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活佛:如何面对孤独


我35岁时第一次来到汉地学汉语,吃了不少的苦。因为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所以刚开始很不适应。后来我能听懂汉语,就开始跟汉地的朋友聊天。汉地的朋友们对藏族风俗习惯很好奇,在他们的眼里,藏人是诚实、单纯、朴素的一个民族。他们都说藏族和汉族是一家人,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感觉很舒服,很开心。

后来他们知道了我是个藏族的僧人,就问我:“你一个人不寂寞、不孤独吗?”寂寞和孤独这种说法我是头一次听到,我真的不了解是什么意思。后来有人把它们的含义告诉了我,字面上算是大概听懂了,但是我更加奇怪了:为什么他们会寂寞和孤独呢?他们都有这种感受,而我怎么却没有,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

有一天,我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外面在下雨。突然间,我的心里空荡荡的,总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世间的一切都是梦幻,而且想起一个可怕的问题:我孤身一人住在繁华的城市,城市里的人熙熙攘攘,但是没有一个我的亲人,甚至没有一个家乡人。如果现在我突然病了怎么办?谁来照顾我?如果我死了该怎么办?人生过得好快,一眨眼就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三十多年中我做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这时候我就安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那天,一种失望、寂寞和孤独的感觉油然而生。与别人所不同的是,这种感觉在我心头没有停留多久,因为我觉得终于亲自感受了寂寞与孤独的滋味。不过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不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更不喜欢看书,希望有人跟我聊天。在没有人的时间里,我就看电视、上网聊天。

后来,我心灵深处深刻地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三十多年中,我从来没有产生过寂寞与孤独的原因是什么?这时我才发现,孤独与寂寞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因缘和合产生的。我在三十多年中,都没有给自己孤独与寂寞发生的机会和时间,因为自我八岁起就皈依佛门,自皈依佛门的那天起,每天都有自己的功课。每天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哪有时间寂寞与孤独?

进入寺庙出家之后大约二十多年,大部分都是我一个人。在漫长的二十多年中,我去了很多地方拜师学文化,求法修行,一心向佛,每天忙碌地学佛修法,哪有心情寂寞与孤独?而且三十多年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这三十多年我没有寂寞与孤独,反而很开心、很安静、很快乐。

我那一段时间里寂寞与孤独的原因有两种:因和缘。佛教认为寂寞与孤独是一种妄念烦恼的分支之一。烦恼起源于我执,人人都有一个我执,我也不例外。我执如埋在地下的植物种子,虽有生机,但没有适度的空气、阳光和水分,就永远无法成长。我心中产生寂寞与孤独的因是我执,如种子;缘是周围的人告诉我寂寞与孤独的语言。如果没有他们的语言,也许我一生都不知道寂寞与孤独是什么。我这样一说,也许很多人不会接受。我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比如说,一个小孩在没有听说过鬼的故事之前,他不会怕鬼,因为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看不见、摸不到、又非人类的东西,也不知道鬼会吃人。当有一天有人告诉小孩,鬼有多么可怕,长的什么样子,吃人不吐骨头,凶残无比。从此,小孩的意识里就种下了世上有鬼的这个意识,就开始怕鬼了。

那么我们能否避免寂寞和孤独呢?我告诉你绝对可以。寂寞和孤独是因缘和合而来的,因缘和合的法可以改变,所以寂寞和孤独也可以避免和消除。我个人认为,这些人大部分都没有事情做,生活不够充实,所以才有寂寞和孤独的时间。如果你的精神有寄托,或有忙不完的事情,那么你就不会寂寞和孤独。比如一个一心向佛的人,除了工作、应酬、家务之外,还要抽出时间打坐修行,哪里还有寂寞和孤独而言呢?不仅如此,当一个人静心修行的时候,是非常安逸、非常快乐的。通过修行获得的安逸和快乐,是无法用语言可以描述的,是用任何世间的宝物无法交换的。

现在有很多人患孤独症和抑郁症,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精神没有寄托和归属,没有了安全感。当今社会正处于快节奏的状态,生活在这种状态中的人们,无论工作还是家庭都失去了稳定性。从工作来说,现在是能者多得,智者优先,优胜劣汰,稳定的铁饭碗打破了,失业下岗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家庭来说,包办婚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风俗消失了,离婚率翻倍递增,第三者插足屡见不鲜,导致很多家庭岌岌可危。夫妻一吵架就高喊离婚,孩子见到父母吵架就害怕离婚。人们生活在恐惧和孤独之中,慢慢地心理就出现了问题。

有些人为了逃避寂寞和孤独,每天忙碌地工作、上网、玩游戏、看电视或者跑到娱乐场所聚众约会,每天在半睡半醒、半醒半醉中打发时间。这种方式纯粹是寻找刺激来打发寂寞,不但逃离不了寂寞和孤独,反而会增加很多烦恼,身体失去健康。上网聊天、聚众约会、喝酒娱乐,这些只能让你得到暂时的快乐。这种快乐转瞬即逝,当一切繁华散尽,现实生活会让你更加寂寞难耐,孤独无助。

人生在世,谁都难免被寂寞与孤独所困,不在寂寞中消亡,就在寂寞中爆发。若能够学会走出寂寞,把生活调节得有滋有味,那你一定会是个幸福的人。佛法能帮助人把生命看得完全,使人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帮助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仍持守对信仰的信心。孤独寂寞的人虽然往往无法改变环境,但是借助佛力不可思议的加持和善知识孜孜不倦的教导,却能改变他的态度与心境。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感恩您的分享与支持,扫描二维码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网友点赞推荐

南怀瑾老师解读:“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何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