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没法让孩子成为“贵子”


家庭教育,是最好的教育。父母自己首先要作表率,在道德层面不能做错。古人讲:上梁不正下梁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如果父母一直在教育孩子,怎么去掠夺别人的财富,怎么去骗钱,怎么去争,怎么去斗,怎么跟同学竞争,要胜过同学多少分数,要拿前三名……那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给害了。

好像班级的前三名,是所有父母给孩子定的目标。其实,第几名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这个孩子,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他的道德良心足够,哪怕他是倒数第一的分数,将来他也是人中翘楚,社会栋梁,一定是贵人。

分数没办法让一个人变贵,只要他的道德良心好,做人懂得礼义廉耻,并严格约束自己,就能逐渐变得贵重。人们常常祝福新婚夫妇:早生贵子。什么是贵子?大家要好好想想,贵子肯定不会定义为分数考得高的孩子。

为人父母,想给孩子真正的财富,就要从小教孩子如何正确良善的为人处事,这才是他一辈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这会让孩子在将来真正有能力面对浊世,出淤泥而不染,利用暇满人身去累积无量福报,积资净障,自净其意,这是有福之人生存的唯一法则。

你要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不是现在掏钱给他报的补习班,不是去各种兴趣班学到的所谓学问和能力,学一些钢琴、画画之类的,这些只是知识技能与工具,或以后生活的乐趣。如果灵魂都丢了,他活不好也可能活不下去,就算学习再好,才艺再多,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哪怕是失恋了,或者生意做不成了,他都会选择上吊、跳楼等极端方式,离开这个他根本没能有机会去好好了解的世界。

如果一个人从小没学会去分享,那完了,自私的欲望会引发很多问题。现在的好多小孩儿,因为是独生子的原因,爷爷奶奶的财富和爱是给他的,外公外婆的财富和爱也是给他的,父母的财富和爱,他更认为是理所应当要给他的。所谓对孩子的亲情之爱,大多是建立在自私的心上,往往会造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都要有求必应的中国“小皇帝”式思维,哪怕他提出的全是不合理的要求,家人都会想方设法满足他。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教育孩子,这个社会,会像你们一样,全部让他满足吗?这个社会,将来他会有求必应吗?不会的!因为你们养育出来的,是生存能力特别弱的小孩儿。虽然在智商上,他们可能学到不少学问与技能,但在情商上,有多少父母都在培养“弱智”?不懂分享,蛮横跋扈,就不会懂得施舍,自私的我执就会害了他们,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在他们努力了得不到结果和认同的时候,这些孩子肯定会将矛头指向自己,自残是他们最后的方法。

像日本,虽然物质文明发达,但因为很多人没有信仰,在沟通交流上也有封闭的一面,不懂分享,不懂敞开心扉,所以会成为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真能“以死谢罪”吗?死是死了,罪还在那儿,不会说死了就一了百了,还有因果等着。

为人父母要多考虑,孩子到底快乐吗?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从小被他父王娇生惯养。因为从小没了妈妈,是姨妈把他养大的,所有人都惯着他,宠着他,但是当时的悉达多王子,一点儿都快乐不起来。他下定决心去追寻探求究竟的快乐之源,不仅为自己,更为无量众生,所以,王子成了佛陀

红尘中的凡夫俗子,如果连信仰都没有,也不想搞清楚假快乐、真痛苦的现实,一味麻痹自己,那将来真是只有死路一条,面对未知的死亡时,恐惧无比却无能为力改变和做什么,只能随着业力无助流转。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有其他的选择?除非他跟随具德上师系统闻思修佛法因缘福报具足,能够获得脱离轮回苦海的机会。

教育孩子“博闻强识”,是针对一切善法才有意义的,如果不对孩子学习的内容有所约束与教育,现在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负面内容盛行,而被恶念恶行影响,就都是堕落之因。能够让孩子们有机会闻思修正法,这对他们的生生世世都有巨大的妙益,孩子们哪怕学会一点佛法,应用到自己的人生中,都会受益匪浅,让人生更加精彩!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