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用的圣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介绍给诸位大众。

在讲说本经之前,我先对本经做一个概述。

我想用十次讲话的时间,讲完此经,本经名八大人觉,每一觉悟,作为我一次讲话的课题,正宗分有八大人觉,就要讲八次。本经的经题、译者、序分,我在概述里讲,作为第一讲,经文最后的流通分是总结,也作为一讲,前后加起来共十讲,听以我就将此次演讲的题目定为《佛说八大人觉经十讲》。

佛说本经的因缘

一件事情,总有它的因缘,佛陀为什么要讲说本经?自然也有一段因缘。

佛陀住在祇园精舍的时候,有一天在法会中,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请问佛陀道:

‘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我们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而接近社会做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槃,恳求佛陀指导开示!’

佛陀慈祥的微笑著,很欢喜的回答道:

‘阿那律!你所说的是实在的话,你所问的是学大人(菩萨)的问题,我为你说八大人觉,可于昼夜,至心诵念,……’

这就是佛陀讲说本经的因缘。

经文的组织

一切经典开始都有‘如是我闻’等的六成就,唯有本经没有,因为本经不是佛陀一会所说,乃是片断的缘故,所以经前序分没有‘如是我闻’,经后流通分没有‘信受奉行’。

本经经文的组织,虽然和其他的经不一样,但本经仍是有首有尾,条目分明,学者极易把握经文的本意。

内容与价值

在佛教里,很多大德都认为本经是最适合在家信众受持的经典,常听人喊‘人生佛教’、‘在家佛教’的口号,究竟如何建立人生佛教?如何才是在家佛教?一定要提出圣言量来作为依据,在我想,本经就是建立人生佛教、修学在家佛教的一本最好的宝典!

佛教,虽然是分在家的与出家的,但在家的信徒在比例上是占多数;佛教,又分入世的与出世的,但其精神仍然是著重入世;佛教,又再分现实人生的与来世受生的,但重点也仍是在现实人生。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太虚大师也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佛教里,人生佛教与在家佛教,是有著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这本入世应用的人生宝典《佛说八大人觉经》,虽然经文只有短短的数百字,但其价值是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可以明白指出:

本经的内容,像航海的指南针,指示人生的前程!

本经的内容,像午夜的钟声,惊醒人生的迷梦!

本经是认识迷途回归觉路的圣经!

本经是在家弟子改善生活的圣经!

经题的解释

佛说八大人觉经

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本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要了脱生死,救度众生,于十九岁时,毅然舍弃人间不实的王子虚荣,出家学道;三十一岁时,终于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觉,说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岁时,于娑罗双树下进入涅槃。一切佛经经题均有‘佛说’二字,即一切佛经均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所说,此经当然也不例外。

在讲说此经经题的时候,我们先要对‘大人’这个名词有所了解,因为这里所讲的大人,不是‘大人’、‘小人’的大人,也不是指做大官的,或是经营大买卖的才叫做大人。本经不是告诉人升官发财的方法,本经所讲的大人,是指办了生脱死及广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亦即‘菩萨’之意。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翻译成我国的文字,是‘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的意思。我们一说到菩萨,有人就会想起供在寺院大雄宝殿中央的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不错,观世音、地藏都是菩萨,但这里所讲的菩萨大人,指的是进入佛门已经发心学道的菩萨。

你们或许要问:人,怎么可以称做菩萨?其实,菩萨不是画像,不是光供在三宝殿里给人供养礼拜的,菩萨是象征著活泼泼的人生,有无限的热情,有无量的悲愿,能够自利利他的才是真正的活菩萨。

世间上只要多一个人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多一个菩萨。菩萨分很多的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阶位菩萨。观世音、地藏、文殊、普贤固然是菩萨,是十地以上的妙觉菩萨。但若是发心办了生死、度众生大事业的人,也可称做菩萨,不过,这只能称做初发心的菩萨,或是才有信的菩萨。

此经有‘八’条修行成佛的方法,是办了生死、度众生的‘大’事业的‘人’所应该‘觉’悟的‘经’典,所以叫做《八大人觉经》。

说起菩萨的觉悟,这就要讲到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要使众生觉悟之教。佛陀为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无非要令众生入佛知见,无非要开导众生觉悟之路。觉是迷的反面,众生流浪生死,轮回六道,迷失了自己本来面目,所以曰迷;现在若能知道轮回是苦,生死可畏,觉悟到要照此经八条大人修学的法门去实践,此谓之觉。

把佛陀说的这八条欲令众生觉悟的道理集合起来,名曰‘经’。经就是径的意思,径就是路的意思,照著佛陀指示的路径去走,就能达到了脱生死、自在安乐的境界。凡是道理之所以能被称做经:在上要契合历万劫而不磨灭的真理,在下要契合千万变化的众生根机。本经是佛讲说的,而且也是发心的众生所能修学的,所以经名为《佛说八大人觉经》。

译人的考证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佛所说的一切经典,本是印度的梵文,把梵文译为汉文,一定要有译者,翻译本经的译者,就是后汉沙门安世高法师。

后汉是朝代名,就是我国光武中兴的后汉;安息国即是现在的波斯;沙门通指学道的人,华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之谓。后汉是指安世高出生的时间,安息国是指安世高出生的地方,沙门是指安世高的身分,安世高就是翻译本经的译者。

法师安世高,亦名安清,本为安息国的王子,继位以后,终日劳烦的政治生活,使他极不自由,同时更感到富贵荣华的不实,于是让王位给他的叔叔,他就披著袈裟,出家学道。法师生有语言天才,通晓三十余国的语言,尤其精通汉文,博览群经,而且能听懂鸟兽的语言,一生神异的事迹很多。在汉桓帝的时候,他从安息国来到洛阳,翻译的经典共有一百余部,今日所流传的大概只有三十多部。法师所译的经论,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辞而不华,质而不野,在我国初期翻译经论的历史上,安世高法师被誉为诸师之冠,可见他在翻译史上的地位。

序文的宣讲

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东晋时的道安法师把每部佛经都分作三分,就是所谓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如头,正宗分如身,流通分如脚。道安法师这样分判,大家都称赞说:‘弥天高判,今古同遵。’可见这分判的高明。

本经,不是一会所讲的,但本经也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仍和其他经典一样完整。

上面的四句经文,就可把他看作序分,做为本经的开场缘起。

做为佛陀的弟子,早晚应该有固定的修持功课。在佛教里,各个寺院中大都以《楞严咒》、《弥陀经》作为早晚必修的功课。其实照本经的序分来看,要推行人生佛教,要改变身心的气质,以《八大人觉经》作为早晚称念的课诵,那是非常确实妥当的。

本经虽然可以作为在家信徒早晚受持的经典,但出家弟子更是要受持。为佛弟子,不分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贱,不管出家在家,只要发心信佛皈依三宝,依佛教而行,皆名为佛陀的弟子。

佛陀的弟子,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没有虚伪,没有杂乱,不分春夏秋冬,不问白昼夜晚,把这八项菩萨所应觉悟的事理绵延相续,时时系念,或是高声诵读,或是默念于心,这就是最好的修持。

佛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等七众弟子,这七众弟子都应该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经》,但研究本经的内容,在家的佛弟子──优婆塞、优婆夷来受持更为适合!

我们现在把《八大人觉经》的八觉,列表如下,以后我们就按照列表来讲解,希望大家至心受持:

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这是《八大人觉经》说明修学菩萨道、办了生脱死事业的人,应有的第一觉悟。

在这一段经文里,也可以说,就是总指佛教的‘世间观’。

经文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的是‘无常观’,‘四大苦空’说的是‘苦空观’,‘五阴无我’说的是‘无我观’,‘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说的是‘不净观’,我先来讲说‘世间的无常观’。

世间,就是时间和空间之谓。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叫做‘世’;指出东、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间叫做‘间’。

所谓世间,就是宇宙的意思。古往今来的时间是‘宇’,上下四方的空间是‘宙’。我人生存在这无限的时间、无边的空间之中,实有对世间认识的必要。

世间,不光是指森罗万象的大地,在佛教里,宇宙和人生,统名之为世间;众生所依靠的宇宙国土,叫做‘器世间’;众生由惑造业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因为我们不知道世间是无常的,而引发对世间错误的认识,把世间的一切执为实有,贪恋、执著,但谁又能战胜无常呢?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智度论》也说:‘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所作满三界,无常风所坏。’世间上的富贵荣华,固然像是三更大梦,就是我们每天盥洗珍惜的身体,究竟又能活上多少年?世间、身体、心理都在活动,都在变化,都在不停的迁流,‘桑田沧海、沧海桑田’,这世间上的一切,哪一样有永恒性?哪一样有实在性?

‘无常’就是世间的真实,一切都好像空中的浮云,水上的泡影,镜里的空花,水中的明月。世间既是无常的,国土是危脆的当然不用再说。国土不安曰‘危’,不实曰‘脆’,别项不说,就拿台湾及日本的地震来说,每一次大地震,财产的损失,生命的死亡,都难以数计,像这样的国土不就是危脆的吗?

我们把世间的无常观解说清楚了,现在再解说四大的苦空观。

我们常听到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也会说一句‘四大皆空’的话,不过这四大,不是一般人所误解的‘酒色财气’叫四大,不是说一个人不贪酒色财气,就叫做四大皆空了。其实,四大苦空,是佛教对世界本质上的说明。

所谓‘四大’,就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大至世界、人生,小至一花一草,莫不由四大种的元素结合而成的。这四大元素就是地、水、火、风。地是以坚硬为性,水是以潮湿为性,火是以温暖为性,风是以流动为性。宇宙间的森罗万象,哪一项不是仰赖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结合而成的?拿人来说,人体的毛发爪牙、皮骨筋肉是坚硬性的地大;唾涕脓血、痰泪便溺是潮湿性的水大;体温暖气是温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动性的风大。人所以能生存,就是因为四大和合,若是四大不调,那就要病了,甚至四大分散,那就是死亡了。人是如此,花草也是如此,比方说,一朵花的成长,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要有适宜的‘水’分,要有温暖如‘火’的阳光,要有流动的空气和徐‘风’,若是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成长开放了。

以四大元素和合的我人身体,为什么要说是苦空的呢?哲学家老聃说:‘吾之大患,为吾有身。’我人的身体,实在就是众苦积聚而成,在我们的心里上有贪嗔痴烦恼的痛苦,在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痛苦,在家庭里有愁衣愁食及恩爱别离的痛苦,在社会上有是非斗争、怨憎相会的痛苦,在世间上有风灾、水灾、震灾、兵灾等等的痛苦。苦,紧紧跟随著我们;苦,紧紧的控制著我们,我们就是在苦中讨生活。

有些人常听到佛教说苦呀苦呀的话,以为学佛就是学吃苦的,或者学佛就非要受苦不可。其实这是错误的说法,佛教是快乐幸福之教,我们是为了离苦得乐才信奉佛教。

信奉佛教的人,应该先要认识苦,知道苦,才懂得要追求快乐。如果在苦中不以为苦,或是在苦中还以为是乐,这样的人,怎么肯修学佛法呢?

知苦,就是入道之门。

过去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中,住著一对年老的夫妇,他俩辛苦经营生意,攒了不少积蓄,只是膝下犹虚,一个儿女也没有。东边拜,西边求,都未能如愿。年老的夫妇求子心切,想要知道无子的原因,但乡村之中,没有有道行的人可问。一天,有一个出家未久的人游方经过此地,老夫妇一见大喜,请他回去供养,饱餐以后,请他说法,求其开示无子的原因,这位出家未久尚不懂得说法的人,心中很焦急,他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好。

老夫妇诚心诚意,跪在他的面前,俯伏于地,头也不抬。这位初出家的人心急如焚,因为自己是一个出家人,也不好说他不会说法,不懂这些道理,这时他忽然觉得做一个出家人真是很难,不觉就脱口说道:

‘真难呀!’

跪在地上的老夫妇一听,这话说中了他们的心坎,他们觉得这句开示,真是至理名言,他俩为了求一个儿子,怎么也求不到,‘真难呀!’这句话让他俩很有同感,赶紧又叩头如捣蒜的不住礼拜起来。

这位初出家的人一看这对老夫妇如此虔诚,真没有办法可想,他如坐针毡,满身大汗直流,当他难受到极点的时候,不觉又脱口说道:

‘苦呀!’

这句话在老夫妇听来,好像暮鼓晨钟,他俩觉得一点不错,自己这么大的年纪,连一个儿女都没有,苦呀!人生真苦呀!

老夫妇听了深受感动,跪在地上痛哭流涕起来,初出家的人一看,急得没有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还是溜之大吉吧!这老夫妇哭了好久,再静聆开示,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出家师父已走了,他们觉得这一定是活佛现世,来指点他们迷津,使他们知道人生是苦,从此他俩成为佛法虔诚的奉行者,认真修道,他们终于解脱人生的枷锁了。

知道苦,才知道求解脱;苦,也是学道的增上缘!

把四大说为苦空观,这是因为四大所合成的有情生命,以及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幻而不实,在一切虚假之中,还要受著八苦交煎,所以说‘四大苦空’。

‘五阴无我’的这句经文,是佛教的‘无我观’。

五阴是什么?五阴就是‘我’的代名词。五阴即指色、受、想、行、识。我人是由物质和精神聚集的和合体;所谓物质,在佛法里叫做‘色’;所谓精神,在佛法里是指受、想、行、识而言。

色,是变碍的意思。因为有形的物体,都是变化无常而有所障碍的,物和物之间遇到有和合性的便相吸,有抵逆性的便相拒,相吸便成,相拒便坏。

受,是领纳的意思。知道苦,叫苦受;知道乐,叫乐受;不苦不乐的时候,叫不苦不乐受。

想,是取像的意思。攀缘外境,回忆往事,幻想将来,都是想。

行,是造作的意思。由取像而有造作的行动,有时作善,有时作恶,这都是行的力量。

识,是了别的意思。如眼能了别认识青黄白黑,耳能了别认识好恶音声,鼻能了别认识香臭之味,舌能了别认识酸甜苦辣,身能了别认识冷暖软硬。

我人业报所集的色身,在时间之流中生生死死,就是这五阴之我。阴是遮盖的意思,色受想行识的五阴遮盖了我们本来面目的真如佛性,众生沉沦苦海就是执著这五阴之我为实有。

五阴无我,就是《心经》里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五蕴指的就是五阴,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知道五阴无我的意思。

现在五阴所集合的我人身心,明明是真实不过的,我们色心所合的身体,行动自如,要东就东,要西就西,所受的苦乐也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要说五阴无我呢?

原来,五阴之我,不过是假因缘暂时的和合,不能常住,没有自体,所以说‘无我’。

一说到‘无我’,大家总是很害怕,‘无我’之声,像是一个空空的原子弹,要把有情所执的‘我’炸得粉身碎骨,无影无踪,大家对这种大乘无我之理,怎不恐怖呢?

其实,我们若不能照空虚妄的五阴之我,真心之我又怎么能显现呢?把虚妄的去除了,真实的就会显现出来。乌云消了,朗朗的晴空才会出现。

就是学道多年的人,如不能了知五阴无我,仍然无法获得解脱,仍然会被世间的一切虚假所囚。

宋朝时,有一位金山的佛印禅师正在讲经,听众把道场挤得满满的,这时官封大学士的苏东坡居士也光临听经,禅师对他打著禅风机语说道:

‘此间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也是一个学佛参禅多年的人,听了以后回道:

‘何不暂借禅师的四大之身为座?’

‘学士!你既要老僧四大之身为座,老僧有个问题,你若回答得出,即将身子给你坐,你若回答不出,请将玉带解下来留在此间永镇山门?’

‘好的!好的!请你问吧?’

‘佛法讲四大本空,五阴无我,请问学士以什么为座?’

满腹经论的大学士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问得哑口无言,只得留下身上的玉带。直到今日,金山江天寺所收藏的苏东坡玉带,成了稀世价值连城的古物!

本经说‘五阴无我’,最好的解释还是本经的经文,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因为‘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前面我们曾讲过,我人身体是由因缘和合而‘生’的,因缘离散也就‘灭’了;有情的身心,在迁流不息的‘变’化著,在昔此今彼的迁‘异’著。这五蕴和合的我,是‘虚’而不实的,是‘伪’而不真的,不能自由,不能自在,‘无’有‘主’宰。

讲过了世间的无常观、四大的苦空观、五阴的无我观,最后应该讲到‘心是恶源,形为罪薮’的不净观。

良心!良心!虽然大家高叫著人要有良心,但没有良心的人仍然很多。那些身犯的奸淫,手犯的窃盗,口犯的恶言,主宰著身、手、口去犯罪的,就是心!

那些手拿著硫酸,把自己曾经爱过的人浇毁得面目全非;亲身用刀把他曾深夜谈心的朋友分尸灭迹,这些惨绝人寰的罪恶,不就是导源于心吗?

一个人因为有自私的心,所以光明的本性被私心蒙蔽了,私心的气焰高了,什么义理人情可以不讲,什么损人利己的事情都可以做出。在这个世间上,小如家庭的人我是非,大至社会国家的战争,莫不由于私心的蛊惑!

现在的社会,倡导科学的发明,鼓励艺术的进步,目的不外是增进人类的快乐幸福,但这仍然只是治标,因为科学、艺术并不能完全制止人类的犯罪,所以在科学、艺术之后,若能发扬佛教,用治本的方法,把每个人的良知发掘出来,去除造罪的私心之源,使心不攀缘外境,这才能使世界获得安宁和平,使人类获得真正福祉!

世间的人,平常最爱的是美好的身体,最关心的是众多的财富,但到人生最后的时候,身体、财富却无法带走;人在生之日最不关心的是‘心’,但到告别世间时,紧紧跟随我们而去的却是‘心’!

为身体享受忙碌的人多,为自心净化修持的人少,难怪世间的缺陷是如此之多!身体、财富不是我们的,心才是我们的主人翁!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恶源’,但心也是善源,所谓善恶,只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罢了。

因为心易造恶,所以招感这有为的身形。假若易恶为善,虽有身体,当下就清净解脱了。

能照上面说的道理观想、反省、察看,那就能逐渐脱离生死的苦海!所以第一觉悟的经文结尾说:‘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上面所讲的是《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综合这一段经文是说,要学菩萨了生脱死、广度众生的人,第一应该觉悟的是,人生和宇宙都是不能常住的,这个世间到处都是不安不实,因缘和合的四大五蕴的我,实在说来是苦的、空的、无我的、生灭的、变异的、虚伪的、没有主宰的。执著的妄心,是罪恶的源流;幻现的色身,是罪业集聚的处所。能懂得这以上的道理,常常思维观察,就可以渐渐的远离生死众苦的轮回。

把上面的第一觉悟,用表说明如下:

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中的第一觉悟是说佛教的世界观;从第二觉悟一直到第七觉悟是说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讲到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讲到空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的世界;讲到有情,有佛、菩萨、天、人等的十法界众生。佛教所包含的道理虽很广泛,但佛教所讲的还是以人生问题为主。

说起人生问题,就会联想到人生所必须的衣食、育乐、婚姻等等的问题上去,其实,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人生最大的问题还是生死问题。

今日大家所标榜的都是在谋求人类的幸福,但科学的发达,艺术的昌明,文学的优美,政治的进步,并不能完全解除人类的痛苦,因为科学、艺术、文学、政治只能改善人类的生活,但不能解脱人生的生死。

众生在三界六道里轮回,生生死死,受著无穷的苦迫,这都是由贪欲引起的。学术进步,物质文明,并不能叫人少欲知足,欲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

苏东坡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一切学术改进人的生活,但也助长人的欲望,所以科学也好,艺术也好,文学、政治也好,对人类是功罪参半,它增进人类的幸福,也带给人类苦恼。

欲壑难填的世间,大家争求著声色货利的欲乐,对于欲乐中隐藏的痛苦,并不畏惧,这都是由于众生迷失本性,在生死轮回中,以苦为乐,积习难返,终日为欲所囚,而不知道向佛法中寻求解脱。

经典里有这么一段故事:在印度恒河的岸边,有一队背著鱼笼从市场赶回家的妇女,在路上遇到一阵豪雨,这时,天渐渐的暗下来,但离家还有五、六里的路途,正当她们无法可想的时候,恰好有一个花店的主人留她们在家过夜。屋内全是花,充满了芬芳的香味,她们辛苦了一天,非常疲倦,但躺下来后,却怎样也睡不著,芬芳的花香使她们反而感到不习惯,直到晨鸡报晓的时候,她们都还不能入睡。其中有一个聪明的女人,去把鱼笼拿来放在床头,腥味盖覆花香,这样,她们才安然的睡了一会儿。

被欲所囚的世间,污秽腥臭,大家久处其中,反而以为快乐,就如喜闻腥味的那群妇女一般。

当然,欲,不一定完全是坏的,经里说欲有杂染欲和善法欲之分。内心不净,贪著外境的名利声色是欲,有著为人服务的理想从事社会福利的工作,也是欲。所以,每一个人应增长善法欲,而减少杂染欲。

可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是杂染欲,而不是善法欲,难怪佛陀在说法的时候,常常诃欲了。

大家所希望满足的欲望,不是眷属增多的欲,就是资用丰富的欲;不是升官发财的欲,就是长生不老的欲。其实这些欲就真能带给人快乐吗?父子、母女、师生、僚属、夫妻、兄弟、亲友、僮仆等的眷属欲是满足了,但是,亲爱的眷属有时反而成为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兄弟阋墙,父子反目,夫妇离婚,僮仆害主,恩爱的眷属反目后连路人都不如,聪明的人,何必一定要满足眷属欲呢?

除了眷属欲,人的资用欲也很强烈,衣食住行要求其丰富,土地金钱是越多越好,每个人都希望资用方面的物质能够增加,其实,有时反为资用的物质拖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的生命、人格,往往为资用欲而葬送。财色当前,朋友义气可以不管,良心道德可以不问,人不成其为人,就给资用欲拖累了。

除了眷属欲、资用欲以外,还有自体欲,每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总希望面容要美丽,力气要强健,寿命要久长,可是世相是无常的,青春不常在,美貌能几何?就是古人说的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赫赫的功业之下,也不知受了多少辛苦哩!

综观多欲的人,苦恼越多。贪财,得到财不一定快乐,人为财忙的很多;贪名,得到名不一定快乐,人为名累的很多;贪色,得到色不一定快乐,人为色亡的很多;可见‘多欲为苦’的这句经文,实如警世的晨钟!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的境界就是无欲的境界,人能无欲,品格自然高尚,苦恼自然减少。你看那些功名场中的人物,你看那些坐贾行商的众生,为了求名求利,不惜曲躬谄媚,说些花言巧语,大家做著欲望的奴隶,还以为快乐,这是多么的悲哀!

当然,佛教并不是绝对要人禁欲的,佛教是要人遵行中道的态度,对于眷属、资用、身体等的欲望固然不可纵,但也无法完全脱离,所以,应该以智化情、以行善法欲而离烦恼欲。

翻开印度的历史,就知道当佛陀住世的时候,印度社会有一部分在家人是纵欲的乐行人,‘今朝有酒今朝醉’尽量使生活奢靡享受;另一部分是修习外道的苦行人,是绝对禁欲的。苦行者不但断绝男女欲,他们对于衣食住行都是用最刻苦的方法磨炼自己。对于吃的东西,只用水中的绿苔,或是草根树皮花果之类聊以充饥,他们不穿衣服,终日裸著身体,有的坐在荆棘之上或是悬岩之边;有的卧在水边或是火旁。这些无益的苦行,徒然苦了自己,并不能因苦行而解脱。舍离了乐行欲,又为苦行欲所囚,这终不是解脱的方法。所以佛陀成道后,发出他真理的宣言,要修道者远离苦行(禁欲)与乐行(纵欲)的二边,而遵行中道的修行方式。

以慈悲代替贪欲,以智慧融化情感,不让心中生起杂染欲,自然就不会‘多欲为苦’了。

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又说:‘知足的人,虽卧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虽处天堂,亦如地狱。’我们可以从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冢间修行,从孔子的门人颜回居陋巷,得到证明。从这些道理来看,苦就是由于多欲而来,多欲就是苦的根源。

经文说:‘生死疲劳,从贪欲起。’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死了又生,生了又死,这样的疲劳辛苦,不就从贪欲而来的吗?

就拿现实的生活来说,终日营求贪取,做著生活的牛马,不时患得患失,惶惶不安,这也都是从贪欲而来。

贪欲,实在是可怕得很!世间上丧身害命的,往往都是由于贪欲的缘故。你看那飞蛾投火,鱼儿上钩,不就是贪欲所促使的吗?你看那些因窃盗罪、奸淫罪而被囚禁在监狱的犯人,不都是贪欲所陷害的吗?

过去,有张、王二人相约出游,他们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元宝,二人大喜,商量结果,公平均分。路上,姓张对姓王的说道:

‘这一块金元宝,让我们二人遇到,是当地城隍老爷有眼,给我们发财的机会,我们应该买些酒菜到城隍老爷的面前拜拜,感激他的恩惠。’

‘这样很好,你去买菜,我在城隍庙前等你。’姓王的也很欢喜这么做。

但此刻二人心中各怀了鬼胎。

姓张的心中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

姓王的心中也想:‘这块金元宝,两个人分,一人只有一半,这一半能用多久?’

贪欲心里起,恶向胆边生。

姓张的想在酒菜里放些毒药,害死姓王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姓王的见到城隍庙中无人,准备了一把斧头,想害死姓张的,他好一个人独得那一块金元宝!

张、王二人自以为想得妙计,对方决不会知道这一点。

当姓张的酒菜买来,正在向城隍爷求拜的时候,想不到姓王的一斧头从脑后砍来!

姓张的死后,姓王的欢喜非凡,正想拿著金元宝逃之夭夭的时候,忽然觉得饥肠辘辘,他想何不将供在城隍爷前的酒肉拿下来充饥。他一人自斟自酌,忽觉天旋地转,药性发作,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张、王二人因为贪欲过大,皆想独得金元宝,因此萌发害人之意,没想到却害了自己!这是因果现报,也说明了一切罪恶都是从贪欲生起的。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横财不发命穷人’,本来财富并不是靠贪欲而能得到的,发财要有发财的福,没有福,硬是想满足贪欲,求富求贵,其结果都是很悲惨的!

发财的福,是从积德布施而来,并不是从贪欲而来!

多欲既然为苦,生死、疲劳既然是从贪欲而起,那如何来对治呢?经里告诉我们‘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我们在前面讲过,欲不一定完全是罪恶的,为社会办福利的善法欲,不但不会有人反对,还会获得很多人的赞扬,不过,名利财色的欲过分奢求,社会舆论也不会同情的。虽然名誉、财利、男女、欲食等欲,经里并不要你完全断绝,事实上也无法完全断绝,但经里要我们‘少欲无为’,多欲的人烦恼必多,少欲的人烦恼必少。少欲者心无谄曲,少欲者心不妄求,心无所欲则刚直,心无所欲则坦白,少欲无为的人,就不会为根尘牵累,身心自然就会获得自在。

艳丽的色相,窈窕的歌舞,美味的饮食,崇高的名闻,给人的诱惑力极强,每每使人荡情失志。欲海里飘流的人生,身心怎么能得到自在安乐呢!根本的对策,是远离烦恼欲海,不要在欲海里冒险,提高警觉,不受它的诱惑,以定动慧拔的态度,奉行佛教的戒学。虽于饮食,但不为贪图口味而杀生;虽然聚财,但不贪图枉法以窃盗的手段取财;虽行夫妇之事,但不邪淫闹出多角的恶情纠纷;虽然说话,但不说妄言绮语;如果对世间能有这少欲无为的态度,身心固然自在,人间也就没有纷争了。

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本经第二觉悟说的是多欲为生死的根本,在这第三觉悟里是说知足为守道的根本。要离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远不能有所成就。

一般人对于这尘劳的世间,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金钱有了一百想一千,有了一千想一万,名位做到县长想当省长,当了省长又想做部长。

有一首不知足的歌,形容一个人‘心无厌足’是非常贴切的。歌云:

终日忙忙只为饥,才得饱来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得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骡马成群轿已备,田地不广用支虚;买得良田千万顷,又无官职被人欺;七品五品皆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君王做一时;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总总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不知足的人,就如生活在永无满足的欲望里。

很多人就是在功名富贵永无满足的欲望里,苦苦恼恼地度过了宝贵的人生。

世间的祸患,人生的罪恶,都是由于心无厌足而来,人虽然明明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但活一天,总要对这个世间贪求一天。

传说中的佛子吕洞宾,由仙道皈依佛教,一天想要试试人间的众生根机如何,是否可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头儿的样子降临凡间,在路上,正好遇到一个小孩子,他就上前问道:

‘小朋友!你希望得到什么吗?只要你把希望说出来,我都可以满足你。’

这个小孩心想,世间最贵重的就是黄金,有了黄金什么事都可以做,因此他就回答道:

‘我希望有一块黄金。’

吕洞宾当即用手向身旁的石头一指,一块大石头忽然变成黄金,吕洞宾就说道:

‘小朋友你把这块黄金拿去,作为我们的见面礼吧!’

这个小孩子被吕洞宾点石成金的情形愣住了,但他思索了一会儿,就说道:

‘我不要这块黄金了。’

‘为什么不要呢?’吕洞宾也被弄得莫名其妙。

‘我要你的手指!’小孩子说。

‘你要我的手指有什么用呢?’

‘刚才你说要满足我的希望,这块黄金承蒙你给我,但一块黄金有用完的时候,若是你把手指给我,当我要钱用的时候,就可以点石成金了。’

这个小孩子贪得无厌,不识好人心,让吕洞宾著实失望,他也自叹众生难度了。

众生的‘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这是不容否认的,贪欲越多,增罪越多。可是大家都没有想到,‘大厦千间,夜眠几尺?积资巨万,日食几何?’在那些万贯家财的后面,不知隐藏著多少的罪恶!名誉高位之中,不知潜伏著多少陷阱!

增长罪恶的非法多求,约而言之,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窃取他物,如小偷、强盗、土匪,专以掠夺他人的财物为主。

第二是抵赖债务,如借他人的财物,到期不肯归还,倒账、抵赖、损人利己。

第三是吞没寄存,如有人因事他去,将东西存放,待到领取时,否认其事。

第四是欺罔共财,如两人合伙经商,于共得的利润他要独占,赚了一万,他只肯说五千。

第五是因便侵占,如私取公物,或是偷工减料,假公济私等等均是。

第六是借势苟得,如贪污舞弊,欺骗敲诈,以显赫的势力使受损的人不敢伸张。

第七是经营非法,如开设酒家、舞厅,或是屠宰为业,或是贩卖杀生用具(如钓鱼具)。

人心没有厌足,非法的贪求就不会停止。本来,穿衣服只为了遮体取暖而已,但有钱人的衣衫,力求绫罗缎帛;吃饭只为了充饥而已,但有钱人的三餐,非要山珍海味;住处只要能避风雨就好,但有钱的人非要雕梁画栋;在享受方面,大自然的山水花草不够,还要跳舞打牌。以有限的物质,要想满足心无厌足的欲望,这怎么能够?因此就不得不作非法的多求了。像上面说的非法多求,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实是增长弥天的罪恶。

在欲望的生活里打转,因为心无厌足,所以不得不作非法的多求,但如在修道的菩萨来讲,他们就会‘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了。

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功臣,晋朝的道安法师,有一天,一位护法居士郤超派人送了一千斛白米给他作为寺中的斋粮,但寺中没有这么大的米仓,好不容易,道安法师腾出三间楼房,才把这一千斛白米装进去。

于是,道安法师回覆了郤超居士一封信,信里说:

‘承蒙你送给我们一千斛白米,但却增添了我们很多收藏的麻烦!’

一般人总是嫌东西少,而道安法师却嫌东西多,这是圣者的胸襟,这是菩萨对世间的态度!

觉悟的修道者,对于世间物欲的看法是,多求的结果是穷,喜舍的结果才是富,东西多了,心为形役,生活反而得不到安宁。

一个人因为不知足,使心耽著外境,因此,财富当前,生命就在财富手里;美色当前,生命就在美色手里;多求的人,自己是什么也保不住的。历代以来的富豪在哪里?多求者的结果究竟能得到什么?若是能够知足,生命才能安定,生活中才有乐趣可言。

过去有一个骑著骡子外出的人行走在旅途上时,见到前面一个骑马的人,心里非常羡慕,贪欲之心油然而生,但当他回头一看,有一个人正汗如雨下的推著车,他仔细一想,不觉心平气和了。他说:

‘别人骑马我骑骡,看看眼前我不如;回头一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我们若是把富于我者、贵于我者拿来做为比较的物件,自然会心怀不平,生起不知足的意念;若是能把贫于我者、贱于我者拿来和我们对比,则自然会心平气和,如此就不会造业。‘知足常乐’,这是修道者最好的座右铭。

觉悟的人就不会非法多求,因为觉悟的人永远是知足的。觉悟的菩萨,并不是不要钱,而是觉悟的菩萨善于用钱。钱财保存得再多,并不属于自己,把钱财用于有用之处,才是属于自己的。所以觉悟的人处理财富的方法:十分之二用于救济为善,布施供养;十分之二用于自己生活日用所需;十分之二储蓄,留作老病旅行必要之用;另余十分之四留作经营,将本求利。

在佛法里说财富为五家共有:一贪官污吏可以假借权势,敲你竹杠;二水火无情,可使你的财富毁于一旦;三土匪盗贼,可强迫你献其所有;四战争年头,刀兵烽烟,使你反为财累;五财产再多,不肖的子孙,吃喝嫖赌,可以倾家荡产。这样,我们的财富不是和贪官污吏、水火、盗贼、刀兵、不肖子孙等五家所共有的吗?能够觉悟知足的人就会知道,财富、宝藏不一定属于自己,享受不一定属于自己,把财富施诸悲敬,用于应用之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战国时代的颜斶,齐宣王要拜他做老师,并且对他说:

‘只要颜先生收我为弟子,每天和我生活在一起,饭食有牛羊猪肉,出外可以坐车,并赏给你妻妾子女美丽的衣服。’

颜斶轻轻的回答道:

‘谢谢您的好意,我是不愿当王者之师的,我愿意吃饭时慢慢的咀嚼,等于吃肉一样;走路时慢慢的前行,等于坐车一样;安分守己,不去犯罪,当作尊贵;清净自守,凡事以理去做,当做快乐。’

像颜斶能知足,才不会受世间的侮辱。

修学菩萨道的人,能安于贫穷,清净守道,把求智慧、求解脱当做事业。

像惠能大师做舂米的工人数月如一日,像百丈禅师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弘一律师一件棉袄能穿数十年,虚云和尚在真如寺以水当饭而不向恶势力屈服,像这种安贫守道的精神,才是真正懂得人生,把握人生!

修学佛法的菩萨,并不一定非要过穷苦的生活才算清高,在佛教里,大富长者多的是。若是心里的贪欲不除,只是外表装做苦行的样子,也是不足取法的。

在佛教里,也不是教我们有钱不要,正当的财富,用于正当之处,是越多越好。如果是不正当的钱财,虽一分一毫也不可取。

过去,有一次佛陀和阿难行走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一堆不知是谁遗失了的金银,佛陀就指著金银对阿难说道:

‘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阿难回答。

佛陀和阿难走过了以后,在田里工作的父子二人,就很奇怪的来看看是什么毒蛇,哪知不是毒蛇,是一堆金银,父子二人很欢喜,暗笑佛陀和阿难见财不要的无知,于是他们就把金银运回家中,总以为自己发财了。

不久,国王知道国库里的金银遭人窃取,就下令搜查,于是在这父子家中搜出一堆金银,这是无法抵赖的罪证,因此父子俩人被判成死罪关入牢中。

父子二人想想真是冤枉,到这时他们才想起佛陀和阿难的话一点也不错,父亲就对儿子说道:

‘阿难!你看到了吗?毒蛇!’

‘佛陀!我看到了毒蛇!’儿子回答。

狱官一听,觉得这父子两一问一答很是奇怪,再详细审问,知道他们被冤枉了。

收藏金银害了他们,记起佛陀和阿难安贫守道的问答,又救了他们。由此可见,非分之财不可取,安贫守道才是人生真正安稳的生活!

金银是毒蛇,但人生又不能没有钱,所以金银也是学道的资粮,只是看你如何处理了。

把金钱用于造福大众的事业上,把金钱用在修学的慧命上,则金银不是毒蛇而是净财了。

第五讲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在世间上,无论做什么事,必须要有大雄、大力、大无畏的精神不可,我人在社会上兴办的事业,在佛法里修学的道业,所遭遇到的障碍、魔难一定很多,如果犹豫不前,或稍一懈怠,就会一事无成。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我们要讲精进为降魔的根本。

‘懈怠’,就是对于断恶修善之事不尽力,懈是根身的疲倦,怠是心识的放纵。懈怠是人生的病患,对治懈怠的药方就是精进。

所谓精进的主旨,就是要我人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长,未生的恶念令不生,已生的恶念令速断。这个世间是佛与魔的世间,精进的可以成佛,懈怠的堕为魔界。

过去的先圣先贤,在道业上所以有成就,哪一个不是经过大死一番的精进?我们就拿本经的当机众阿那律尊者来说吧!

阿那律尊者有一次在佛陀的讲经法会中,竟然打起瞌睡来。佛陀对于懈怠不精进的弟子,很不欢喜,就喊醒阿那律,诃斥他说:

‘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

阿那律尊者听了佛陀的诃斥以后,心里很惭愧,发愿从今以后不再睡眠,每天不是经行就是诵经

一天两天不睡眠是不要紧,但天天不睡眠,人的精神当然会支援不住,眼睛也会吃不消,经过一段时间,阿那律还是精进不懈的不休息,他的眼睛终于瞎了。

佛陀非常怜愍他,教瞎了眼的阿那律修习金刚照明三昧,不久,阿那律即证得天眼通

阿那律为了佛陀的一句话就那么精进,能这样大死一番,就不会为情欲、懈怠所惑,就不会为众邪魔鬼所娆。学佛者,听经闻法,了知诸法实相,这是得文殊菩萨的大智,但要从所得般若智再行精进,才可契合普贤菩萨的万行。

人贪慕轻安,讲究享受,对于修道就不能发勇猛精进之心。佛陀往昔在因中修行时,舍身饲虎,割肉喂鹰,这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精进牺牲之心,岂是那些批评佛教是消极的人所能想像体会得到的!

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若没有精进的精神,何能做到?地藏王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不是大仁大智的精进精神吗?

在世俗里,若有人劝你打牌赌钱,你如不打,他就会说你消极;劝你吃喝跳舞,你如不应邀,他就说你懈怠。修学菩萨道的圣者,为了度众生、了生死,其积极精进的精神,实在不是一个非佛教徒所能知道的!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路经八百里流沙,途中失水,几乎死在沙漠之中,但他宁愿向西天一步死,也不愿往东土一步生,若非宗教的热情,为教的精进,何能至此?慧可大师参拜达摩祖师,立雪断臂,不退初心,若非有精进求法之心,何能至此?在佛教中,六度是以精进为主,无论布施、持戒、忍辱、禅定、智慧,若无精进,也无法完成波罗蜜。

经里说,精进有十种利益:一不为他力折伏,二获得诸佛摄受,三人天等众敬仰,四听闻正法不忘,五未知者能求知,六增长无碍辩才,七得进住于禅定,八少病少恼少患,九饮食容易消化,十如优昙花开放。

精进如钻木取火,不可中途停顿,菩提心好发,恒常的精进心确难维持,无论做什么,若无恒心、精进、毅力,中途停止,一定不会收到实益。常听到人说:‘五分钟热度’,没有恒常的精进,以五分钟的热度来做事,怎么能够成功?要使精进持久,要有孔明先生‘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精神,要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否则,只求速成的心,或是希求近利的心,一不达目的就后退,一遇挫折就灰心。那些做事有头无尾、有始无终的人,就是没有百折不挠的精进精神。

在经里有一段寓言说,有一只鹦鹉,见到一座山林失火焚烧,火势非常猛烈,它见了非常不忍,即刻飞到河边用口衔水前来救火,像这样‘杯水车薪’都不如的救火方法,当然无济于事,但这只鹦鹉仍然精进不息的为救火而忙。

这时,天上的火神知道了,就对鹦鹉道:

‘鹦鹉!火势这么大,你以口衔的这一点点水,怎么能救火呢?这不是徒劳无功吗?’

鹦鹉回答道:‘救火是大家应尽的责任,明知我的力量很小,但我不能不尽心尽力而为!’鹦鹉的话很平凡,但鹦鹉的壮志是不平凡的,这种见难不退的精进勇猛,竟感动了天神为它熄灭山林的火灾。

在《四十二章经》里就有六章说学道的人应如何精进,精进共分三种:一披甲精进,二摄善法精进,三利乐有情精进。所谓披甲精进,在《四十二章经》里说,修道者好像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阵,意如怯弱,就会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如精进勇锐,不畏前境,就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破灭众魔而得道果。这披甲精进,就是说修行必须要有战斗的精神。

披甲精进是除恶,但精进中还要完成善法,是名摄善法精进。这是说无论出家在家,修习善法不宜过急,也不宜过缓,一切要以适可为主。因为急则由反动而退,缓则由怠惰而退。好像弹琴,弦松就会不鸣,弦紧又会声断。所以为善修行不要太缓,也不要太急,缓急都会出毛病,佛法的第一义是在中道!

利乐有情精进,这是说学佛的人要大发慈悲,普渡众生,但三界众生无量无数,若不精进,何能实践度生之志?怀著无限的悲心,具有广大的志愿,才能精进不退。

我人在修道的过程中,常常容易犯根身疲倦,心识放纵的毛病,这是我们还没有了知时间和生命的宝贵。我们在时间中生活,想到今天完了还有明天,今年不做还有明年,少年不修还有老年,就这样在悠悠时光中蹉跎岁月,结果在懈怠依赖的习性下堕落了。

若是知道生命的宝贵,时间岁月的不再来,把无常记在心头,就会一刻不停留,一刻不犹豫,真心向道了。

过去,佛陀问诸弟子道:

‘人命在几间?’‘在数日间!’弟子甲回答。‘子未知道!’佛陀不以为然,再问道:人命在几间?’‘在饭食间!’弟子乙回答。

‘子未知道!’佛陀仍不以为然,又再问道:‘人命在几间?’‘在呼吸间!’弟子丙回答。

人命在呼吸间,佛陀听了非常欢喜,就称赞道:‘善哉!子知道矣!’

人能觉悟到生命在呼吸间,对于修道,对于行善,还敢懈怠吗?对于修道,对于行善,还不赶快精进去完成吗?

精进是纯而不杂曰精,前而不退曰进,精进的目的是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天长地久有时尽,烦恼绵绵无尽期’,与生俱来的无明烦恼,盘据在我们心中,使我们不能超脱轮回,了脱生死。学佛,最大之事就是破烦恼恶。烦恼,是烦心恼身之谓。烦恼,比怨贼、强盗、土匪还要厉害,‘擒山中之贼易,捉心中之贼难’。人生的不安,人生的痛苦,都是由烦恼而来的。

佛法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以不净观对治贪欲,以慈悲对治嗔恚,以智慧对治愚痴,以无我对治憍慢,以正信对治疑惑,以正见对治恶见。把很多烦恼归纳起来,就是贪、嗔、痴、慢、疑、恶见的六种根本烦恼,除了这六种根本烦恼以外,还有二十种随烦恼。

根本烦恼,如同树根一样,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二十种随烦恼中,又分小随烦恼十种,中随烦恼两种,大随烦恼八种。十种小随烦恼,就是忿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谄曲、傲慢、迫害、嫉妒、自私。中随烦恼两种,就是无惭、无愧。大随烦恼八种,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我人所以不能认识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因无明烦恼遮蔽了我们光明的心体;我们生活在危险恐惧中,就是因为有烦恼的扰乱。统领这一切烦恼的主帅就是我执,众生因为执我,一切烦恼就会随之而起。‘要学佛法先无我’,能修证到无我的境界,那就是无烦恼的境界。

‘我执’,是烦恼生死的根本;‘无我’,那是多么困难!我执不除,烦恼恶就不能破。破烦恼恶的方法:先从精进修学戒定慧三无漏学开始,再加称念弥陀佛圣号,‘烦恼’自会逐渐破除,我人本来的面目自会显现。

烦恼破了,还要降魔。魔者,能坏人善事,断众生慧命的曰魔。那些障碍、扰乱、破坏、诱惑,能夺命的都叫做魔。魔,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内心有贪嗔烦恼的魔,没有降魔的精神,就不能修道。

魔,遍覆在世间一切处,最坏的魔还是隐藏在我们的心里,寺院里的韦驮菩萨,手拿金刚降魔杵,面对内而立,可见降伏内魔比降伏外魔重要。

佛教日益衰微,而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人太少,穿佛衣吃佛饭,假借信佛之名,做贩卖如来勾当的魔子魔孙太多。做真正佛陀的儿女,今日须有向魔挑战的精神!末法时代,去圣时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希望今日正信的佛子,要向韦驮菩萨看齐,手执降魔杵,降伏一切障道的魔鬼!

本经说‘降伏四魔’,四魔就是:一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之魔,二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苦之魔,三死魔指能断人生存命根之魔,四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等。

在《小止观》及《起信疏》等经论里说,摧伏四魔的方法,即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或称念三皈五戒,或诵《般若心经》。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也是经过降魔以后才成道的!

专造罪恶的烦恼破了,一切扰乱道业的魔王摧伏了,就能够出离生死轮回,脱出五阴三界的牢狱。

五阴就是指五蕴和合的有情色身;阴,盖伏为义,因色受想行识能盖伏有情的真如佛性之故;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五阴如苦聚,三界如火宅,我人的身体、世间都是无常不实,等于不可依赖的牢狱,要‘破烦恼恶,摧伏四魔’才能‘出阴界狱’!

众生不懈怠地精进修道,舍弃五阴之身,脱离三界牢狱以后,证得常住法身,逍遥自在,那就是一个光明、解脱、安稳的世界!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