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菩提路
所谓的好感觉,应该是认真落实模式后的水到渠成,根本不用去计较。
《道次第略论》第二遍的修学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完成了。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心情,我是真的依依不舍。
记得刚开始同修班学习时,心中对于一本书要学两遍是抗拒的,甚至认为浪费时间。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哪本书是反复看几遍,然后还要从头再看一遍的,更不要说哪本书是自己真心主动想全文背诵下来的。而现在,真正完成《道次第》的两遍修学时,我深深地感觉不够,真的不够。
《道次第》从开篇就提出舍凡夫心,发菩提心,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而这一定位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生命大门,原来生命还可以这样!试想,一个整天如动物一般就为了活着或者为了活得舒适一点而活着的生命,一个整天被贪嗔痴病毒所害,不断在烦恼和重复烦恼中度过,不断依靠一些暂时的痛苦缓解感受来体验所谓幸福的生命,这种生命是多么的可悲和无奈。
而《道次第》为我指出了生命的方向——成就佛菩萨的生命品质,成就圆满的智慧和慈悲,并指出了如何到达这一彼岸的路径。从道前基础、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步步为营,循循善诱,从为什么学、如何学、学什么、学了怎么做,过患与意义,一切都是为了完成从一个凡夫到圣贤的蜕变。而这一转变对自己的生命、对一切众生、对佛法的传播、对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任何其他世间成就都无法相比的。
次第修学,学以致用。第一遍学习《道次第》时,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知识在学,因为对于每次的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更多的认识和理解是建立在急于完成闻法基础上的。能够保证完成每周的听闻并写出分享,就已不错。小组共修、班级共修时,相对于法义的理解和认识,观念和心态转变的内容较多,但基本还是停留在感觉上。
而在修学第二遍《道次第》的过程中,完成当期的闻思已经不是最为主要的,虽然也会有很多地方感觉像第一次听到一样,但是对于当期法义的认识和理解,是建立在对《道次第》有整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的不再是我学没学,或者学了多少,更多是我虽学过了,但是落实了没有?我的心行是否达到了当期法义的心行站点?以及到达这个站点之后,在行为上、在日常座下修的过程中,这种心行的转换,又会如何来指导义工行,指导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此时,《道次第》的内容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说法,或者是一种知识,而是变成了一种做法或者说是一种活法。而这一切所带来的点点滴滴的生命改变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因为根源变了,所有的一切也都随之发生了改变。就算行为的当下似乎没有改变,但内在的发心和心行基础已经完全不同。这种轻松、自在以及担当和力量感,只有自己能清楚地感受到!不过以上所有收获的获得,更多的是来自于模式的殊胜和《道次第》的善巧方便。而自己在反思中也发现了修学中的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
1.第二遍《道次第》的修学,虽然个人感受上似乎也很受益,但进一步想,佛法这么好,闻法的利益这么大,我真的受益了吗?我的受益有多大呢?是全部还是部分?还是只是中间的凤毛麟角?稍有受益就自我感觉良好?最后一个可能更接近目前状态,我受益了,但是这个利益和佛法的究竟利益,和通过法成就自我解脱并带领六道众生一起解脱的这个利益,差得太远太远!原因何在?小富即安,胸无大志,对于轮回现状和作为佛子的担当还差得太远,而这一切在学习了导师大愿力、大格局、大胸怀、大智慧、大数据的开示后认识得更加深刻!
2.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落实到修学中时,就会体现在修学态度和修学方法上。因为胸无大志,常常在师兄们随喜赞叹声中自我感觉还可以,于是就不能做到老老实实,而是偷工减料,自以为是,凭自我感觉来决定修学方法,而不是依模式落实修学方法。所谓的好感觉,应该是认真落实模式后的水到渠成,根本不用去计较。这集中体现在:一是闻思数量不稳定(无法每次做到三遍);二是思维导图始终没有落实(画过四次,没有真正使用好这个工具);三是每日定课不稳定(有起伏,做不到每日都完整完成);四是修学分享质量不高,利他心有所退失。
第一遍修学《道次第》时,每课的个人分享我都会整理成文字稿,上传书院网站。但是第二遍修学中,因为软件同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凡夫心似乎一下就找到了理由和借口,整个第二遍修学的分享都是停留在嘴上,只有很少几篇落实于文字。期间,自己虽然也有反思,并意识到需要调整,但是认识始终不够,并没有转变为行为。
综上所述,由于个人从认识到修学态度、方法上的落实不够,所以对修学内容的掌握自然也就有限,所受利益也就有限。
我发愿在《道次第》之后,一方面,抓住带班的机会背诵《道次第》,把《道次第》印在心里,直至其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百法》《入行论》的修学中,要对治上述懈怠,认真写好每次的感悟,保证闻思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自身修学,从而使自己有能力、有福报地更好地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