、嗔、痴烦恼的理想境界。渴爱的欲火熄灭了,寂静清凉的涅槃境界,才能显现出来。大乘佛教的般若空观,和灭相同,也是要空去我们的无明贪爱,以显发般若智慧。讲到空,有人可能会反应说:‘佛教说空,天地也空无了,人我也泯灭了,空把人陷入虚无飘渺的世界之中,空把人炸得粉身碎骨,荡然无存,空实在太可怕了!’
其实佛教的空,并不是虚无主义者的断灭空,空之中涵蕴无限的有,不空则没有,空了才能有。平时我们观念中的有是妄有、假有,佛教的空,才是真有、妙有。为什么明明是空的却变成不空,灭的变成不灭的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今天各位举办演讲,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在哪里举行?’,如果没有空间,演讲就无法举办。平常我们要把一件事办得好,必须考虑五个项目:人、事、时、地、物。其中的地就是空间的意思,空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事实上空间和我们的生活,如唇齿相依般,关系非常密切。譬如各位的衣袋有空间,因此可以装纳东西;钱包是空的,所以能够储放金钱。甚至大家的鼻子是空的、耳朵是空的、口腔是空的、肠胃是空的,乃至全身的毛细孔是空的,才能吸收空气、摄取养份,进行新陈代谢的作用,以维系生命。假如把这些空间都堵塞起来,人类片刻也无法生存下去。因此空才能存在,空才能生有。譬如华冈这个地方,假如没有一片空旷的土地,巍峨堂皇的学园将要建筑于哪里呢?这就是所谓的‘真空生妙有’。因此‘灭’、‘空’不是没有,灭了虚妄、空去不实,真实的妙有才能显现。儒家的荀子主张心性的修养工夫,要做到三个步骤:‘虚、壹、静’。平时我们说做人要虚心,才能有进步。所谓虚心,就是心要保持适当的空间,不刚愎自用、不恃才傲物,心有了空间,自然容易吸收新知,接纳别人的意见,进步是不待言的。
经上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尽己意如虚空。’我们每个人都看过虚空,但是谁能够把虚空的样子和形状,明确地说出来呢?虚空的形状究竟是长的?是方的?还是圆的呢?虚空遍一切处,无所不在,虚空投射在一个茶杯里,这个虚空就是圆的;虚空呈现在长方形的盒子中,虚空就是长方形,因为虚空无相,因此无所不相。虚空是超越有无对待,无所不有的究竟常道。我们如果能把心扩大得如虚空一样无穷无限,我们就能了解佛的境界是什么了。
所谓成佛,就是证悟了般若真空的实相,证悟了涅槃寂灭的真理。寂灭主要是指生死的灭绝,轮回的断除。人由于有生死轮回,因此辗转于痛苦的长夜;唯有将生死轮回灭绝了,才能不生不死,获得究竟常乐。而我们之所以有痛苦,是因为我们有欲望;因此我们想免除痛苦的折磨,根本的办法,就是要灭绝世俗的欲望。
各位听说佛教要人灭除欲望,心里也许感到很害怕,害怕世俗的欲望灭除了,就不能结婚生子、升官发财,享受人间的欢乐,这是多余的忧虑。佛教是追求幸福的宗教,并不排斥正当的追求,佛教所否定的是对物欲的贪着无餍。其实你们各位一样可以男婚女嫁、经商从政,过着一般的生活。在佛教里有一位有名的维摩诘菩萨,他虽有美眷田园,财富敌国,但是却一点也不被物欲所驾驭,经上形容他:‘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维摩诘居士是真正做到了‘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的境界。
有人说佛教排斥感情,其实佛教是最注重感情的宗教。佛教所要去除的是私情私欲,而将私情升华为慈悲;将私欲净化为智慧。佛教所提倡的感情是奉献而不是占有,布施而不是贪求的慈悲;佛教所主张的爱情是爱所有一切的众生,而不是一个特定的对象。菩萨济度众生的悲行,正是这种感情的最高尚表现。有了慈悲和智慧的感情,就不会产生毛病。有的人一生追求甜密的爱情,爱情固然也会带来快乐,但是爱情也是痛苦的来源。我们打开报纸,每日的凶杀案层出不穷,考察其原因,不外是爱情和金钱,没有智慧和慈悲的爱情是危险的陷阱。
大家也许会认为人生的快乐不外是拥有爱情和金钱,佛教既要人去除感情,又要人不贪爱金钱,信仰佛教还有什么快乐呢?其实佛教并不是不要金钱,我们也不主张‘黄金是毒蛇’,贫穷固然不是罪恶,富贵也无须厌弃。大乘菩萨认为金钱愈多愈好,地位愈高愈好,只要不助长贪心,有利于佛法的弘扬,金钱地位何尝不是弘道的工具呢?譬如你们求学研究要资粮,成就事业要资本,没有资粮、资本的运用,什么事也无法完成。对于一个不善使用金钱的人来说,金钱有时候是令人毙命的毒蛇,但是对于一个运用灵巧的人而言,金钱随心所欲,能够完成许多的事业,因此金钱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运用是否得法,拥有金钱的人是否有‘提得起、放得下’的认识。
宋朝的岳飞曾经慨叹当时的国势说:‘一个国家如果希望富强,除非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否则,只有自取灭亡。’如果每个人把金钱、生死看得比国家重要,看到钱财就想贪取,遇到危难就畏惧,没有牺牲的精神,国家自然不能生存了。我们佛教徒要以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有了出世的思想,对世间的名利,就不会生起贪着的心,一切的成就回报给社会大众,不必由我享受,只要对大众有利的事,即使肝脑涂地也乐意从事。
一般人以为佛教什么都不要,不要老婆、不要家财,其实佛教不是什么都不要,佛教更讲求要。只是佛教要的内容不同,要的方法不一样。佛教要的是众生的幸福,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利益;佛教要的方法是‘以不要而要。’的无著心。我常说,我们要以无为有,以空为有,把‘有’建立在‘空’、‘无’的上面,因为不能‘空’就不能有,不能‘无’就不能有。‘有’为有限、有量、有数;而‘无’才无限、无量、无边。在我们的人生有两个世界,前面是窄小的‘有的世界’,而芸芸众生无知,往往为了争‘有的世界’,争得头破血流,而不知道还有一个更广阔的回头世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看这个更超脱、更广大的回头世界。这个回头的世界要灭绝吾人的私欲私情之后,才能显现出来。在灭绝的‘无的世界’里,生死灭绝、欲望泯除,一切的对待、差别、虚妄都荡然无存,这是一个完全解脱、完全自在,放旷逍遥、洒脱无碍的人生境界,是我们学佛的人,所应该努力追求的。
那么,这个解脱的境界,什么时候才能够完成呢?是否要等到我们的肉体死亡了,生命灭绝了,才能到达的呢?不是的。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豁然开悟的那一刹那,就证得了这种绝对的寂灭的涅槃境界,因此只要我们勇猛精进,我们也能和佛陀一样体证这种光风霁月的觉悟世界。
觉悟者的境界又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凡人看悟道的人,总觉得怪里怪气、异乎寻常。在禅宗的语录里,描写禅师们悟道时各种不同的形态,有的疯狂似地哈哈大笑;有的徒弟打师父,师父不但不介意反而呵呵笑着表示赞许;有的师徒打着玩。这些奇异的行径,看起来悖乎常情,但是对证道者而言,其中有无限的禅机,有无尽的禅悦。因此证道者的境界是不可以用凡情加以臆度的。佛陀悟道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整整二十一天都没有起座,享受着觉悟世界那难以言喻的甚深快乐,计划着未来传法利生的工作。悟道世界的法乐,不是我们所能了解的。
傅大士有一首十分富有禅意的诗偈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首诗如果我们从字面上来了解、从常识上来判断,一定会觉得充满矛盾,不尽情理。既然是空手,怎么还握着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还骑着水牛呢?人走到桥上一看,明明是桥下的水在潺潺地流着,怎么说桥流水不流呢?其实这首诗是禅师们证悟人生宇宙的真理,对真实的世界另有一番真实的认识。证悟者所了解的世界是超越时间、空间、灭绝对待差别,而达到心物一如、表里如一、法境一体的涅槃寂静世界。如何截断纷妄奔窜的众流,趋入佛法的大海,是我们刻不容缓的急务。
肆.道谛
绝灭的觉悟世界既然如此的殊胜,那么如何才能到达呢?想进趋绝灭的世界,就必须依照四圣谛的‘道谛’来修持。那么道又是什么呢?道的范围非常广泛,举凡四无量心、四弘誓愿、三无漏学、五戒、十善、七菩提、八圣道、三十七品道、六波罗蜜等等,都是道。道的内容包罗万象,不是一朝一日可以解说得完的,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我仅举八圣道和各位说明。
八圣道又称八正道,意思就是到达灭谛的八种正确方法。我幼小出家,在佛学院经常听到师长们讲解八正道,离开佛学院,我自己也讲说八正道,可以说四十多年来在生活上,我一直都不曾离开八正道,但是过去我对八正道的了解仅止于名相而已,直到最近才更加心领神会,透彻地体会其中的深意。
什么叫做八正道呢?所谓八正道即为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进趋圣人之境的修行方法。八正道从表面文字上来看,似乎很容易了解,但是要进一步彻底明了它的意义,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譬如八正道之一的正见,它除了是正确的见解、信仰的意思之外,更包含四层的意义:第一、正见有善有恶;第二、正见有业有报;第三、正见有圣有凡;第四、正见有前生有后世。下面我仅概略地将八正道的内容介绍给各位。
一、正见
什么叫做‘正见’?遭遇任何的不平,任何的困难,也不改变对真理的信仰,就叫做正见。世间上的知识有善、有恶,有时候不可靠,会欺骗我们,我们看看‘痴’字的结构,‘知’字上头加个‘病’,害了病的知识就是痴。有的人聪明绝顶,做起恶事,更加深重,如希特勒、秦始皇等,因此具有渊博的知识,并不一定和人格成正比,知识如利刃,运用不当,反而如虎添翼,伤人更多、更深。如何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正见,才是最重要。
要将知识化导为正知正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原理和照相一样,必须把光圈、距离、速度都调整得恰到好处,才能照出清晰美丽的画面。有了正见才能如实地看清楚人生宇宙的真相;缺乏正见而看世间的话,如同雾里观花、盲人摸象,会产生严重的差错。
佛教的道理和修行方法,依每个人根性的不同,而开演出种种的法门。而众生随着自己的智慧,对佛法应该培养相当于自己根性的了解,比方说凡夫众生要养成正见;一乘根人要懂得因缘的道理;大乘菩萨要体悟空慧;而佛即证得般若的觉者。从正见、因缘、空、般若的一系统修道过程,好比世间上从小学、中学、大学,进而研究所一样,循序以进完成学业。我们学习小学的佛法,首先要培养正知正见,然后进阶至中学,观察十二因缘的道理;中学毕业了,更上一层楼,到大学里观照空慧;等到大学的学业完成了,最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到研究所去修习般若波罗蜜。这是一个非常有层次的学道位,至于到达什么阶段,就看每个人对自己期许多高而定了。从另一方面来看,即使修习至佛的般若,也要经过正见的阶段,因此正见是入道的要门,难怪佛陀演说八正道时,首先提纲挈领,揭橥建立正见的道理,培养正知正见是我们学佛的第一要目。
二、正思惟
所谓正思惟就是正确的意志、决意、思索,也就是不贪欲、不嗔恚、不愚痴的意思。贪、嗔、痴三毒,经常羁绊着我们,使我们无法迈向求道的路;贪、嗔、痴三毒,时刻盘据在我们的心灵,污染了我们清净的本性。我们想远离这三种毒害,并不是简单的事,必须付出坚韧的力量,使我们的思惟时时和正法相应;才能去除三毒,趋入佛道。
三、正语
所谓正语就是善良的口业,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的口中藏有一把利斧,说话不当,不但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因此肃口正语实在是很重要的啊!
四、正业
所谓正业就是指正当的身业,也就是十善业中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除了消极不做恶业之外,还要积极地去实践慈悲喜舍等善行。
五、正命
正命是指正当的经济生活和谋生方式,譬如现在开设赌场、酒家、贩卖杀生用的钓鱼具、猎枪等商店,屠宰场等行业,都不是正命。平常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也是正命,譬如适当的睡眠、饮食、运动、休息、工作,不但能增进健康,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家庭美满、社会安定的因素。
六、正精进
正精进即勇猛实践‘四正勤’。所谓四正勤就是:(一)未生的恶要设法不使它萌芽;(二)已生的恶要彻底断除;(三)未生的善要努力助长;(四)已生的善要保持不灭,并且使它更兴盛。
七、正念
正念就是要把心念安住于‘四念住’之上。所谓四念住即:(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把心时时放在无常、苦、无我之上,对世间的锱铢小利就不会贪恋,而能够勇猛向道。
八、正定
所谓正定就是修得四禅定的境界,真正的意思,是以禅定来集中我们的意志,统一我们的精神,以收摄我们散乱的身心,而培养完美的人格。
我们如果具备了这八种入道法要,仿佛登山有了齐全的准备,就可以一阶一阶顺利地攀登佛法的高峰。
以上我们很简单地把四圣谛做了概括性的介绍,四圣谛好比治病的过程:一个人生病了,痛苦呻吟,这就是集谛。知道病因之后,对症下药,提出种种的医疗方法,如打针、手术、运动、饮食治疗等,这就是道谛。我们身体的疾病要治疗,我们心理的病毒,也要依靠佛法的药方来医治。从治病的原理来看四圣谛,实在非常合乎科学精神,充分显示出佛教的合理性。
佛陀证道之后,即以五比丘为对象,展开弘法的工作。在初转法轮之中,佛陀曾经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此即称为三转;第一次为‘示相转’,就是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以便弟子了解。内容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第二次为‘劝修转’,就是劝诱弟子修持四圣谛的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第三次为‘自证转’,告诉弟子佛陀本身已经证得四圣谛,勉励众生只要勇猛精进,必能和佛陀一样证悟四圣谛。其内容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从佛陀一再说明四圣谛的情形来看,可知四圣谛之重要性;从佛陀谆谆善诱教导弟子的苦心里,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佛陀实在是一位最善于教学;最伟大的教育家。
四圣谛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二千多年来更有深广的推衍,其内容之精深、广大,不是短短数十分钟所能道尽的,希望各位将来有缘的话,能够做更深一层的研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