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法》修学思考


近来,自己在多次修学和辅导《百法》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思考,有不少获益,略作整理分享。

导师关于《百法》的讲座共有23讲,其中,1—5讲主要开示了唯识完整的修学体系与唯识中道见,6-23则讲是对《百法》的具体讲解。自己修学《百法》非常欢喜,所带班级的师兄们也学得非常欢喜。通过修学《百法》,了解心和色、精神和物质、认识和存在的关系,让我们对宇宙间的一切认识得更加清楚,让我们认清了世界的本质,认清心的本质,让我们对修学佛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建立清晰、正确的认识。

一、关于前5讲

前5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百法》的三个重要内容,二是佛法修学的完整体系,三是唯识中道见及唯识修行理路。

首先,导师开示了《百法》的三个重要内容,一是无我,二是唯识,三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修学《百法》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内心。

其次,佛法修学的完整体系包含了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五大要素。修学佛法是否需要这五大要素,并要结合三级修学来思考,通过这样的思考能强化对三级修学殊胜性的认识,生起希有难得之心,增强信心,理清修学思路,坚定修学。

第三,关于唯识中道见和唯识修行理路,这部分内容是有难度的。导师开示,唯识见是根据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相、圆成实性来建立的。依他起是三性的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八识五十一心所、心的结构、种子与种性、成立唯识四个方面,为我们揭示了“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道理,而成立唯识。依他起相的见分、相分是缘起的假有,是世俗意义的真实;遍计所执相根本就是没有的,纯粹是一种错觉;圆成实相是真实的有,代表宇宙人生最高的真实。

通过闻思经教,如理思维,如四种寻思,树立正见,建立正确的认识。从而正确认识依他起,在依他起的当下不起遍计所执,就能契入空性,进而通过不断修空性观,不断瓦解凡夫心,改变生命品质。同时,我们也要修慈悲。因为修慈悲、修空性是大乘佛法修行的两大内涵。如何通过修学佛法最终成就佛菩萨的品质?通过《百法》的修学,我们就能对缘起的世界和凡夫的世界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走上真正的修行之路。

二、无我

无我是《百法》的重点之一,有人无我、法无我。无我的认识,对修行很重要。我们在修学《百法》的每一个内容时,都要思维,哪一种心能代表自己?通过认真修学导师的开示,认识到五位百法的每一个法、每一类法都是“无我”的。当我们真正认识到五位百法的每一类法、每一个法都是“无我”的,而宇宙间的一切法无外乎五位百法,就建立起无我的正见。当然,这个过程不断运用八步骤三种禅修。

三、唯识

唯识是《百法》修学的另一个重点。导师开示说讲唯识是为了破除我法二执,不是为了讲唯识而讲唯识。与“无我”一样,在修学《百法》的每一个内容时都要思考:这个法是如何成立唯识的呢?它是唯识的吗?在修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八步骤三种禅修,认识到五位百法都是唯识的,来建立唯识正见。然后通过不断的止观禅修,加以强化,落实到心行,相信最终一定能通达圆成实性。

四、五位法

《百法》将一切法分为五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通过了解这五种法的特征和相互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凡夫心的运作规律,认清敌人,找到对治方法,通过止观禅修,最终掌握生命主动权。通过学习有为法(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正确认识依他起,摆脱遍计所执,就能帮助我们契入空性,体证无为法。对心不相应行法建立是假法的认识,对色法建立是二所现影的认识,对心所法建立与心相应的认识,认识到心法是一切最胜故,从而建立心的主导性,从“心随境转”的困境中走出来,掌握修行的主动权。同时,也可以从这五类法的总体认识上进一步帮助我们建立无我和唯识的正见。

五、对每个法从四个方面来认识

对五位百法的每一个法的修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一是特征,二是作用,三是在生命中的角色,四是如何对待(治)。特征就是每个法的定义,就是它的“性”,也包括它的种类及生起的因等。作用,就是它的“业”。导师在开示中,对心法和心所法的每一个法都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开显的。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在这一类法的开始讲解前,总的说明这一类法的四个方面,然后再对每一个法的特征进行详细开显。

对每一个法的修行,重点要落在如何对待上,也就是我们要在座上和座下如此去对待它,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比如对“贪”心所,通过修学,了解贪的特征、作用和角色,从而确立要灭除贪的观念,并进一步进行灭贪的修行:修行要通过观察修进行,思维贪的过患和无贪的功德,坚定不贪的决心;贪是轮回的根,是不解脱的原因。进而通过观苦、观空、观无常、观无我、观不净等方面的观修来灭贪。观三界是苦,贪欲是苦的根本。观空,贪的对象是空的。观无常,贪的对象是无常的。观无我,其实是没有“我”的;观不净,贪的对象是不净的。通过这样不断地观察修、安住修来对治贪心,生起无贪的心理并能长时间安住。

六、正确认识心

学佛要明心见性,明心首先要对心建立正确的认识。心包括心王和心所,即八识五十一心所。通过修学《百法》对八识五十一心所建立正确的认识,就能对心建立正确的认识,从而达到“明心”的效果。所以,对心的认识,也是我们修学《百法》的重点。其中,对五十一心所的认识与修行,对于我们现阶段的修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五十一心所分为六类: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对六类心所,烦恼与随烦恼是轮回的因,要重点加以对治。善心所是修行要培养和成就的,要努力修习。不定心所要加以正确运用,增进我们的修行。遍行心所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所在,唯有对它建立正确的认识,并加以正确的运用,才能有利于我们的修行。别境心所则显示了我们修行要经历的过程,从欲到胜解、到念、到定,最后开发慧,对每一法的修行,如果都按此流程而修,则路线清晰,事半功倍。比如对“贪”的对治,先要生起对治“贪”的善法欲,进而对对治的方法生起胜解,再不断思维、运用对治之法,无贪的心理生起且稳定后即生定,遇对境抉择灭贪即生慧。

无论是无我、唯识,还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修学时都要运用八步骤三种禅修,不断地进行观察修和安住修,将无我的观修、唯识的观修,以及对每一法的对待,落实到座上和座下的修行中,使它进入心相续。而且在《百法》的讲解中,导师还给我们开显了不少精妙高深的观修法门,虽言简意赅,但只要我们用心修学,就能方便契入。《百法》对我们的修学非常重要,而且也很实用,尤其是对我们大乘解脱道的修行至关重要。想到佛陀在法性中依然照顾着我们,这样一思维,只要依教奉行,稍一用功,就足以令我们身心轻安欢喜。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中国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尊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在无量菩萨中专主智慧、功德和财富。因尊上智慧、功德、财富如虚空一样广阔无边,并能一切世间持戒如法相求的诸..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很多人念佛,他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他一生当中从来没有创造过一个往生的佛号,他平常的佛号都是绕着世俗的因缘在转。那么你平常从来没有创造一个往生的佛号,你怎么能往..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