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净土宗教程》讲记三十一

第三,我们讲一下“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但还是很难生起出离心

尤其是处于末法的众生,当对于五欲六尘的贪恋执著越深重,就越没有般若智慧,就越难了解苦、空、无常无我,颠倒的程度就愈发深重。

凡夫众生有四种颠倒:计“无常”为“常”、计“苦”为“乐”,计“不净”为“净”,计“无我”为“我”。

虽然这个世间苦不堪言,他也会自我安慰,所以感招的这个世界叫娑婆,叫堪忍,再苦他也能够忍得下来。所以就沉迷,无量劫以来,很难发起一念的出离之心。

净土法门有一个方便,你看净土经典,首先就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固然是个介绍,但实际上在我们的心性当中,会产生什么呢?一种对比。

我们为什么很难生起出离心?没有比较,没有鉴别是原因之一。如果忽然有一个新的参照系出来了,一对比我们现在的生存状态、种种情况,我们就觉得苦了。

所以对于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要给他一个比较的参照系。

我们在娑婆世界为了住房,天天向银行还贷很辛苦,不能自主;但西方极乐世界的天人念头一动,七宝宫殿就出来了。

在这个世间,我们为了各种资生用具,天天要辛苦地上班;但西方极乐世界的天人念头一动,资生用具就出来了。

在这个世间,我们想闻点法非常不容易,说不准碰着个邪知邪见的人;而西方极乐世界的天人,天天听弥陀佛说法,而且可以分身到他方世界去听佛说法,种种殊胜

这一比较,就知道我们这个世间真是太不如意、太糟糕、太苦难、太牢狱了,这时候他的厌离心才会激发出来啊,厌离心是需要激发的。

我们凡夫众生对这个娑婆世界很贪恋,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中就讲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的情景,来折服我们。

一看那几卷经文,我们都是惊心动魄呀!五痛、五恶、五烧实在是太苦了,我们还能待在这个地方吗?

所以净土一法就是用折摄(折服和摄受)的方式,来调教众生。

折服就是要激发众生,对自己所处的“苦”、“空”、“无常”、“无我”的生存状态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起厌离心。但厌离之后,一定要摄受他。

如果只有厌离,“哎呀,这个世间不行,是很苦很苦”,但是很苦又怎么办?如果你不给他指个方向,那怎么办啊?要么精神分裂,要么自杀了。

所以一定要给他指个方向:哦,原来我们的故园是在极乐世界呀,我们的大慈悲父阿弥陀佛望眼欲穿啊,每天等待着我们哪!

就好像战国时期有一个大臣——王孙贾,他的国君被人追杀,他没有采取行动,而是回到家里。

他的母亲看到这种情形,就跟他说:“你朝出而暮归的时候,我是倚门相望啊;当你暮出不归的时候,我是倚闾(外面的巷口)相望啊!(是这样的母子情深。)

但是现在你的国王被人追杀,下落不明,你还回来干嘛啊?有何面目立于天下呀!”这位母亲很了不起。

这位大臣一听,就激发了他的忠君之心,马上号召国人攻击那个弑害国君的人。

我们看母亲想孩子,倚门、倚闾相望的这种情景,阿弥陀佛就是这个样子!倚门相望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望眼欲穿哪,倚闾相望是还亲自过来啊!

所以这个摄受就能够把我们这一念想往之心、欣慕之心,给激发出来。

我们去那个地方,就好像牢狱的囚犯奔向自由一样,所以这正好就迎合了众生趋乐避苦之心。

我们每个人都有趋乐避苦的生命本能,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哪个是乐,哪个是苦。

我们是以苦为乐,以乐为苦的,所以颠倒啊!现在这个净土法门要把颠倒的再重新颠倒过来就正了,我们一切众生的本具的佛性,那种涅槃的常、乐、我、净,才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无有众苦,但受极乐的境界

我们在这个世间,用一种能所的对待,以无明的妄心,受贪瞋痴三毒烦恼的鼓动,造作种种的恶业。这样的三界,这样的世间是苦不堪言的,是火宅,我们在这里倍受煎熬;而西方极乐世界是清凉池,能够以八功德水滋育我们的法身慧命

我们看净土经典,一定是将这鲜明的对比来展示给我们,那是惊心动魄的!唯有鲜明的对比,才能把我们在无明颠倒当中的那一念善的种子激活出来,我们将它埋得太深了,一定要有很强的穿透力,才能把这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种子显发出来。

所以我们说什么叫智慧?你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就是甚深的智慧,出离心就是我们这个世间众生的最高的道心!

如果没有出离心,那修一切善法,也都是跟生死相应哪,解脱不了的。

所以净土法门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一定要发这个愿,这个愿是建立在甚深般若智慧的基础上的!而这一点,正好就是净土法门以折服和摄受两门来让我们成就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