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买买买说起
提到环保,我就想到年前那场大雾霾——学校被迫停课,空气净化器被抢购一空。我宅在家里几天没法出去,窗户紧闭,没办法打开通风换气,自己因为空气不佳一直不停地咳嗽。那几天心情一直很低落,看着因雾霾变得像“仙境”一般的室外,痛心不已,就像被迫坐进了监狱,动弹不得。那几日,天天都期盼着干净的空气快出现,天天都渴望着能大口大口地呼吸一把新鲜空气。那时的文章几乎都把矛头指向工厂和GDP。很少有人想到,事实上的污染源,不只是几家企业、几个伐木者,而是当今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
现在人们富有了,一股新的意识形态也随之弥漫开来控制着我们,那就是盲目的物欲。人们不差钱了,觉得什么贵就买什么,也不在乎要买的东西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更觉得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吃吃玩玩乐乐,怎么享受怎么舒服怎么来,别人有的自己都要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金钱和物质带给了人们高贵感、优越感、重要感。
我们能看到这几年美食餐馆层出不穷,《舌尖上的中国》把人们推向“我是吃货我光荣”的热潮。时尚则敲打着女性的感官神经,层出不穷的化妆品、名牌包、珠宝和奢侈品,成为了女人们的青睐之物。在时尚的催化下,女人们对衣服、包和化妆品怎么都不嫌多,不停地买买买。而电商唯品会、淘宝等更是把人们的物欲催化到了极致。男性则是对豪车跑车青睐有加,汽车数量的增加以及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已经被人们忽视。很少有人记得几十年前人们还吃不饱饭的样子。惜福,已经被许多人遗忘在脑后。
今天,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还不及对买房的关注度的十分之一。而与此同时,幸福感也比较低。国外精明的商人们把工厂设在中国,污染着中国的河流土地。人们看见一个又一个新的LV在工业园区诞生,却看不到它的背后,有毒的水融入附近的河流,并腐蚀着土壤。伐木做高档家具,捕杀野生动物走私象牙,都只为了卖一个好价钱。森林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破坏,一提起来人人都知道,但基本没人觉得是自己造成的,都是别人的问题。
导师说,幸福是众缘和合的。从个人来说,比如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幸福的家庭,这些都是建立在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基础上的。生存环境都污浊不堪,又何谈幸福呢?人类依自然而生。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却有着清澈的河流、绿色的植被,那时我觉得幸福感挺高的。大自然就像一个母亲,怀抱着我们众生,给予我们空气、水、阳光等生存条件。可是我们不珍惜它,还总觉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总觉得我们拥有的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那么当大自然寒心的时候,它被破坏到无法再给予我们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一个问题。还买什么呢,手中有无数房产有用吗?奢侈品在那个时候还能体现出价值么?
观念决定行为,改变观念,才能改变行为习惯。如果再想买东西,是不是会想想,自己买的这个东西,是不是由有用的资源变成的?那么买下它之后,它是继续成为有用的资源还是无用的资源呢?如果无用,那干嘛还要买它呢?
那么我能具体做些什么来支持环保呢?
一、不浪费粮食。在寺院的饮食习惯帮我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碗里一粒米都不剩下,要吃净,光盘。
二、不浪费衣服。不买多,能搭配就行。
三、少点外卖。外卖的盒子留下来洗干净再利用。
四、节约用水用电。
五、少用塑料袋,随身备着袋子。
六、不盲目放生。
七、日常生活用品节约使用,日常垃圾制造得要少一些。
八、利用朋友圈的平台多发一些关于环保的文章或是图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到环保。
人心的改变,或许需要一个过程。愿一小部分人的觉醒,能扩散成一大群人或所有人的觉醒。如果人人都不再有那么多的物欲,保持内心的知足,不为别人丰富的物质条件所心动和羡慕;如果我们能看淡一些物质带给自己的短暂快乐,纠正有钱就能买到一切的错误观念;如果多一些人愿意断舍离崇尚“极简”生活,是不是我们的地球就可以减少一些资源消耗与破坏?是不是就可以给子孙留多一些所剩无几的自然资源?真希望大家都能尽快地觉醒和认知到这些。
通过学习这一期法义,发现导师真是睿智,几个段落就把问题剥丝抽茧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解除了我们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和想法,让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