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的“临终往生”


修行人若是真正能求生净土,到临终转换时,弥陀佛的愿力就能成熟于我等众生的相续中,进而立即遣除一切障碍,立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这是在同一个时间、同一念中现前的,时间很短很短,我们根本觉察不到。

现在我们想:“到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在那边也许很忙,不能亲自来接我怎么办?”我们念《极乐愿文》的时候,有时候说派两位菩萨来,有时候说化现一个阿弥陀佛来,这些都有可能。接到西方极乐世界,安排到莲花里……这都是我们的想象,也是佛为了我们这些凡夫众生而讲的方便语。其实到时候一切显现都是阿弥陀佛。有的人还担心:“到时候能不能往生?到时候阿弥陀佛能不能来接我啊?”功夫真正到了,资粮真正圆满了,顿时、一念当中就OK了。自己都很难觉察到:“怎么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了呢?这怎么是阿弥陀佛老人家呢?”立即就见到了。

等到临终的时候才往生面见阿弥陀佛,也许这是时间最长、修得最差的。比如说我们密宗,尤其是大圆满,就不用等到临终。很多人都分别,“我是修净土的,我是念佛的。”其实,谁不念佛,谁不修净土啊!只要是学佛的,都是念佛的;只要是修行的,都是修净土的。只是念佛的方法和修净土的方法不同而已。

其实“临终”有很多种解释,可以理解为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当下。哪一个生命,哪一个缘法不是刹那生灭的呢?万事万物、山河大地,一切内外法都在刹那当中生灭。所以,当下也是“临终”。虽然大圆满也是念佛的,也是求生净土的,但它是把握当下的,是当下求生净土的。我们学华严、普贤行愿,这里所讲的境界,若是真正修到位了,当下就显现净土,当下就可以亲见如来!

密宗大圆满也是念佛的,也是修净土的,但它是把握当下的,这个临终是指当下的临终。我们的法本叫《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净土”主要是指临终往生,也是刚才我们所讲的一个境界或一种修行。包括显宗里讲的往生四因,即《阿弥陀经》的内容,以及密宗里讲的三想破瓦法,这都是命终离开这个世界的往生方法。“大圆满”是即身成佛的方法,也是一种往生法。

大圆满有前行引导与正行引导。前行是大圆满的前行、基础,所谓“大圆满”主要是指正行引导。正行引导有立断法和顿超法,立断法和顿超法也是临终往生。这个临终指当下。寿命无常里讲相续无常和刹那无常。人的生命结束要离开这个世界时,这是一个相续无常。每个人的生命都在刹那中生灭,在刹那中生死。这个刹那临终指当下,当下的生死,这是刹那之无常。这样的临终往生,就是活着往生。往生不是必须要死,修行大圆满法就可以活着往生,可以当下往生。

若是自己因缘具足了,真正瓜熟蒂落了,就可以活着往生,当下就可以面见阿弥陀佛。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阿弥陀佛,你把这片净土修出来了,你去见心中的、自性中的阿弥陀佛,就活着往生了,当下就可以面见阿弥陀佛了,这就是大圆满。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