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圣严法师祈愿·发愿·还愿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有时,誓、愿两字也会连在一起用,称为“誓愿”,像是在中国隋朝时,天台宗的慧思禅师曾写过一篇《发誓愿文》,也有人称《立誓愿文》,内容就是在说明他要如何修行,如何使自己的身心清净,并且发愿尽形寿推广佛法

发愿都是发好愿,但“发誓”不一定都是发好的誓言,譬如有的人发誓说,某某人那么坏,这一生如果不把他杀了,我誓不为人;或是,如果这一生杀不了他,那我下一生即使做鬼,也不放过他。还有人发誓要自杀,抱着必死的决心,即使被救起来,还是会再自杀。这些发的都是毒誓、恶誓。另外,有的人为了要完成理想,也不管这个目标多么困难,或根本没有达成的希望,就发誓说,我不成功便成仁,如果做不到,那我也不用活了。虽然他的目的是好的,但他发誓的内容却过于偏激,这也是一种恶誓。

因此,恶誓、毒誓就和发愿不同了,不论是发愿还是许愿,所想的一定都是好愿,所以,誓和愿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不过,许愿对一般人来说,不外是希望发财、升官、考试及格,或者是希望完成某一个私人的心愿。这些虽然也是愿,但都是小愿,是自私自利的愿。

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就像地藏菩萨的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还有药师佛的十二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这些都是为众生、为他人、为无尽期的未来,所许下的一个大愿。

凡是大乘的佛教徒,因为希望能学习佛菩萨精神,所以都会发“四弘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弘誓愿是学佛基本的愿,是以度众生为目的,因为要度众生就要先断自己的烦恼,所以想要度众生、断烦恼,就要修学佛法;度众生是慈悲,断烦恼是智慧,慈悲和智慧究竟完成的时候,就是成佛。成佛的愿是广大的,与个人为了成就自己而许下的愿,完全不同。

誓与愿有相通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发誓有好的,也有不好的,而发愿一定是好的。我们一般人发的誓多是毒誓、恶誓,发的愿则多是自私的小愿。如果仅仅是发小愿、自私自利的愿,你得到的利益不仅是暂时的,而且是非常微小的。我希望诸位能够发菩萨的愿、发成佛的愿、发度众生的誓、发利益他人的誓,为了成就他人,一定要先成长自己,最后获得最多利益的一定是你自己。

为什么要发愿?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间,都是为了完成两大任务:一是为了偿债与收帐而受苦受乐;二是为了还愿与发愿而尽心尽力。

我们在过去的无量世中,造作了很多恶业及少许善业,所以今生受报,虽然有乐有苦,通常是苦多乐少。我们在过去的无量世中,许过不少的善愿,所以今生有许多机会让我们还愿。然而不论如何艰难困扰,还愿是慈悲和智慧的实践,也是自动自发、乐在其中的修行。

还愿与受报都要面临苦难,但还愿时的受苦受难,是慈悲喜舍的菩萨心行,不同于受报时的有苦有难,是愁怨恐惧的烦恼障碍。

受报是被动的、等待的,所以有许多期待与忧惧。而愁怨恐惧是来自于人不断贪求的习性,总觉得一定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就烦恼不已;可是一旦得到时,却又恐惧失去,或者再度落入追求的轮回中。而发愿是一种把握当下、不计得失的奉献付出,是一种直下承担,所以你的心不会总是在衡量自我利益中犹疑挣扎、上下起伏,而是甘愿的、平稳的欢喜承担。

因此,发愿不但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可以说是生命的方向。很多人以为生命的方向是要朝向赚钱、当大官或多读几个博士才有价值,其实让自己的身心能够安定健康,让社会大众能够平安幸福,才是人生的大方向。

我们在受报及还愿的今生中,如果能少造恶业、多发悲愿,便是福智双行、自利利人,如此既能提升自我的人品,也能净化人间的社会。这便是我们为什么要发愿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环境,如果以物质生活的条件而言,比起二十世纪的前期,已经富足了数倍,可是我们大家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平安和幸福,甚至也找不到生命的安全感及生活的安定力。这是因为人心浮动不安,社会价值观混淆不清,大家盲目地追求财富、成功、名望、权势,甚至追求放纵的快乐,以致自己和环境发生矛盾冲突,内心也失去了平衡。许多人都主张和平,却在高喊和平口号的同时,暗地里制造冲突及战争。因此,我们处在这充满矛盾的时代,更应该要透过发愿来安定自己与世界。

以我个人来说,因少小失学,深知教育的重要,所以曾说:“今天不办教育,佛教就没有明天。”因此,我兴办了像佛研所这样的佛教高等教育单位。而现在我更要说:“不办以心灵环保为重点的教育,不用等到明天,世间的大灾难已在接连着出现了!”所以,我继而发愿兴办法鼓大学。然而兴办一所大学所需的资源很多,难免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但因为我有愿心,所以能够一一跨越,并寻求因缘来助成。

因此,希望大家不但自己要发愿,也要劝勉他人发愿,不论是一人满一愿,还是多人满一愿,愿愿都是为给自己一个难得的机会,愿愿都是为后代子孙留下一个大好的希望,愿愿都是为我们的未来播种无量的福田,愿愿都是圆满救人救世的无尽大愿。

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要发清净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蠢的愿、不切实际的愿,佛教徒当然也不例外,但佛教徒更应该要发愿以佛法来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以我个人来说,我十五、六岁时,就知道佛法相当好,可惜知道的人很少、误解的人太多。其实佛法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因为很多人都将它解释成一种玄理或者迷信,反而失去了佛法原有的价值。如果将佛教误解为迷信,沦为一般的民间信仰,就抹灭了佛法与世法不共的智慧;若成为玄理,沦为高谈阔论,那又完全脱离实际生活,对我们的心理、生理健康毫无帮助。

因此,我发了一个愿:我能够懂多少佛法,就告诉他人多少;用我的口、用我的笔,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方式,将佛法的好告诉大家。我并不奢望我说出来或写出来以后,所有的人都觉得很有道理、都能认同,因为愿意接受我的人有多少,是我没有办法控制的事。

我不会想,要把全中国的人都变成佛教徒,把全世界几分之几的人变成佛教徒;或是几年以后,我要完成多少大愿、收多少高徒。如果那样想,是狂想、是做梦,因为这些因缘都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

所以,一个人愿意听也好,两、三个人,五、六个人愿意听,我也欢喜;人多也好,人少也好;一切看因缘,也就是随缘。但随缘并不是被动地等待因缘,反而是主动地促成因缘,只是不去担心和烦恼因缘可以促成多少。

对在家居士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亲戚朋友,还有一起工作的同伴,其实我们不需要影响太多人,从身边的人影响起即可。我们可以发愿:我愿所有和我一起生活的人,都可以过得很幸福愉快;我愿用尽一切方式让他们身心健康、没有烦恼;我愿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他们奉献。我想这些愿,每个人应该都可以做得到。

不要以为这个愿好像只在自己的周围绕圈圈,就觉得这些愿不大。这个愿虽然小,却是大愿的基础。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庭,是菩萨行的基础;如果能再扩大一些,以一切众生的烦恼为家,担负起“如来家业”,那就是更深广的菩萨行愿了。

所以,我们不能以实质的东西或数量来衡量愿的大小,例如别人布施一百万,那我就要发愿布施一千万。同样的,在发愿时,也不要陷入数字、数量的框框中,否则框框过大,那会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流于狂想、空想;框框过小,则又局限了各种可能性,又流于个人的小愿。

人不要被框框局限,但要有大方向,从人道天道解脱道、菩萨道到佛道,层层超越。从近而远、从小而大、从微而著,有次第、有弹性地不断进步,这才是佛教徒标准的发愿方法和心态。

做为一个佛教徒,狂想不能有,但宏愿不能没有。或许自己人微言轻,没办法登高一呼使得万山相应,但还是要有为社会奉献、希望影响整体社会的大愿心。

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许自己的人生要有大格局、大视野,还要发大愿,实践人生的价值。但是到了中年、到了老年,却发现自己一个愿望也没有达成。究竟人的一生该如何发愿才能落实,而怎样的愿才是大愿呢?

年轻人因为不知道天高地厚,对自己的能力也不清楚,既想要做这样,也想要做那样,总认为自己的未来是无限的。因此以为别人能够做的,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得到;别人不能做的,自己可以挑战出一番大事业来。所以,志向非常远大,对自我的期许也非常高。然而,对自己没有深切了解而设想的未来,其实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就像是一场遥远的梦。

所谓人要有大志、有大愿,不是说一定要完成一桩什么大事业,或者什么具体的大目标。因为要达成这些目标,还需要许多因缘配合,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执意以此为目标,无异是缘木求鱼。例如有人发愿这一生一定要做大老板,虽然自己很有才能,但如果缺乏资金、时机等因缘条件配合,事业也不一定能成功。

“愿”应当是一个人生的大方向,希望自己这一生能朝正面的路走,不要走向负面。正面是什么?就是愿这一生能以慈悲对待别人,不要自私自利;愿这一生能以智慧对待自己,不要常常起烦恼;愿这一生能踏踏实实地走,不要三心二意或是好高骛远。

在这个方向之下,对外,我们不会做出对社会、家人无益的事;对内,不会做出损坏自己健康、伤害自己心灵的事,也不会自讨苦吃、自投罗网、自我作茧。凡事想得开、看得透,把握机会,积极努力;没有机会就要制造机会,并提升自己的才能、见识、技术,尽量地学习。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遇到的每一次经验都是学习的机会,即使失败也是一样。所以,不要把失败当成是一种抬不起头来的丢脸事情。如果自己已经看准了,已经有了计划、有了认识,结果还是跌倒,那就表示自己先前并没有确实认清这条路;但如果是走路不小心,或是山上突然掉下一块石头打到你,那是意外,非人力所能控制。失败的原因很多,不要因为暂时的失败就以为此路不通,小心一点,或是稍微修正一下,还是可以达成的,而且走一步就实现一步。重点是不要往黑暗面走,不要取巧、不要让他人受损失。取巧而让别人受损失,就像拿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遭殃的一定是自己。

所谓的发大愿,不是要做大人物、做大事或赚大钱,而是要为他人多设想。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体众生,自己受一点损失没有关系;受损失的同时,其实是一种成就、一种奉献,是值得的。但也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或没有意义的冒险,这是非常愚蠢的事。

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然而却忘了“愿”是一种对生命的承诺,最重要的是要实践它。然而“说”总是比“做”容易,因此常常有人说了一大堆,却完成不了多少,这就叫做“发空愿”。

虽然说有发愿总比没发愿好,但若发了愿,却没有办法实践,还是要扪心自问,是不是自欺欺人?如果明知做不到,或根本不想做,却还要发愿,那就是欺骗。但如果是目标很远、很难做到,但自己还是想做,也愿意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那就没有关系。

例如佛教教大家发学做菩萨的愿、发成佛的愿,但成佛、做菩萨的愿非常广大,不能立竿见影,必须将累世所做的一点一滴的好事,所求的一点一滴的善法,所做的一点一滴的布施,通通汇归到成佛这条路上,所以要在此生成佛是不太可能的。虽然如此,大家还是要发成佛的愿,因为如果发了愿,就算是种了善根,就好像一颗种子,迟早会发芽,因为已经有一点引子在那里了。而且因为你曾经发了愿,也愿意有一天能够做到,你就会慢慢地实践它,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但如果你心中认为,我根本没有想要成佛,也没有想要做菩萨,成佛、做菩萨跟我一点关系也没有,连发这个愿的心都没有,那么你根本就不会产生任何力量,激励自己往成佛之路迈进,所以也永远都不会有成佛的机会了。

另外,有的人担心如果做不到所发的愿,会犯了欺骗罪或妄语罪,所以干脆不要发愿。其实这要看情况,也就是要看你发愿的目的是什么?例如你允诺他人说:“我发愿要做菩萨,我发愿要赚钱来布施大众、护持佛法,所以你先帮忙我,提供我资源,等我成功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如果你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别人的信任,以得到别人的财富,那就是犯了欺骗罪和妄语罪;相反的,如果你心中并没有欺骗的意念,但说了却没能力做到,那就没有关系。

例如你发愿想学插花,因为学会后,不仅自己可以欣赏,也可以美化环境,带给别人好心情,真是一举数得。可是到最后都没有去学,但因为没有伤害到人或是让人受到损失,所以没关系。

发愿除了不能心存欺骗外,也要避免发不切实际的愿,做不合常理、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像是发愿要把一堆沙子煮成熟饭,沙子要如何煮成饭呢?这就是不可能的事。

记得有一位居士,他每次见到我,都说等他将来有了钱,一定要供养我、护持我的弘法事业,然而一次一次都没有办法实践。我相信他的初发心绝对没有问题,但如果经过那么多次,还是没有办法实现,那就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来修正这个愿,而且愿的大小也不在实质数量的多寡,能有这个心才是可贵的。

所以,最重要的是发愿的动机,不要担心做不到,因为有愿才会有前进的力量;但若发的是不切实际的愿,或是心存欺骗,那就是不该有的行为了。

如何还愿?

现代人的物质生活虽然非常富裕,但是有很多人却觉得活得很痛苦、很无奈、很茫然,常常会疑惑:“既然活着那么痛苦,我为什么还要来到这世上?来到这世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会有这些疑惑,是因为不了解人生目的与人生意义的关系。

人生的目的是许愿和还愿,人生的意义是尽责和负责。许愿是我们过去许的愿,这辈子还要再来许愿;还愿则是过去许的愿,还未实践的、还未兑现的,我们这一生来还愿。

一般人从小就有许多梦想、许多心愿,但梦想归梦想,长大以后是否能够实现,那是另外一回事了。记得我小时候,因为家里很穷,我妈妈常常为了没有足够的钱给我们买衣服穿、买东西吃,觉得很对不起我们。当时,我就许了一个愿,我说:“妈,没有关系,我们现在穷一点,等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赚很多很多的钱,专门给妈妈用。”可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那么我要如何弥补这样一个遗憾呢?只有以奉献一切给众生来报答父母的恩惠。如果我们许的愿无法在当时实现,甚至到最后都没有办法如愿,那就帮助其他的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以此表示对父母的纪念或怀念,这就叫做还愿。还愿不是为佛装金身,或捐多少香油钱,而是要实践所许的愿,如果已经无法对那个对象还愿,那么你就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弥补自己没有实现的愿。

其实许愿、还愿并不是佛教徒的专利,只要是人,对未来都会有一种期许和希望,常常会想:“如果我可以……,我一定……,如果我能……,我愿……。”这就是一种许愿。所以,人只要希望有前途、只要认为前面有路可走,一定会有自己的志愿和期待。而如果你的愿心不仅仅是为自己,也为他人谋福,那会更好、更有价值。

既然你许了愿就应该实现,所以许愿的目的,就是要你为了还愿不断地努力;努力以后,还要不断许愿,然后在还愿、许愿之间,你的人品就会不断提升。

同样的,在一生当中,我们扮演许多不同的角色。在家里,你是个母亲,也是一个太太;在公司里,你可能既是下属,也是上司;在学校里,你可能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每一个人同时都扮演了许多角色,而每一个角色都有它的责任,所以你有许多的责任。通常人只要一想到责任,就比较能自我约束,而不会做坏事。因此,西方人有一种观念,他们认为,单身的人不如有家室的人可靠。这是因为有家室的人责任较大,责任感也就较重,当然这不能以一概全,但是身份的确能让我们想起自己该负的责任。

负责任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良好的观念。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心理不会健康,也不会活得很愉快。如果能够常常存着许愿、还愿、尽责、负责、感恩、奉献的念头,那么你的人生一定活得非常有意义,而且非常有价值。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