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如何在佛门中求得健康长寿?
《佛说阿弥陀经》告诉我们,“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无量光是诸佛的本体,而无量寿就是用了,是能展现出来的,我们能感受到的用处。对于甚深的部分体相和用都是无形的,我们只能从用的角度去窥探那么一点点相是什么,然后再以窥探到的相去追寻这个相的本体是什么。
所以无量光是本体、是相,那么无量寿就是用,这二个是一副架,这一副架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对我们业重凡夫来说,有几个不关心自己的生死问题?就算不关心自己的生死,也要为亲人眷属的生死而动心的。于是在无量寿的用中,如果能得到寿命无量,哪怕是寿命得以增长,这对世间人来说就是非常非常好的了。
中国有五福临门一说,其中长寿不折不扣是五福之一,这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老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很多人不能明白活着到底要做什么,活着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在何处,但是就算这些全都不知道,人们也不愿意放弃生命。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的存在对我们而言是“感知”的继续,感知的目的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觉悟,于是对于地狱道众生感知种种痛苦十大寒冰地狱、八大烈火地狱,他们在其中感知痛苦、畏惧痛苦、寻求出离的心念是猛烈和纯粹的,这个时候给他解脱的方法,不会出现轻法慢教。
越是在水深火热中,此时的帮助就越会让人刻骨铭心。帮助是佛菩萨在做的事情,而我们只是需要调整自己到水深火热模式中,就会非常渴望得到佛菩萨的救度,非常渴望得到出离的方法,哪怕是轻轻的指导一下,也是非常珍贵和感恩的。
古人讲“凝情”,这个问题我弄不明白,我就茶不思饭不想地去合计,我连睡觉都睡不安稳,做梦都是这个问题,这个就是凝情了。我们有这个凝情在,就会忽然间福至心灵,在砂石土木、鸟浮鱼动中,在飞花落叶间找到答案。《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里面好多案例都是由这个凝情触发的觉悟,继续深入觉悟到了圆通的地步,这就有保障了。于是我们想得到救赎,想得到加持,对此的期盼渴望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触发回馈,西方灵修学他们宣扬“吸引力法则”,其实就是变个样子,本质没什么区别。
我们在生死轮回里第一位是渴望长寿,然后才是活得有质量,就像一个植物人就算躺在床上,家属也不愿意让他离开。长寿要戒杀放生,活得有质量,活得健康就要心存慈悲能处处为人、扶危济困、遇到苦难的人他能伸手帮助。
无量寿是阿弥陀佛在享用的福德,那么我们如何去做?一是我们也学习阿弥陀佛,在累生累世里舍他人不能舍,行他人不能行,忍他人不能忍,广泛地帮助各种层面的众生,这是菩萨道,确实需要累生累劫勤苦修持。二是往生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加持,从而享用阿弥陀佛的福德受用,自然就会得到无量寿了。
福德如何去做?之前提到消业,想培福,手段和消业手段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十善业道最低的标准是不去做这十条恶事,就是在行十善了,可是这个说法是方便说。就像“你不去杀人就是在做善了”,这话各位思维一下对吗?这不对的,你不去做这十恶,是你本来就应该这样做的。你能不做这十条恶,然后继续行做十条善,这才是真正的行善,行善和断恶完全是两个档位的事情。为了方便说,当然会把这二个混为一谈,但是这个说法不严谨,权且当成方便说还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说法在世间确实大量存在,你不去做坏事就是在做好事,这是二分法、二元对立法,这个事情不是坏的就是好的,事情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世间的事情没那么简单粗暴。
《楞严经》里记录业力分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业是我们心念行为对内对外的影响,可是这个影响不一定都会发展成善或恶,还有的是不会导致善恶的业力。世间的事情也是这样,很多事情不能完全规类到善恶这二分里,起码还有一个第三态。
2.如何培福?如何获得阿弥陀佛无量寿受用?
想培福要首先把恶断掉。用水杯倒水,水杯如果底漏,就算怎么努力倒水杯子也不会满。恶就是漏洞,行善就是倒水,如果不能以止恶为基础,行善的水是不会圆满的。这二者是不调和的,但是如果我们去做善,此时没有做恶,这道是可以说“行善就不做恶了”,可是我们的恶习还在那里,不是因为我做了几件好事,这些恶习就烟消云散了,所以这个断恶是我们学佛的第一大考验,也是第一大课程。
比如持戒的问题,在家居士持五戒,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很辛苦,可是这五戒是我们做一个人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底线,这些做不好,然后打坐念佛,佛不弃任何众生,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和佛菩萨接轨?如果差得千山万水的,靠什么才能和佛菩萨拉近距离,乃至达成接轨的目的?
佛经中常常强调“善男子、善女人”,有的经文强调“善男子、信女人”,这是翻译经文的时候选择用字不同,大体意思没什么区别。做到什么程度能称为善?起码不能做恶,起码诸恶不起,在这样的基础上努力行善,这算是善男女了,可是我很少提啊,为什么呢?因为断恶行善在我们人世间推行和落实确实需要很大的气力,需要很漫长的坚持,需要很艰难的忍受,这个世道太坏了,当这个世界需要英雄的时候,其实是英雄的悲哀,当这个世界把行善高高推崇的时候,其实是善行非常落寞了,如果大家都不做恶,路不拾遗,这个世界才是好的,而非要强调你捡了钱包要还人家,这其实就已经走下坡路了。
总体的社会趋势是向下的,我们不断地强调善行确实是对的,但是对很多学佛人,初学佛人就会有一个障碍,就像有的人以为“学佛就必须吃素”,于是和他说学佛吧,他说“不行,吃素我忍不了”,你看看,你把人家一枪打死在地上了。要给他一个过渡,一个方便法,引他进门,然后再慢慢地告诉他要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当他自己明白了自然会趋同,不需要你没完没了地说。
学习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了,自发地跟随趋同了,这个事情就算是做对了。如果还没入门就一大堆的条条框框,这个事情多不成立,好像我学佛必须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可以,这就让人不愉快了。这也是我们很少提及“净业三福”的原因,如昨天说到的内容,担心大家走忏悔的形式,把忏悔当饭了,天天没完没了地翻旧账,这种行为是在不断地为自己平添罪业。
强调了那么多基础内容,必须回归到如何培植福报上来,我们知道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现,种种事情是可以求观音菩萨的,可是我们用什么求呢?我们要做点什么去求观音菩萨呢?如果我们遇到七灾八难,生命危在旦夕,求菩萨救命,这个事情是对的;而如果事情不那么危急,你空口白牙张嘴要这要那就不合适了。所以如《地藏经》里提到的:但于佛法中,修毛发沙尘等许善事。一毛一滴一微尘许,都功不唐捐分分自得。这是在给我们利钩,我们乐意不乐意咬钩啊?在佛法里的微微善事都是好的,这些事情都是培福的重要手段。
各位思维,就是这样点点滴滴的善事,最后汇集成汪洋大海成就了阿弥陀佛无量寿的受用,阿弥陀佛慈悲怜悯我们,谁去极乐就同享这个受用,为什么我们去极乐就可以寿命无量?粗暴地说是佛陀的加持,其实根本原因是阿弥陀佛用他无量劫勤苦修持汇集的福德,在念念回向给每一个往生极乐的众生,你去你就在接受阿弥陀佛无私无量无上的回向。
不只是我们在接受阿弥陀佛的回向,我们去极乐了,也在接受观音菩萨的回向,接受大势至菩萨的回向,接受二十五大菩萨的念念回向,接受清净海众的一生补处的大菩萨的回向,接受无量无边极乐众生的回向,各位思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所在?
我们现在靠回向救拔一个亲人眷属,从地狱里出来都非常艰难,都需要长久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几年才能做到,我们这微弱的功德力,如何和极乐诸圣的功德力匹敌呢?所以这个得无量寿的方法,确实是最快速最方便,也是门槛最低最容易达到的,确实比第一种只靠自己修要快上不知道多少万亿倍。
3.所有的身边的善,不管大小,都应该量力而行伸手去做
但是在人世间,我们是否就可以不去行善呢?不可以的,所有的善不管大小,我们若能见到,都应该伸手去做,至于能否解决对方的困境,这个事情可能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但是对某个事情来说,我尽力,量力而行就可以了。若在过去会告诉大家,舍弃一切帮助对方;但是现在不可以这样告诉大家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人世间行走,要尽量避免因为我们学佛行做而带给大家诟病的机会。
如果我们做得太离谱、太过分,会让人诟病我们,会让人继续蔓延到诟病佛法,这样的话我们的罪过很大。彼人诽谤正法,这是落阿鼻地狱的罪,而这个罪是由我而起、因我而生,我怎么可能在这个罪业里置身事外呢?所以不要去做这样的事情。别人辱骂我这是在消我的罪业,可是他的口业也在平添,所以我可以忍受,在心里不会为此而动摇,但是我也会阻止你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样的事情在添自己的罪业了,我不能因为要消我自己的罪业而添你的罪业,这不慈悲。
培福的事情,各位在经文里看得很多,印刷经文善书、建设寺院、塑画佛像、供养三宝、放生护生、内力布施、外力布施......,我们在这样的事情里让心快乐其中,这就对了。因为你知道,这里是分分自得功不唐捐的,而且也可以用这大福田里的收获回向给亲人眷属来尽孝敦伦,也可以回向给冤亲债主还债了业,更可以回向给有缘众生尽道义之责。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