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引导如何游刃有余


你走过的路,回头看别人,自然知道他在哪里。

如果你知道目标在哪里,自然知道如何引导他去哪里。

知道他在哪里,又知道目标在哪里,无非是有人需要多几步路引导,有人需要少一点。

辅导义工旁听我几次带班,叫我写一篇“如何引导30分钟讨论”的札记,若说有秘笈的话,那么秘笈就是八步骤。

自修是关键

做笔记是让我如理思维和禅修的工具。笔记不是重点,如理思维才是重点。

我每次都会做四遍笔记:第一遍,理解的时候做;第二遍,总结每个段落和章节大意做;第三遍,把整个中心思想写出来;第四遍,把事实正见写出来。

我思维的方式:我会深入思维段落与段落、章节与章节之间的意思和关系,然后从微观到宏观得出中心思想。我还联系前后课程,以及整个初级阶段的目标是什么去思考,当然还会参考同修班的内容和别人的分享。我以前是发散思维,现在我特别注重立足导师给我们讲的法义去思考,然后通过思考得出理论正见和事实正见。我做笔记花20%的时间,思考花80%的时间。

铺垫

我把30分钟引导当作一个整体。我平时会和辅助义工们讨论小组的引导,关注师兄们平时的状态,本节课的法义分享怎么样,这也是我做30分钟引导的铺垫。

一、立足本课法义引导八步骤

同喜班前两节课,主要是让师兄们生起做笔记的意乐。第三节课,我就会关注八步骤第一步到第二步的引导。比如有位师兄分享了“短语之间如何串起来去思考”,我就会立即随喜,而且随喜得很具体:“师兄,您这是从微观的理解走向宏观的理解。”结束了,我还会发微信随喜。

第四节课时,我发现另外一位师兄分享法义时也讲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我马上随喜;她还把法义从后往前反向去思考,我也立即随喜,以这样的方式鼓励师兄们思考。

今天第五节课,我发现很多师兄都会分享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我心想,引导八步骤第三步的时机来了。这节课,我要引导师兄们有总结中心思想的意识,先培养意识。

其实,法义的引导和八步骤是在一起的,不过前期,我八步骤引导得比较多。关于法义的完整性,在主持人分享完之后,我会叫大家做补充。前期班级共修分享,我不太重点关注师兄们要结合自身去分享,因为这个要到第四步、第五步的观察修。当然,四步做得好的,结合自己分享也是给力的。又有师兄说,八步骤本来就是一体的,何必分得那么细。我个人的看法是,希望师兄们对每一步都清晰,然后再贯穿运用。

二、随喜师兄们的理性思维

除了随喜师兄们具体用八步骤的哪一步外,我还特别注重随喜师兄们的理性思维。这个好像蛮抽象的,举个例子,如果师兄分享这段如何破我执,下段是“无我”,表达了师兄的推导思维,我都会随喜下,说明他动脑筋了。又比如,有师兄把“何为幸福”分三个问题来讲:1.幸福是什么,2.为什么幸福不了,3.如何得到幸福。我也会随喜,因为她对法义进行分类了。

也就是在前期,如果师兄们把句子之间、某个意思群归纳成大段落,对段落之间的意思联系、章节之间的联系,以及整个中心思想进行思考,我都会大大随喜,因为他在学习上发挥能动性了。然后我会引导师兄们思考:这个段落、这个章节、这篇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什么。为什么第一章说这个,第二章说这个,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对于逆向思维的,我也会随喜。

后来我发现,师兄们这样做了后,自己会把问题想清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为师兄们主动去想问题、提问题了。自己想清楚和被动接受是不一样的,前者很容易让法义成为自己的认识。

讨论

一、关于问题设置的高度

每个人接受问题拔高的程度不一样,有没有顶点高度呢?我一般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顶点高度,就是这一课的事实正见或心行站点,谁高选谁。当然,这是我自己学完后得出来的,而不是或者不仅仅是导师告诉我的。比如《人生五大问题》,当然提问前要结合师兄们此次班级共修的分享,但我最后问题的高度就是:我要皈依三宝、皈依佛法。我对每课提的最后问题都是这个高度,会联系整个初级阶段学习心行站点的布局进行思考,高度在那里。

二、高度够不着的讨论

我们辅导义工团队讨论过这个问题。首先,假定每位师兄按照八步骤学每一课,他必然自己会想到这个高度,而且一点都不费力。但是万一师兄们够不着怎么办?首先,够不够得着,跟师兄的自修和辅助员怎么引导小组共修有很大关系。其次,够不着也没有关系,因为难道每次的正见,我都落实了么?这是看缘起的。

抛出问题,不是给答案,也不是说必须每个人都做到这样的高度,而是把见地理清楚,让师兄们思考,我怎么样才能拥有这个高度,调动师兄们的理性思维,依着这个高度去想,去反思。我们不是为了一个结果,只是给师兄们一个方向,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去想清楚这个问题。如果没有想清楚,我有没有意识到我还是之前的见地,没有用佛法正见看问题;如果想清楚了,我是怎么想清楚的。所有的问题都是为了明晰正见,引导师兄们自己想清楚正见,调出正向心行。

三、拾级而上

30分钟讨论,虽然我每次都写三个问题,每个问题的高度是逐渐递增的,就像走楼梯,但是每个问题如何放高一点或放低一点,让师兄们够得着,我心里是准备七八个问题的。如果这次班级共修分享高度不错,我第一个问题就拔高一点。如果分享得一般,就放低点。总之,让师兄们达成共识,都到楼梯上来。

对第二个问题做些引导是很重要的,引导时我可能就把梯子给师兄们铺好了,我会结合第一个问题(师兄们的分享)来调整第二个问题的高度。就好像一个游标尺,反正最高高度在那里,接下来的问题,就要看情况而定。

无论如何,引导的目标就是,无论班级共修分享得怎么样,我都要把师兄们引导到大的正见上,最高高度上。达不到没关系,刚好给师兄们思考的机会。当然,前提要引导师兄们学会更好地理性思维。

四、自我的要求

要做到游刃有余,必定是自己走过这样的路,才知道师兄们在哪里,这就要求我自己对法义及法义背后的修行原理特别清楚。这个是八步骤的功夫,偷懒不得,不然就会不清楚。不清楚,也会不清楚师兄们走到哪里了。

五、谁来回答问题

设置三个问题的考虑是让有心得的师兄来分享,可以请两位师兄分享,每位师兄不超过五分钟。这样就不会出现师兄们因为没有分享而迫不得已分享下,都是最有心得的师兄来分享。如果特别有心得的话,三位也可以。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要引出正确的见地,或者师兄们的见地差异很大,所以再找师兄分享。设置三个问题,基本没有冷场过。当然,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有连接,拾级而上大家都有话说。

说了这么多“理论”,举个例子:第五课《人生五大问题》。我设置了三个问题,当然最高问题是,我要皈依三宝,这个首先我要清楚。

我每次事先写好问题,如何具体问都会根据班级共修情况进行调整。

(1)学习了本课,学到了哪些佛法见地、而不是自己的见地去解决自己的人生五大问题?实践后有哪些不同以往用自己见地解决问题的效果?

这个问题我最后没有问。因为我发现班级师兄们很仔细地分享了五个问题,也用了理性思维,但是没有从章节的微观走向中心思想的宏观。所以我把题目改成:

(1.1)学了本课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结果师兄们的分享还是落在分析每一段落的思路和套路。

(1.2)于是等两位师兄分享完,我补充道:哪位师兄一句话分享下本课的中心思想?

这样分享时间不会太长,不会拖课,结果各种答案。既然是各种答案,就引导师兄们思考,怎么样达成共识?

最后通过提议,小组共修的时候完成。以后小组共修一开始,每位师兄可以用一句话提出本课的中心思想。刚开始肯定会不一样,然后等大家小组共修结束后,每位师兄再用一句话说下中心思想,肯定比一开始会接近点。这样引导的用意是让师兄们去寻找正见,另外,让师兄们认识到,我寻找到的正见可能是不对的,我得参加班级和小组共修,听听大家的分享。

铺垫,我自己在提问前分享,比如“人生五大问题,每一章的问题,都有与之对应的佛法来解决”,以此引导师兄们稍做思考。因为中心思想已经提出来了,人生五大问题都要靠佛法正见来解决,所以第二个问题是:既然是人生五大问题,当然不是为了提出问题而提出问题,而是要去解决这些问题。五个角度基本涵盖人生所有的问题。大家有没有认识到,我所有的人生问题都要依赖佛法来解决?

(2)师兄们分享了一些佛法解决问题的事情。我进一步提出最高问题:有没有对佛法生起依赖感?佛法,是佛陀说的法,僧像导师那样,是佛法的传承者,有没有生起对三宝的依赖,有没有决心要皈依?

其实,关于“最高问题”,我还想好了几个台阶。比如:有没有对佛法生起信心和依赖感?是不是要全身心投入佛法中?如果没有是为什么,哪里认识不足,有的话,有没有清楚认识。

最终问的时候,我会先引导,引导的时候是铺台阶,让师兄们够得着,够得着就是能联系自身。铺垫完了才会问最后的问题,而且每次铺垫都是根据现场情况而定。最后我自己分享时也会说,我如何生起皈依之心,强化正见。

每个“最高问题”下面,基本有七八个问题可问。其实就是我自己要特别清楚每个问题可升可降。怎么样做到自如地升降,是自己对这个问题的透彻理解。怎么样才能完整、准确、透彻地理解法义,这是前提。对每句话的含义,每一段说明什么,段与段、章节与章节的意思都要清楚,也要知道为什么是这么说,背后要告诉我什么。这样我就会心中有数。如何拔高,如何降低,完全根据师兄们的分享情况,但是最高问题是不会变的。

以下是我准备共修时讨论的问题。“最高问题”不会变,其他的在范围内浮动。

《当代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问题:

(1)学习这课之后,我改变了之前对佛法的哪些偏见?

(2)我有没有信仰需求,我为什么有信仰需求,我想清楚了么?(是什么见地支持的?)

(3)三级修学能否满足我这种迫切的信仰需求?(生起对三级修学的信心)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问题:

(1)本课用前三单元说明佛教与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关系,从古至今,佛教的影响渗透各方面。我对佛法有没有生起信心?(若没有生起,我是否觉得我的智慧高过古人?)

(2)后三单元,佛教与民俗道德、人生幸福、“空”的智慧的探讨,我有没有认识到人生幸福与正确观念密不可分?

(3)通过这课学习,我有没有认识到拥有美好的明天,我必须拥有良好心态,而良好心态必须通过修学佛法正见去拥有正确的观念?有没有生起对佛法利于我美好未来的获得的信心?我是否愿意认真学习佛法?

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师兄们!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关于菩提书院

菩提书院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菩提书院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菩提书院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菩提书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