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真正的平静和安宁不在心外
心,所造作的世界可大可小。
有六十位比丘,在得到佛陀禅修观想题目后,就到一山下的村落去禅修。村长的母亲玛蒂迦玛塔得知此事,就常供养比丘们所需的食物,并为他们兴建了一座雨蓬,方便他们在雨季时可以继续禅修。
有一天,她就请求这些比丘指导她禅修观想,比丘们就教她观想色身三十二相,并从中去理解无常、苦、无我。玛蒂迦玛塔宿世的善根深厚,且非常努力的禅修观想,因而比这些比丘更早证得三果,具有超凡的神通力量。
玛蒂迦玛塔透过她的神通力,得知这些比丘虽未证果,但有证得阿罗汉果的潜力。却由于虚弱的身体,无法使心发挥最佳的功能。所以比丘们需要足够的食物来滋养色身,健康的身体是保持精神专注的重要因素,如此才有心力能专心修道。因此她就发愿准备营养的食物,让为比丘们可以安心办道。比丘们也在此善缘中,正念精进具足,皆证得阿罗汉果。
雨安居圆满后,比丘们就回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佛陀报告他们修行的成果。并特别提到玛蒂迦玛塔,也由于她能明白他们的心意和需要,才使他们的道业能够快速成就。
有一位比丘听到他们述说玛蒂迦玛塔的作为之后,也想到那儿禅修。于是在得到佛陀的禅修观想题目后,他也到该村落去,接受玛蒂迦玛塔的护持。每当他想要某些东西时,玛蒂迦玛塔总会亲自送过来供养他。
有一次,在用完食物后,他忍不住问玛蒂迦玛塔是否真正能洞悉别人的心念?玛蒂迦玛塔没回答他的问题,让此比丘反而心生畏惧。担心自己有不纯净的心念,真被她洞悉,一定会遭到鄙视。有了这种想法,比丘有种莫名的害怕,就不愿意继续在村落中禅修,而决定回祇树给孤独园。
佛陀在听完此比丘所言后,就告诫他:只要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调伏内心。于是说此偈言“此心随欲转,轻躁难捉摸,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并要他再回去该村落,不要胡思乱想,只要专心禅修观想就好。这比丘就再度回到该村落去,玛蒂迦玛塔也一如以往一样供养他食物,使他能心无挂虑的禅修观想。于是在短短的时日后,此比丘也涤清心念而证得阿罗汉果。
世间人的烦恼基本归属于不能降伏自心,无法安住在当下。我们习惯和放纵于心念的散乱不可控,乱如一匹野马般的妄心,随意奔波驰骋在广袤、杂乱、随业风吹动的情绪草原上。我们喜好心外求法,一切快乐和痛苦的答案,都想从心外所缘境、事、物、人等找到答案。
殊不知一切唯心造,念的动,心的转化对同一事物,瞬间会有好与坏,丑与美的转变。心,所造作的世界可大可小。倘若闭眼,用心观望海阔天空可行。同样的方法,用心观望一粒沙一根毫毛也可行。
心,实际上没有错。它本质上是清净的,原本也是平静的。若我们无法觉知心是平静的,那是因为它被情绪所操控。我们一直向心外看,心外求,就不会清楚和认知,当下起心动念所带给我们的欺骗性。回归自省,让心平稳,也在当下这一念。
佛陀的伟大教言告知我们:觉知苦,觉知苦的因,觉知苦的止息,以及觉知灭苦之道的四圣谛,其方法在于: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的殊胜八正道教法。当我们对这些有正确的了解时,便会有正道的方向指引。这些可以带领我们止息痛苦的妙法,也需要与戒、定、慧相应。
学佛修行的道路上,对于心的培养和锻炼很重要。反省与忏悔是对心的熟知,止观的目的在于伏心与定心。真正的平静和安宁不在心外。《楞严经》中说:真所爱乐。固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降伏尘劳。
对于这颗桀骜不驯狂心的练习,开始于涤洗心念,常修安住于当下的一事一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