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着感恩着才会快乐着


欲望是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

十月和十一月的月圆之夜,毗舍離城灯火通明。城里的人大肆庆祝众星云集的节庆,祈求众星不要降下灾殃,他们高歌、狂舞,尽情享乐。这时候,有一位比库站在精舍远眺望城里的一切。

他感到一阵落寞,对自己的出家生活不满,喃喃自语道:“再没有任何人的日子比我更糟糕了!”就在这刹那间,林子的守护灵现身在他面前,告诉他地狱众生羡慕天神的命运,同理,城里的人羡慕生活在林子里的人(指修行的人)。比库明白这道理后,后悔曾经如此看轻比库的命运。

第二天一大早,他去向佛陀顶礼问讯,佛陀忠告他努力观想世间的无常变化。佛陀也告诫他,一切众生皆苦。——节选自《法句经》杂品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能够十全十美,妄想拥有完美的一切,是不可能的。只有珍惜自己当下所拥有的福报,人才会永久快乐。

欲望是永远不会有满足的时候。世上所有的人往往都向往自己缺乏的,忘记已经拥有的。可是一旦拥有之后,很快就会忘记,那是自己曾经朝思暮想了很久的,转而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欲望难壑。

当我们年轻时,好像身体永远都很健康。为了将来能够过上梦想中的好日子,付出全部身心追逐财富与名利,把自己变成了物质的奴隶。但是当我们付出一切,得到梦寐以求的财富与名利后,拥有时间可以享受幸福时,健康的身体也离我们而去。此时,我们又希望付出一切的财富与名利,能够换回健康的身体。这时候才发现,健康是不可能用任何金钱或名利交换的。但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

学会珍惜当下所拥有的这一切,珍惜暇满难得的人身。珍惜生命中宝贵的亲情、友情,那是我们富足的来源。

更重要的是作为佛教徒,必须要懂得知恩、感恩进而报恩。对于上报四重恩三宝恩、父母恩、国家恩和众生恩,这是每一位佛教徒都必须牢记在心,并且实际运用在生活中的。特别是对众生的感恩之情,我们借助众生的肩膀,才可能往上攀登。没有众生,就失去了修行的对境,成就根本无从谈起。

刚强如我们的凡夫,必须从学会感知恩德开始。只有内心柔软了,清醒明白周围的人以及众生,对自己的恩德如何深重,才会发自内心的感谢这样的恩德。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各种恩德当中,被各种恩德所包围,否则我们不可能享受着现在的平安与健康。

打破固守的业习,走进阳光,敞开心胸。让灿烂的光芒遍洒往昔无明黑暗时,报恩的愿望会由然升起。尊重、包容,当下这颗尘封已久的心灵,立刻就沉浸在欢喜自在当中。当篝火燃起时,光和热一定相伴追随。

我们已经怜惜自心无数个轮回了,可至今还在漂泊。而佛菩萨念念都是众生的悲喜,却早已超越轮回的束缚。我们只有时时感怀轮回的无常与众生的悲苦,并将如何获至快乐境地的方法与之分享,当下我们将迅速收获满满的快乐与永不枯竭的满足。唯有知足着,感恩着,才会永恒快乐。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条件,信愿行,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真正相信,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没有丝毫怀疑。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证书,这部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道理。真妄不二,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三宝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正念,这个时候的正念叫做真实的心;但是我们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不停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佛但人们对佛教仍然不太理解很多人信佛只为升官发财获得财富要有三方面认识。一,因果。只有肯施与的才能得到,这就是福报,是六度中的施舍。二..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