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发愿


导师说,修学是根本!修学上去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一切力量和法喜都应该来自法。没有法的支撑,如何能够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境界?2017年不断呈现的各种境况,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无有决定和随业流转,即使理性思惟了,可是身体反应还会不由自主,不是说想明白就可以不烦恼了,烦恼的力量实在太强大。所以导师说修行是一人与万人敌。这期间,唯一可以随喜一下的是,在境况中,我尽力去做了计划中的导读和培训等义工行,不让自己的烦恼扩散。不知道为什么,近期有一种福报稀薄的感觉,所以要振作起来,修福修慧。

书院修学最强调的是“八步骤三种禅修”,其中,八步骤最关键的是第三、四步,知道法义究竟在说什么,才能通过观察修去确认,确认之后完成观念的改变,心态才能改变。如果没有前三步骤,后面的五步骤免谈,因为不是在法中,而是在凡夫心中打转。导师要求我们对法义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和透彻。很惭愧,这三个点,我总是做不到,每一个点,都没有办法做好,还不是一个很好的法器。

还是要回到最基础的上面去,做好自修。经过几年的调整,我发现读诵原文对我来说,可以比较快速地掌握法义,所以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去读诵原文,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另外一方面,在传灯义工行中,身相端庄,音质动听悦耳,可以摄受更多的人,所以发愿随缘去种相好之因、音妙之因。听说读诵大乘经典可以得妙音,所以更加欢喜地去读诵《道次第》原文。

本周学习内容比较多,原文读下来花了十四分钟。实际上要录好音,最起码先要读一到两遍,读完以后录,录完以后再回听,回听以后再录。周一晚上自修就做了读诵原文这件事。

我一直认为我是喜欢,是愿意去发菩提心的。一直以来,我认为我的菩提心是船夫式的,我们一起同登彼岸!五年的修学和义工行中,我发现要做好一个船夫不容易。这个船到底可以有多大,可以乘坐多少人,可以来来回回多少次,这与船夫的心量大小、力量大小有关系。

我不知道我的这份欢喜和愿意来自于哪里?是来自于往昔的积累,还是我愿意做一个听话的弟子?越来越觉得要听“劝”,要珍惜自己的“有暇身”,要运用“不共”的大乘教法,要珍惜,要把这个独一无二的宝当个宝,要发挥这个宝无穷无尽的力量。

本周学习内容是“于此世发心不坏之因”和“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是种两个大善因,以便获得大乐果,能够成佛,能够利益一切有情。本周内容实际上是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于今生,于当下要做哪些事,才可以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能够发起菩提心,能够不退转菩提心,能够增长广大菩提心。做的事当中包括“止”和“持”两方面,一个是要去做的,一个是要去止的。“于此世发心不坏之因”是持,做到四点,“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四个止,四个持。

一、于此世发心不坏之因

(一)忆念发心之胜利

读诵到发菩提心的种种好处时,心生欢喜,心生好乐。细数一下我所读到的利益:

1.一切佛法之种子。

2.统摄一切菩萨行及一切愿故,统摄菩萨一切道扼要之总聚。

3.成胜福田。发心无间,从种性门,即成映蔽诸大罗汉(个人理解,出身即很高贵)。虽作少福,亦能生出无量果故,为胜福田,及为一切世间所依止,犹如大地(自己成够成就福田,也能够成为他人福田)。

4.摄持无恼害福。这个要点,宗大师通过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是发菩提心之人自己能够受到保护,不受他人扰害;第二是发菩提心之人能够息灭他人疾疫,他人有效没效的明咒密咒,由发菩提心之人念诵,效果灵验;第三是发菩提心之人所住之处没有扰害,未来世损恼少,没有疾病,具足忍辱柔和,能忍他害而不害他;第四是不堕恶趣,即使堕落恶趣,所受之苦也很微小,并且借助这个缘起,厌恶生死,对于有情生起悲悯之心。

5.菩提心福报形相比喻。总之,如果发菩提心的福报有形相的话,尽虚空界无法容纳。这让我想起了皈依利益的四句偈:皈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瓢所不能量。

6.速成佛道之具。用了阿底峡尊者绕金刚座故事再次举证发菩提心是速成佛之道。菩提心是“关要、大藏、别法、最胜依者”。

“如是摄大乘诸教授之关要,一切成就之大藏,超出二乘之大乘别法,于诸佛子广大行劝勉之最胜依者,当知是菩提心也。”这个句子我想背下来,真的很激励!

7.古仙人路,应当珍惜。如患渴者,忽闻水名。以希有智,最极细微观察诸道,知唯此为成佛最胜之方便,佛及菩萨所见故也。

又见宗大师苦口婆心,极力劝导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不是很难发?我想可能是的:一是难遇此法。在此也许不会觉得难遇,但是在此外能否如此轻易地遇到呢?不好说。我相信如果要遇到此法,累世一定是积累了很多福德资粮的。二是难信此法。菩提心不仅仅是上士道的内容,更是三士道的统摄,需要共下士道、共中士道的基础。三是畏难不敢发,尤其是中期阶段,无量众生度也度不完,而且刚强难调,作恶多端,需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四是舍弃之后后果很严重,因为担心自己会有意无意舍弃,无法多生累劫去承担,舍弃后果严重,所以干脆不发。

(二)不舍愿心而令增长

主要阐述如何于每天中修习菩提心,令其增长广大,有简易版和规范版二种。

此中阐述了舍弃菩提心的后果,后果很严重,则较别解脱戒之他胜,其罪尤重。

导师在光盘里讲道:但不发菩提心也是死路一条。反正进也困难,退又没路。往前走你觉得很困难,往后走悬崖峭壁,就是这样子。所以还是往前走,有可能走出条路来,往后退一定是死路一条。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处境。

导师在其他地方还说到,不发菩提心,就没有出路。与其被动地发菩提心,还不如主动地去发菩提心。

(三)时刻不舍有情

做任何事都要想着是为利益一切有情而做,心中要装着有情,而不是自己。

(四)积集福智资粮

菩提心极其尊贵,需要一定的心灵土壤,需要扫清菩提心生发的障碍。就像一块田地,需要去除杂苗后才能种上庄稼。七支供、七因果、自他相换是引发菩提心的基础。

二、于他世不离菩提心之因

这里主要讲了止四黑法,持四白法,存在对应关系,在阐述时没有用一一对应顺序进行。止和持中一个是境,所缘对象,一个是行为。

四黑法:

1.于和尚、阿阇黎、尊长、福田而作欺诳。

2.于他无悔处生悔。

3.诽谤大乘安住之有情,

4.随行谄诳,无正直心。

四白法:

1.对于一切有情不说妄语(只有对一切有情不说妄语,才能做到对和尚、阿阇黎、尊长、福田也不说欺诳之话)。

2.劝一切有情追求无上菩提(这个我想首先是要自己相信才能去劝导,如果自己都不信,那是无法生起劝导之意的。另外要有意地培养传灯点灯意识,即自己从大乘佛法,从菩提心中受益了,愿意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3.将一切众生视为佛陀恭敬。

4.对一切众生没有欺诳之心。

四黑法是需要止的,需要防护的;四白法是需要行持的,止住了黑法即是白法,如一手两面。

四黑四白法中,我个人感觉一般情况下,很容易犯或者是做不到的是第二点“于他无悔处生悔”和“劝一切有情追求无上菩提”,为什么呢?因为还是佛法的半桶子水,无量法门核心要素掌握得不够通达,因为我执和法执。好在《道次第》殊胜中的第四点“自能灭除极大恶行”,如果能够好好地学习好《道次第》,全面掌握其中的框架结构、次第、要素,并且能够运用起来,这个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