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两度担任宰相。据说,其葬父之地是可出宰相的风水宝地,而这宝地似乎是上天特意留给他的。在当时,有一个被称作地仙的风水师叫泓治,他云游名山大川时,喜欢在大自然中寻龙布穴。一次,泓治从东都洛阳云游回来,找到了他的宰相朋友说,在关门路左旁寻到的一处真龙之穴,这是一处定出宰相的风水宝地。

这老宰相心中关心的是,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泓治给老宰相出主意,让其在家中装病,待朝廷官员来探病时,泓治躲在帐后偷偷观察这些人。结果,在老宰相装病的三天中,来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些人不是无福消受,就是无德居之,或者是没有更大的鸿福。

泓治向老宰相解释:“宝地是要有大福报的人才能得的,否则,就算下葬此地,不但无福消受,反而会带来祸患。”老宰相正在叹息时,仆人通报:“京尹源乾曜在门外等候召见。”此时,老宰相已无心再看,准备让仆人支走源乾曜,而泓治却说这是一位与你有着相同富贵命运的人,万不可怠慢。

源乾曜并不是前来看望宰相,而是前来请假,原来其父故去,源乾曜准备告假回洛阳关门的故里葬父。老宰相一听,就把泓治大师发现的风水宝地给源乾曜,并要源乾曜与泓治大师一起回去,助他得到风水宝地葬亲。然而,为官清廉的源乾曜却推辞了,说自己没有钱财购买如此好的风水宝地,且自己也没有资格请泓治大师为其葬亲。

两年后,泓治再次云游洛阳路过关门时,特意寻访源乾曜的家人并问其祖坟位置。泓治到其祖坟看时才发现天意奇巧,源乾曜葬父之地正是两年前泓治所要赠给他的风水宝地,泓治打开罗盘在坟上前观后察、审视良久,心中叹道:“真是上天之造化,福人自会居福地也。”而此时堂局之中,该落之位已落,该起之所也起了,该修之地已培补,该去之位也已经除去。泓治回京后,将此事的实况告诉了老宰相,并说道:“真是天助源乾曜富贵啊!”

不久,源乾曜果然位居宰相。玄宗行幸东都洛阳时,曾任命源乾曜为京兆尹管理长安。源乾曜任京兆尹三年,把长安管理得很好。一次,玄宗打猎时不慎放走了一只白鹰,命手下抓回。当源乾曜的手下发现白鹰时,它已经挂在荆棘丛里死了。这些手下害怕获罪,但源乾曜认为皇帝不会怪罪,即使怪罪,他自己也会一力承担,于是上表请罪。玄宗果然没有处罚源乾曜和他的手下。

720年,源乾曜再次任黄门侍郎、宰相,一同拜相的还有张嘉贞,取代了宋璟和苏颋。不久,他又任侍中。他上表指出有权势的官员的儿子和兄弟都在京城任职,迫使没有这层关系的初级官吏只能到边远地区任职,提议把这些官家的儿子、兄弟都遣离京城,并且要求把自己在京城任职的三个儿子中的两个也遣出京城。玄宗表扬了他,同意了他的建议,下令每个官员家不得同时有三人在京城任职。722年,玄宗采纳建议,敕源乾曜食实封三百户。731年,玄宗再次幸洛阳,此时的源乾曜已年老患病,无法随行,留在长安。12月22日,源乾曜病逝,以礼安葬,赠幽州大都督。玄宗在洛阳南门为他举哀,辍朝两天以表哀悼。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