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关于敦煌文化的研究,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我是第一次来到敦煌,此前虽然看过莫高窟的影像资料,但置身其中时,还是深受震撼。在西北边陲,能留下莫高窟这么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敦煌的福报,中国的福报,也是人类的福报。
敦煌文化的产生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等朝代陆续兴建,元代之后才停止开窟。在长达千年的历史中,不断有善男信女在岩壁上开窟造像,供奉礼拜,形成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被形象地誉为“世界画廊”。它的存在,主要源于信仰和文化两方面因素。
首先是信仰,这是莫高窟出现的缘起,也是其后不断开凿的动力。因为当时的人都是为了供奉、礼拜佛菩萨而开窟,是为了表达内心对佛教的虔诚,并不是为了留下什么作品。这些造像、壁画作为文化艺术的价值,是随着信仰留下的。如果说文化赋予莫高窟的是形式,是呈现,使之成为艺术宝库;那么信仰赋予它的则是内容,是核心,使之成为传承千年的精神力量。所以说,佛教才是敦煌文化的真正核心。
但光有信仰是不够的,如果开窟者没有相应的文化传承和艺术造诣,也无法留下这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瑰宝。今天来看,敦煌似乎地处偏僻。但在历史上,这里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四大文化体系在此汇流。在这个背景下,来自西域、中亚等地的工匠带来了佛教发源地的绘画风格和造像技法,来自中原的工匠带来了汉文化的传承,而在吐蕃、西夏、元等少数民族统治时期,又为敦煌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
所以说,这些石窟既体现了先人的信仰和虔诚,同时也代表着他们对佛教的理解和表达,是佛学素养和高超技艺共同成就的。如果只看到艺术表现的部分,看不到背后的信仰力量,就会浮光掠影,流于表面。
我们此行参加了戈友会组织的“玄奘之路”,体验了第一天的30公里行程。炎炎烈日,茫茫戈壁,走起来并不容易,却吸引了来自57所商学院的2500多人参与。其中有很多是企业家,他们放下忙碌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来到这里,或参赛,或体验,究竟为了什么?真正的魅力也是在于佛教文化。因为玄奘的西行是为了求法,为了追求理想,所以才有5万里跋涉的行动和坚持。如果忽略其中的精神内涵,就会把“玄奘之路”等同于一场行走戈壁的户外活动,错失真正的宝藏。
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中国梦的实现和一路一带的建设,要树立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强国。那么自信从哪里来?就要找到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找到其中与西方文化不共而又具有普世价值的部分,这才是具有吸引力的所在。就像敦煌文化,其水准和地位无可取代,我们不需要去宣传和输出,只要它在这里,全世界的人都会心生向往。
佛教与敦煌文化
作为今天的敦煌人,怎样认识并传承这种文化?是不是也像全国很多地区一样,通过文化来开发旅游?长期以来的教育,使民众将佛教等同于迷信,或停留在观光价值上。如果这样,就不能全面认识敦煌文化的内涵。而对专家学者来说,更多是看到莫高窟的艺术和学术价值。事实上,这些价值只是莫高窟在千年发展中形成的副产品。虽然也是璀璨的珍宝,但更珍贵的,是产生这一珍宝的智慧。所以,我们要立足于佛教的高度,了解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才能全面认识敦煌文化。
现在政府提倡国学,那么国学的界限在哪里?关于这个问题,通常是指儒释道三家,但也有人把佛教排除在外,认为国学特指儒家和道家。事实上,这种认识是有问题的。佛教虽然源自印度,但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已和本土文化水乳交织,密不可分。如果不包括佛教,所谓的国学是不完整且没有力量的。
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哲学,魏晋玄学深受般若思想的影响,隋唐哲学的重点就是佛教,而宋明理学则受到心性理论的影响。再如文学,一万多卷佛经本身就是丰富的文学宝库,如《维摩经》《法华经》《楞严经》等经典,文字优美且发人深省,令人百读不厌。还有谢灵运、王维、柳宗元、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学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其作品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佛教思想。
至于佛教对艺术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在莫高窟的海量壁画中,内容往往直接取材于佛经。如各种“经变图”,就是将佛经讲述的境界以绘画形式呈现出来,在对佛菩萨表示礼敬的同时,起到弘法的作用。此外,大量佛教造像和唐人写经等,既是表达信仰的方式,也是当时艺术水准的体现。所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离开佛教,很难想象,我们的文化宝库将失去多少珍藏。相关内容,我曾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
其次,佛教可以弥补中国文化的不足。儒家思想注重现世,对如何为人处世、经营家庭、管理社会有一整套伦理,却不关注对人自身的认识。而佛教的心性理论告诉我们:人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通过对心的认识和提升,断惑证真,从凡夫成为佛菩萨那样的圣者。可以说,佛教关于轮回和心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有了长度,更有了深度。
如果只关注现世,不管生前死后,人生不过是短短几十年,然后因为死亡归零,就真的没什么意义可言了。当色身化为尘土,这堆尘土和那堆尘土,究竟有什么分别呢?而佛教告诉我们,生命除了现在,还有无尽的过去和未来。立足于生命长河看待当下,才不会那么短视,才能从长远出发,对人生作出抉择。
现在很多人做企业,一心只关注怎么把企业做好,无暇旁顾。最后虽然把企业做大了,但从个人心态到家庭生活、人际关系都危机重重,也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事实上,企业和做人的成功并不是一个概念。事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不能以偏概全的。儒家在重视做事的同时,也讲究做人。但要看到,这种做人不过是解决几十年的问题。不管你今生有再多的荣耀和财富,当死亡来临,靠什么来面对并超越生死?未来生命又会走向哪里?所以说,仅仅从现实的一个片段来关注人生,是不完整的。
而佛教是立足于生命长河,关心生命的轮回与解脱。关心轮回,是要寻找生命从过去到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遵循的规律。佛陀通过修行发现,轮回是以惑业苦为基础,其本质是痛苦的。如果看不清真相,不管事业做得多大,多有成就,对生命还是充满困惑,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因为搞不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制造烦恼;进而带着烦恼看世界,制造更多的烦恼。结果烦恼复烦恼,烦恼何其多!这也是一种轮回,是当下时时都在发生的轮回。
如何改变这个生命现状?佛教告诉我们,除了被动的轮回,生命内在还有觉醒潜质。一旦开启觉性,就能超越轮回,自在无碍。佛教认为,生命有两个层面,既有迷惑烦恼的层面,也有充满智慧、光明、慈悲的层面。修行的关键,就是摆脱生命的负面心行,启动正面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生增上,实现生命的究竟价值。
我经常说,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更重要。你是什么,就体现在你的心态、人格、生命品质。当这些方面得到提升,不论在什么时空下都能过好。反之,如果只是改变现有生活环境,改变得再舒适,也不过是几十年的享受,对未来生命的发展没有任何利益。甚至可能为了争名夺利造下恶业,更是得不偿失。
总之,佛教是从轮回的眼光看生命,不仅要关心生命的现在,还要关心未来的去向。因为生命是无尽的累积,现在的行为,就决定了未来发展,环环相扣,乃至尽未来际。而心性理论则告诉我们,心才是一切的根本。改变人生,必须从心开始。当心发生改变了,人生的各方面才能随之改变。这些认识心性、改造生命的智慧,恰好弥补了中国文化的不足。
如何理解佛教造像
今天的莫高窟主要是以文化遗产闻名于世,但我们要知道,这些造像和壁画并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传达了历代开凿者的信仰和对信仰的实践,代表他们对佛教的理解,以及对佛菩萨人格的向往。正因为这些造像壁画包含着虔诚、理解和向往,所以才有强大的摄受力,经千年风霜而不减,任时代变迁而常在。
而现在的很多佛教造像和佛事用品,往往被当作商品在生产和流通。从业者只是为了经营而不是出于信仰,在制作时缺乏理解,更没有虔诚。有些像甚至造得比普通人还俗,怎么可能起到净化心灵、令人见贤思齐的效果?所以对造像者来说,必须提高对佛教的认识,加深对佛菩萨品质的理解。
我曾在《生命的美容》中讲到,应该如何理解佛菩萨的形象。佛菩萨是什么样的呢?外在的美,就是佛教所说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他们生生世世修行所招感的,也是他们的心态和生命品质所呈现的,所谓相由心生。所以我们更要关注佛菩萨的内在品质,有什么样的心,就会呈现什么外相。在此,简单谈几点我的理解。
首先,佛菩萨是清净自在、心无挂碍的。平常人心里总是粘着各种事,处处住相,不得自在。但佛菩萨的心是无限而无相的,像虚空一样,没有任何粘著。其次,佛菩萨有无限的智慧和慈悲,对一切众生都能平等相待,愿意为之拔苦与乐。凡夫和佛菩萨的差别,就在于迷与悟,在于不同的生命品质。凡夫人格是由贪嗔痴组成的,而佛菩萨已通过修行,断除贪嗔无明,圆满悲智二德。第三,佛菩萨的生命是充满喜悦的。佛经有个词叫“举身微笑”,就是每个毛孔都散发出欢喜。平常人都是因为某人某事而欢喜,但佛菩萨的欢喜不在于此,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觉性,是没有任何躁动和粘著的。所以说,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当我们有迷惑烦恼时,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不安和焦虑。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依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烦恼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对世界的认识。如果没有智慧,不论面对什么,都会成为烦恼的增上缘。而当我们拥有智慧,就能接纳一切境界。就像在佛菩萨眼中,娑婆也是净土。
如何理解佛菩萨的形象,当然不仅是这几点。也不是说,过去的工匠就能把佛菩萨的境界完全呈现出来,因为这取决于理解的深度。但我们要看到,古人对信仰的虔诚是今人难以企及的,也是特别值得效仿的。希望人们能出于信仰而不是其他目的来画佛造像,以虔诚的心,通过学习,深入理解佛教文化,并通过自身的技艺,将佛菩萨的人格传达出来,成为佛弟子学习的榜样。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尽未来际的生命带来利益,同时也能给芸芸众生带来利益。这才是画佛造像的真正意义所在,过去如此,现在和未来同样如此。
生命教育的题材
先人为我们留下丰富的石窟造像,也留下了圣贤的人格典范。这些不仅是古人的信仰寄托,今日的艺术珍宝,还是关于生命教育的题材。
我瞻礼莫高窟时就想,敦煌壁画中有大量佛经故事,如鹿王本生、舍身饲虎等,有的讲述了佛菩萨的修行,有的讲述了因果报应的规律。如果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做成动画片或图文书,既能让更多人了解敦煌文化,也能由此传达健康、正向的生命教育,是很有意义的。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动画片《九色鹿》曾风靡一时,且堪称经典,今天看也完全不会过时。面对祖先留下的这么多文化遗产,我们除了加以保护和研究,还应该揭示其中的精神内涵,用适合现代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来,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佛教不仅是信仰,也是圆满的生命觉醒的教育。佛教认为,每个众生都有觉性,都可以成为佛菩萨那样的觉者。作为佛弟子,我们要学佛所言,更要行佛所行。就像礼敬佛菩萨,并不是一味祈求加持,而是对佛菩萨的大智慧和大慈悲心生向往,通过向他们学习,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格。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幸福感并没有伴随物质改善而提高。相反,社会出现了道德解体、人性堕落、生态恶化等各种问题,贪嗔痴的力量日益强大。这都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心态,缺乏感受幸福的能力。有首禅诗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当我们没有烦恼的时候,在在处处都能随遇而安,都能感到幸福。反之,如果内心充满烦恼,幸福哪还有立足之地?
今天这个时代,整个社会在支持贪嗔痴。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面对各种诱惑,如果想洁身自好,保有良好心态,比任何时候更为困难。佛教认为,生命有佛性也有魔性;基督教也说,人有神性也有兽性。当我们面对内心的欲望和外在的诱惑,特别需要了解心性,提升正念,否则就没能力摆脱生命中的魔性。进一步,还是要找到自己,明心见性,乃至成佛作祖,这些都离不开心性理论。
从另一个角度说,科技越发达,世界越脆弱。因为被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类,已拥有前所未有的破坏力。如果人性没有得到提升,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所以,生命教育对当今社会尤其重要。
基于这些现状,未来世界的发展,应该进入东方文化的时代。因为西方文化擅长对物质世界的改善,而东方文化擅长对心性的认识和提升。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法智慧,帮助自己造就健康人格,提升生命品质,对每个人都具有永久而非暂时的意义。
敦煌有丰富的文化宝藏,有敦煌学,有玄奘之路,丝绸之路。如何才能更好地挖掘这些文化?离不开对佛教文化的学习。因为佛教才是这一文化产生的真正背景,也是目前研究中较为薄弱的地方。只有立足于这个高度,才能全面传承敦煌文化,使它的意义得到最大发挥。这不仅对敦煌地区,而且对人类、对世界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