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在早起与三遍中前行


我叫善顺,希望我的内心能善解人意,外在世界就会风调雨顺,感恩导师赐给我的这个法名,也感恩师兄们,让我有机会在此向师兄们学习,因为师兄们同喜班都结业了,而我呢?为了继续学习同喜课程,还经常去各个沙龙旁听。

今天分享的题目叫“理想在早起与三遍中前行”,其中有三个关键词,“理想”“早起”与“三遍”,接下来我就先说“理想”。有人说我们都学了佛法,还谈什么理想,理想不就为了利益众生吗?可是很惭愧,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从内心搞定自己,对理想还是停留在美感层次,可是现实却又很骨感,怎么办呢?我就想啊想,理想应该是身心健康、家庭美满,乃至可以睡到自然醒?再理想一点,不愁衣食住行、说走就走,想去哪儿就可以去?最理想一点,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不就是最高大上的理想吗?人生难得来一趟,放眼周围的人们不都是在追求这些,还追求什么呢?

想想这些理想就有点激动,那就先从最高大上的理想入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该很有理想的感召力!而且,这不就是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所追求的梦想吗?可我按导师开示“真诚、认真、老实”地想一下,先不论实现起来需要一番“寒彻骨”的付出,那么这些即使实现了,能有多少究竟的意义与价值呢?

其实都是不究竟的。为什么不究竟呢?我从三个维度来想,第一,从无量的众生横向来看,实现这些对人道以外的其他无量众生而言,跟他们有关系吗?第二,从无尽的生命轮回纵轴来看,这些也只是具有暂时的意义,比如秦始皇、成吉思汗等多少英雄豪杰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更进一步,多少有思想的艺术家、哲学家,若他们也没有修学佛法,能真正了解生命的真相,找到生命的究竟价值吗?第三,从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空间来看,地球只是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一粒尘埃,早晚也是要“坏空”的,何来“万世开太平”呢?

唉,这样想一想,就激动不起来了,怎么办呢?难道真没有理想吗?还好有导师在,理一理、想一想,理想就有了。导师说,生命有几个层次,生存、生活、生命与生死,我认为生存是一个点,只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比如乞丐定点乞讨;生存是一条线,每天公司与家之间两点一线,也只是为了更好地活着;生命呢?是一个面,如每一刻每一天都可以是人生这本书的一页,我们每天在这上面写上工作、也画上娱乐、旅游等需求,也涂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蓝图等。似乎人生这一页页书在无限地延续着,但实际上在生死面前,人生这本书将随时咔嚓一声、结束了,而我到底在这书上画了什么、涂了什么呢?想想都流汗,乃至想哭。理想在哪里呢?理想在这里:在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当下有觉知地生活着,这就是我的理想。。

今天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早起”。古今中外除了想多睡觉的理想外,其他理想好像都要求我们要早起,我也想早起,可是起不来呀。10多年前,刚毕业时的工作是早上9点上班,睡到8点后才起床也很正常。反观现在,无论清晨的睡梦多么美妙,每天到5点自然就醒,色身也很想再睡,但心不想睡,想睡也睡不着。为什么呢?我是借用导师关于是否当菩萨的开示:“……你不情愿当,还不如情愿地当好。你不情愿当也要当,那你心甘情愿也是当。既然都要当,那就积极地当好了。”

同样,“你(身体)不情愿早起,还不如情愿早起,早起也是起,晚起也是起,既然都要起,那就积极地早起好了。”哎,还是情愿早起好。早起习惯就成自然了。算一下每人每天都24小时,睡觉与吃喝等约花费了一半时间,工作与学习等正常也就只剩12小时。我们早起2个小时,有效的生命长度不知不觉就多出1/6,而且是正值青春壮年的1/6,这效果更不一样啊。好好思考并规划好这些宝贵的晨起时间,就可以往理想靠近一步呢。

终于说了具体的早起秘诀后,那么最后分享一下另一个秘诀,“三遍”,这也叫秘诀吗?我以前也不认同。在同喜班学“人生佛教小丛书”时,觉得那么简单,看一遍就够了。这样囫囵吞枣地学到同修,发现基础观念没打牢。后来我发心做辅助员,再学一次同喜班课程;现在还想去当导读员,再多学几遍。想想之前的学习状态,真是太惭愧了!

在这里把我的经历告知师兄们,前两年我的同修课程也没全部达三遍。当时心想,反正同修班《道次第》会学两次。其实错了,学习要在当下,当下做到三遍、至少三遍,就老老实实,来不得半点含糊。我们学完《百法》后,马上又要再学《道次第》,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我要怎么办呢?

我以前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最干净的布来擦拭挂在我办公桌上的一幅导师画像,以前一般只擦一遍,现在知道错了,所以我至少擦三遍。理想再美好,早上再早起,没有三遍以上的态度,能行吗?想想还是惭愧,愿我这一次学习《道次第》能跟师兄们一样,至少三遍以上,也愿我们的理想在早起与三遍中前行,尽未来际追随导师的脚步!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