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导师


一、广大愿

这一期法义,介绍了济群导师出家修学及弘法的经历。很惭愧,我没有深刻的认识,只能说是谈一点感受。首先,感受到了导师的悲智无尽,行愿广大,那副对联“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导师的愿心、愿力,以及不断的实践、努力求索,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的真实写照,导师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导师也说了,一个人在学佛过程中,依止善知识是很重要的。我们能够在冥冥中得到导师的慈悲摄受,有机会依止善知识,这是很难得的因缘。因为,有的师兄在分享时说到,不是我们在寻找导师,而是导师在寻找我们,像慈母热切渴盼孩子回家。导师也说过,他似乎生来就是为了出家的,这句话除了说明他出生于佛化家庭的特殊因缘外,还可说明,导师可能早就立下宏愿,要尽未来际地利益众生救度众生。

二、不忘初心

除了愿力,我还读到一个关键词“初心”。一个学佛的人,无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要保持初心很重要。现在经济社会,商业化程度如此高,谁都很难保证不被环境影响,所以今天学佛显得尤其难,要保持“初心”也尤其难。“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要坚守信心道念不动摇,很难。包括寺院也受到商业化冲击,网络上也不断爆出一些丑闻,比如职业化的假和尚什么的,给了不了解佛教的人攻击佛教的口实,对佛教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过年的时候,我丈夫还故意翻出微信图片给我看,不少名寺古刹,一到节假日,游客众多,香火鼎盛,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些“鄙夷”。我对他说,佛法是好的,但具体做事的是人,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因为个别人个别事就否定全体。就像教师或医生群体,也会有那么一小撮品德败坏的人,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当今这个社会,寺院要保持清净,又要适当发展,这中间的确有无奈,但无论如何,如果放弃佛教之本,一味追逐利益,那就是违背佛法教义,也违背自己学佛求解脱的初衷。所以,这个“本”,一定不能丢。这个“本”,也可以说就是“初心”吧。

而济群导师则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保持清明,不忘初心。他为何能保持初心,并且不断长养这一发心,真正做到“发心求正觉,忘己济群生”呢?读了他的《我的出家生活》,或许能找到答案。

三、抱朴守拙

可能出于职业习惯,我首先非常喜爱他的文字。这篇自传性质的文章简淡平实,一如导师为人,那么从容淡静,温和质朴。他在支提寺和雪峰寺,过的是那种农禅并重的生活,单纯而简朴。寺院里的老和尚们也许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很讲修行,心灵纯净,心无旁骛,无论什么境遇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心道念。早年在这种原始而朴素的传统丛林遗风熏染下,童真入道的济群导师培养了完善的僧格,并且十分热爱自然,抱朴守拙,本真自然。这种生命状态,既符合佛法教理,也适合导师性情,就像普茶的禅意那样“清清明明,不取不舍,无爱无嗔”。加上后来长期的理论熏修,在各种诱惑面前,导师始终都能不忘本心,信心道念坚固。

最喜欢读《我的出家生活》。很向往那样的生活,简单,回归原始自然的本真状态。现代社会,人都活得太累了,我们给生活附加了太多东西。其实生活本来是可以很简单的。劈柴、锄地、种菜、诵经、坐禅……我对一段文字印象深刻,叙述了涌泉寺僧人出坡的情形:“全寺上下倾巢而出,如蚂蚁搬家式的,或背或挑或扛,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汽车满满的货物就搬光了。”这也是一种修行啊。现在有那么多高科技产品,现代化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可也让我们背离了“自然人”的本性,活得越来越工业化,越来越不接地气了。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好好地走一段路,心无杂念地,单纯地抬头看天,坐看云起?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