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从聆听开始
我毕业工作至今快20年时间了,一路走来,从毕业工作,到娶妻生子,再到买房买车,其实还算是挺顺利的。之所以加入三级修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一直以来将之误以为是中年危机的人生困惑。这个困惑就是我不知道人生除了追求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外,还有什么更值得去追求的东西?回想起来,其实身边的朋友、同学相熟的也不少,但聚会讨论最多的就是位子、房子、车子、票子、孩子等,要不就是八卦新闻,我其实特别想和别人交流对生命人生的思考,但好像和其他的“正常人”很难就这个话题开展讨论。我内心深处觉得不应该是这样,但渐渐地我也放弃了,随波逐流,不由自主也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正常人”,这让我更加迷茫,沮丧。
但在我第一次参加班级共修的时候,我感到我长久以来的困惑仿佛一下子就被化解了,因为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一幕。师兄们虽然还都不太熟悉,每个人看上去也都那么不同,但是人人似乎都褪去了各自世俗的包装,都在用最真实的内心来分享和交流,在佛法面前,每个人都充满了热情和真实,我被这样的一幕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以前有句老话说,人生有一知己足矣,但在这里,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的伙伴,都有同一个究竟的人生目标和方向,单凭这一点,我感到自己能进三级修学是多么幸运啊!原来的迷茫和孤独感完全没有了,甚至感觉即便到了老年,我都不会再有危机感了。
但是随着进班和共修的开始,自己身上的一个隐患开始显现出来了。班级共修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个人的五分钟分享。我们班有些师兄之前没有学佛基础,常常在分享时更多的是讲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比如有的师兄一直拿自己和孩子的事情来讲,好几次共修都这样,以至于几次之后我一听到又是讲孩子就感觉耳朵里生老茧了,心里一烦根本就没心思认真听了。再比如有的师兄经常将分享时间拖的比较长,大大超过了五分钟的规定时间,我就又起烦恼心了,心想怎么又超时啊,还能不能按规矩来啊!心里一旦这么想了,那位师兄讲什么根本听不进去,就想着怎么还不结束,怎么还不结束!当时的感觉就是师兄们的分享对自己的修学没什么大帮助,自以为是地觉得还是要靠自己看法义,自己去思考。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蛮久,直到开始做义工。其实我刚开始做义工并不太认真和上心,有时候马马虎虎,甚至还会挑其他师兄的毛病。但是其他师兄却总是表现得那么耐心,那么宽容,还经常随喜赞叹我,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其实做得不好。这时我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心念,为什么那些义工师兄会表现得那么慈悲,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慈悲,并不是表面上装出来的。为什么我就做不到像他们那样,别说做义工了,为什么哪怕只聆听班级师兄的分享,我都不耐烦,都没有慈悲心呢?
随着修学的深入,我逐渐知道了自己的问题隐患在哪里。就是那个大大的“我”。我相信自己,因为我的人生一路走来很顺利;我相信自己,因为我又聪明地选择了三级修学的道路,我不断加强相信“我”,依赖“我”的这种感觉,渐渐地就养成了凡事都从我的要求,我的标准出发去衡量人和事的习惯。哪怕进入了三级修学,还是抱着这样的习惯牢牢不放,所以才会出现不会聆听的问题。因为那个时候的我还是带着强烈的我的感觉,用我的标准去评价别的师兄,完全忘记了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调整自己的心行。表面上看不用心聆听师兄们的分享不是大问题,但是背后的心行状态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当这种状态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后,参加班级共修对自己修行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越修越容易增长自己的贪嗔痴和我慢心。
当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聆听时候的心态,慢慢地我突然发现改变心态后的我收获到了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感受到了师兄们努力修学的积极心和热情,感受到了师兄们希望从现实生活中的执著和困惑中解脱出来的渴望。我体会到了聆听分享对自己的受益。原来聆听分享有没有受益并不取决于师兄们分享的内容有多精彩,关键的是要看自己的心当下是什么状态。我终于开始认识到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放下原有错误观念,用佛法的正见和方法来调整自己的过程。班级的自我成长和优化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成长和优化,而这些都需要从最简单的做好班级共修分享的聆听开始,以此与师兄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