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四法与正念正知


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殊胜菩提心!

关于菩提心学处,前面讲到显宗佛经中的四法,今天讲第三法:

贪图财敬互争执 减弱闻思修之业

故于亲友施主家 断除贪心佛子行

这四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因为贪图别人的恭敬,于是修行人之间互相产生忌妒,这样就会减弱闻思修佛法。还有修行人对于自己的亲友啊施主啊,如果产生贪恋,这样的执著来了,那整个闻思修行境界就会变没有了,所以断除这样的贪心就是佛子行。

具体来讲,比如说寺院之间,上师之间,僧人之间,瑜伽士之间,如果互相之间有这样那样的攀比,那么当受到别人恭敬时,容易对于施主,对于信徒,产生自我的执著。某些上师可能会说“啊这是我的弟子”,怕这个弟子被另一个上师带走了,这种情况在汉地也好,国内外也好,经常发生。师兄们也会说“上师啊,那个弟子怎么怎么不行,他跑到那个上师那里去了,怎么办啊?”如果这个上师修行不怎么好的话,可能更会说“对啊,那个上师怎么怎么缺点啦,怎么怎么过失啊,这个弟子真傻啊。”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心相续中自然而然就有这样子的烦恼,随之产生贪恋,除了对弟子与施主,也可能对自己的亲戚朋友。所以说,对于大乘佛法修行人来说,断除贪恋是根本。贪恋弟子的恭敬,贪恋施主的供养,贪恋亲朋好友,这样的话就迷在了世间法里,就不是修行人了,所以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对于普通的修行人来说也是一样,无论是贪恋自己的亲戚朋友,贪恋自己的道友,或者贪恋善知识,有了贪恋后就怕失去,进而不择手段,引起各种各样的烦恼,造作各种各样的事情。

所以我们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亲友的恭敬,也不是为了得到施主的供养,道路不是这样的。对于修大乘佛法的人来说,有一点可以稍微特殊,就是贪恋一位善知识,这个稍微没有错误。为什么呢?刚开始修行佛法的人,对一位具德具格的上师应该要有虔诚心,有追随他的心态,刚开始修行佛法的人确实是需要的。当然如果执著心太强了,也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说因为“这是我的善知识”而排挤别人,这就不对了。善知识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上师,是所有人的上师,应当这样认识。

然后是四法中的最后一法:

粗语伤害他之心 失误佛子之行仪

故于他人所不悦 断恶言是佛子行

这里专门讲粗语,就是有目的地讲一些伤害别人的话,或是骂人的,或是让别人不高兴的。这样的粗语会伤害他人的心,就失误了佛子的行为。恶言就是引起别人不高兴的话,说粗语就是恶言,就要断除,这是佛子行。

意思虽然容易懂,但生活中要做好就比较难了。我们常常有意无意中说出伤别人的话,像家庭生活中也因为这样的粗语伤害他心而引起争吵,道友之间也会如此,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简单讲经常提醒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事情是嘴巴里造出来的,好事情是用嘴说出来的,坏事情也是没有管好自己这张嘴,不该说的话说出来了,不该讲的讲了,讲完就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更不用说我们生气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伤人的话,就好像拿着一把刀去捅人样,嗔恨心引起说出来的话,刺在别人心上的时候也是一样的疼痛,这些是罪过很大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许许多多的是非都是因为这张嘴而引起的,现在的人爱说爱聊,聊着聊着,是非就出来了。希望大家想修行的人,尤其是想成就大乘佛法的人,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千万不能讲粗语。如果讲了,受伤害的也是他自己,罪过就严重了。

其实以上讲的就是时时观察自己的内心,都是一个道理:管好自己的言行举止。比如我跟一个人在谈话,过程当中说出来的话,是不是如法的,是不是合理的,如果不是,就不要讲,没有必要去讲。有时很多话是无意当中讲出来,别人不喜欢听的,引起不高兴的;还有些时候是自己本来不高兴,憋着了,想要发泄,现在城市里的很多人也是需要发泄。关于发泄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有些人认为自己有一点不高兴的时候应该发泄出来才能好,他们是这样想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为什么呢?假如说一对夫妻,一方可能不太高兴了,可能心里一直憋着,憋着不舒服,可能有一天自己发泄出来,自己觉着可能就舒服了。但是你发泄的时候,说的很多话可能伤着对方的心,然后呢,你心里可能又关心对方,因为对方不高兴,自己又不高兴了,不舒服了……这样转来转去,弄得大家都不舒服。所以,如果你不发泄,在心里消化好了,不说出来;嘴巴不说出来的话你不会伤着对方的心,就不会引起争吵,不会引起烦恼。应该这样锻炼自己,慢慢改善自己,进而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让自己身边的人感悟到。

如果你是修行人的话,修行佛法确实有一点点的成就,确实有效果,一个人能这样去改变的话,修行真的能利益我们,人们生活中所谓的快乐,所谓的幸福,其实就是这样修忍辱、修慈悲心而来,确实能达到我们语言无法表达的这种自在,可以体现出来。

这里讲的四法都是佛子错误的行仪,如果你是一个生活在家庭,在城市的修行人,家人中可能就你一个人信佛,他们也在看修行佛法有什么样的好处,也在看你修行的样子。经常有人问的问题就是说自己是信佛的,但是家里人反对,或者家里人不支持自己修行时,该怎么办?是不是要念什么咒回向给他们?其实想要引导家人的话,最好的方法是管好自己的嘴,自己做好自己的行为,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引导。如果你自己有嗔恨心,不好的习气也没有改变,那你念多少咒都影响不了他们,更不用说作为一个佛子,用粗话去伤害家人的话就更错了。你的行为就不是一个佛子的行为,家人看到你原来修佛法是这样子的,也会对佛法失去信心。如果你发愿普度众生的话,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啊,这个真的非常重要。

在一些高僧大德的修行传记中,常常看到他们有止语这样的行为。就像我们寺院闭关中心里面的尼众或者僧人,他们有时候止语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三年闭关的时候,有些喇嘛发誓一闭关就三年止语,除了念经修佛之外,其它的时间止语,真的非常好,这样减少了许许多多的是非。像现在多乃尼姑寺的尼姑当中,自闭关时就发誓几个月止语,效果非常之好。第一呢就不浪费时间了,除了吃饭之外,一有时间就是修行,第二呢止语后所说出来的都是佛法,都是金子了,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对于在家居士来说,没有太多的时间,做不到几天几个月的时间止语,但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一天两天去禅修,做到止语,这样真正的静修也是非常之好。如果实在没有这样一天两天止语的时间呢,就要像刚刚以上所说的,管好自己的嘴,自己所说出来的话,希望都是帮助他人的话,最起码也都是不伤害他人的话,就也是非常好的。这个自己在生活当中可以去试试,比如说,我从今天起,我要锻炼自己,所说出来的话,一定是正式的有意义的事情,发誓第一不说闲话,第二绝对不说恶语。这样的发誓,然后在生活中尝试改善自己,效果是非常美好的,世界也会变得美好,身边的人也会变得美好。所以,从点点滴滴做起,锻炼自己,这样非常好啊。

正念正知除烦恼

菩提心学处的六波罗蜜多和四法讲完后,下面就是怎么消除烦恼的方法:

烦恼串习则难治 念知士持对治剑

贪等烦恼初生时 铲除其是佛子行

对我们修行人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断除烦恼,从轮回当中解脱出来,成佛之道的核心就是这个。而烦恼是我们习惯了的,习惯了的话就很难对治,尽管有很多修法可以断除烦恼,但是现在的人不容易有成就,因为从无始以来到现在整个烦恼一直串习着,习气太重了,所以我们自觉的知士,持着铲除烦恼的兵器,这里写的是剑,然后当贪等烦恼刚开始一出生的时候,就赶快把它铲除,这就是佛子行。

这是一个方法,我们不能放任习惯,当贪心嗔恨心愚痴心等为主的十不善的念头烦恼一出生时,就赶快拿出自己的对治的智慧,这样子的一个修行的宝剑,赶快把它们铲除。今天这个烦恼生起来了,那个烦恼也生起来了,不能等到明后天再去修个金刚萨埵,这样的话障碍很难消除。只要一生起这样的念头,就应该马上想到我不应该这样,赶快忏悔,赶快对于本尊和上师三宝升起信心,用自觉的心态,用对治的宝剑赶快铲除这样的念头。

这是第三个菩提心的学处,接着是第四个学处:

总之何处行何事 当察自心何相状

恒以正知及正念 修利他是佛子行

这是《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颂词,我觉得这个颂词总结了所有的佛法。这四句话大概的意思是:总之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不管在什么样的地方,无论怎样的情况,做任何事情时,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应当观察自己的心,保持自觉的正知正念。不是说修行的时候有正知正念,平时就没有了,不是这样的。无论在哪里,无论做什么,无论什么时间的情况下,都自觉地保持着正知正念。这样自觉的心态是要做什么呢?就是利益他人、利益众生,就是要修这个,这就是佛子行。

这里讲的就是要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有利益他人的心态,不能忘记了,正知正念的念头不能忘记,这种自觉靠自己。佛陀也讲:其实最好的上师真正的上师是自己,而不会是外在的一个人。就像一个上师没有办法天天跟着你,随时指出“你这个做对了”“你这个做错了”,这样是不可能的。那么天天跟着自己的是什么呢?就是自己的这个心,没有别的。那么这个心里面,如果有正知正念、自觉、利益众生的心态,那就是佛子了,就是真修行人。如果没有的话,那就谈不上利他之心,也谈不上修行大乘佛法了。

有人问“佛法是什么?”你们想想“佛法是什么?”其实佛法总结起来,第一个就是缘起性空,第二个就是行为不伤害众生,利益众生的心态,这就是佛法。努力修行,利益众生,首先要做到不伤害众生,然后才是利益众生,这样一步步修行努力,就能达到证悟空性的境界了,明心见性了,就可以成佛菩萨了。如果忘记了这个根本,像藏传佛教的每一个教派传承都要求首先都要念诵皈依发心,为什么要念诵这个呢?就是不能忘记菩提心,我们的出发点不能忘记了,就是要利益如母众生,这就是根本的。如果我们心相续当中没有利益众生的心,那我们修的是不是佛法就很难说了。你修的禅定力量再好,神通力量再好,如果没有利他之心,那跟解脱没有太大关系,跟佛法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修行佛法的特点是什么?第一就是利益众生,第二就是解脱轮回达到证悟空性的境界。如果只是一些禅定的窍诀呀,神通的窍诀呀,或者是一些善业善事的做法等等,除了佛法佛教外,其他宗教也是有的,世俗社会的一些道理当中也是有的,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修行佛法最了不起的是什么?第一个就是你内心深处真的具有利他之心,对众生的这种菩提心、慈悲心,然后达到证悟空性,就是达到万法的真理。当你证悟到这个真理时,那就真的是与众不同了,是了不起的人了。

所以,总的来讲,修行佛法的核心、重点、根本就是利他之心,就是菩提心。颂词“恒以正知及正念”,就是要永远地自觉地保持这样的正知正念。不能够在佛堂念经打坐的时候有菩提心,从佛堂一出来就没有了,这就跟世俗人一样了,这样的修行就没有太大的用处。当然,你打坐修行还是有功德的。很多人念经的时候才发菩提心,平时就不需要菩提心,这就非常非常错了,菩提心是我们生活当中任何时候都是要具备的。所以这个正知正念要恒时地不忘,而且自觉地用这样的念头去修利他之心,去利益他人。这就是第四个菩提心的学处。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一起回向!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逆境见修行一、难行莫胜忍,功德非常大忍辱的功德非常大,难行莫胜忍。没有一种修行比忍辱更难修,表示修忍辱的功德跟它的难度一样大,所以靠忍辱可以累积无边的功德。很多..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世间人生死都有个定数,寿命长短真有定数,看相算命有高手、高明的,确实算得很准确。但是,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相算命的能不能给自己算?..

佛说观无量寿经原文刘宋西域三藏法师强良耶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尔时王舍大城..

△我们平常做不了主,就是心随境转,比如说看六根对着六尘,一直根尘勾结,随着境转了。那你开始用功的时候要根尘脱落,就是你的眼睛不能随色尘转,耳朵不能随声尘转。△根..

修学两个多月以来,定课、小组交流、班级交流都需要恭听《慈经》,尤其本周重点学习《慈经》的修习后,又有了新的收获。空灵的声音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每每恭听清凉法音,都..

“通途法门”是指净土法门以外的其他法门。“通途法门”经常讲一句话:“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意思是心之外没有佛,在心之外去找佛,是找不到的。佛在哪里呢?佛在心中,..

《观无量寿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三福即净业三福,它既是大乘佛法,也是净土法门的修学基础。净业三福包括: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

你有多大的信仰,就会得到多大的加持力。也就是说,强大的加持力是来自于强大的虔诚心。真正的加持,要用心去感受上师和佛陀的教法才会得到!古时候非常多的大成就者曾经讲..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