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弟子为什么都姓“释”?原来都是因为他!


释迦牟尼佛与众弟子 (资料图)

道安法师在长安五级寺做了一件对中土僧人影响很大的事情,就是统一了佛门姓氏。这件事其实倒不是他有意为之。平日也偶尔会有弟子向道安法师问起沙门的姓氏,尤其那些刚刚剃度出家的沙门。道安通常都会一一解答,也并未在意,毕竟姓氏对一个出家人而言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

一次,寺中有一个小沙弥又向道安法师问起了这个问题,他问道:

“师父,我们出家人是方外之人,也有姓氏吗?”

“有,不过姓什么不重要。”道安法师回答说。

“那我们都是跟师父姓吗?”

“照例都是这样,师父的师父是天竺人,所以,人家称他竺佛图澄,我也便姓竺,自称竺道安。”

“可是,人家都叫师父释道安啊,您不也自称释道安吗?怎么回事呢?”

出家人需要有姓氏吗?这还真是个有趣的话题。释迦牟尼佛陀在出家前俗名乔达摩·悉达多,他是释迦族人,“释迦”是他的俗姓,属刹帝利种姓,“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后来他证悟成佛,被尊为释迦牟尼,这大致上相当于中土儒家尊孔子为“孔圣人”,看来佛祖也不认为姓氏是个多大的问题,别人沿用俗姓称呼他,他也随缘自便。那个时候,很多的出家人都是这样,佛陀的弟子们像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大迦叶等尊者,在出家后也都仍然沿用俗名俗姓。最初中土的一些沙门其实也是这样,像严佛调、朱士行等,他们虽然出家,也还是沿用俗家姓名。

中土人一向注重姓氏,初见某人,相互问好,也总爱问对方贵姓,以示尊重。当时有不少西域沙门来中土传法,大概都没少被问及这类问题。不过,那些沙门都是外国人,姓氏和中土并不一样,他们的俗姓即便说了,一般人怕也记不住,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外国沙门大多没有使用自己的俗家姓氏,而是另立姓氏,大致情况有两类。

一种情况是以沙门所出国度作为姓氏,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到中土最多被问到的除了姓什么就是来自哪里吧,所以久而久之,以国为姓也就成了称呼外国沙门的惯例,比如天竺来的,就称他“竺某某”,像竺法兰、竺佛朔等;康居国来的,就称他“康某某”,像康僧会等;月支国来的,就叫他“支某某”,像支娄迦谶、支谦等;安息国来的,便称他“安某某”,像安世高、安玄等。

另一种情形是用佛、法、僧三宝作为姓氏,像佛驮跋陀罗、佛图罗刹等,是以佛为姓;昙摩罗刹、昙摩持、昙摩难提等,是以法为姓;僧伽跋摩、僧伽跋澄、僧伽提婆等,又是以僧为姓。这很可能是那些沙门觉得自己本国俗姓与中土差异太大,既然是出家人,就不妨以三宝作为姓氏,其实这多半也是为了方便与中土人打交道。不过,中土人似乎更多的还是喜欢以国家作为外国沙门的姓氏,比如道安法师的师父佛图澄以佛为姓,但因他是天竺人,别人也叫他竺佛图澄;昙摩罗刹,是月支人,本姓支,他以法作为姓氏,称昙摩罗刹,中土人也叫他竺昙摩罗刹,这样的例子很多。

道安法师的时代出家沙门通常都是跟随师父的姓,他的第一个师父叫什么无法知道了,后来的受业师父是竺佛图澄,自然也就跟着姓竺了,照例应该叫竺道安。他的同门师兄弟,像竺法汰、竺法祚也都是跟着师父佛图澄姓竺的。不过,当时的确很多人都称道安法师为释道安,这样就很容易混淆。据《高僧传》记载,有一部书就说河北有一个竺道安,和释道安齐名,并且说,习凿齿曾经给这位竺道安写过信。《高僧传》的作者释慧皎纠正了这个错误,因为习凿齿写信邀请的就是释道安,他与河北竺道安是同一个人,道安法师本来姓竺,后来才改姓释。那么,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误会呢?

道安法师被那小沙弥一问,倒觉得这还真是个问题。他解释说:“自依止大和上佛图澄,为师一直就姓竺,称释道安那都是因为习居士的缘故……”道安法师只好将当年在襄阳会见习凿齿的事情又讲给弟子听。当年习凿齿到白马寺见道安法师,自称“四海习凿齿”,习凿齿辩才凌人,出语不凡,道安法师觉得自己既是出家弘法之人,自然称释迦弟子才大气,便借用习凿齿书信中提到的“弥天之云”造句,自称“弥天释道安”。这一对对出了气势,折服了习凿齿,也在江南士人中间一时传为美谈,“释道安”之名从此也便代替“竺道安”,成了道安法师最常用的名号

“不过,为师还真没有想过,其实沙门的确应该以‘释’为姓啊。”道安法师一边向弟子解释,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

道安法师想到自魏晋以来,中土沙门多随师父取姓,各不相同,其实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宗释迦牟尼佛为师,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全部以“释”为姓,这样就不会混乱不清了。于是他便召集五级寺中的僧众们交代说:“我们出家人都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弟子,既然惯例弟子跟师父姓,那我们应该都以‘释’为姓才对,这样也就不会混乱了。”

从此,五级寺的沙门就都以“释”为姓了。因为道安法师德隆位尊,是海内佛门泰斗,他在所住五级寺实行这个规定后,天下不少寺院僧众也纷纷效法,改姓“释”了。不过,当时还是有不少沙门对此持保留意见,并未立刻更改姓氏。

道安法师 (资料图)

后来,《增一阿含经》传入中土,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佛对比丘说:‘四大河入海后,就不再拥有原来的名字,只叫作大海。同样的道理,有四姓,哪四姓呢?刹帝利、婆罗门、长老、居士种,他们到如来这里剃除须发,穿上三法衣出家学道,也不再拥有原来的种姓,只称自己是沙门释迦的弟子……凡谈到生子之义,应当自称沙门释种子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凡出家修行的人沙门都由我而生,从佛法起,从佛法成。’”

佛陀在这里讲的四姓是印度的四种姓制度,也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增一阿含经》所讲略有变化。婆罗门是梵种,是婆罗门教僧侣阶层,地位最高;刹帝利是王族及士族阶层,也称王种,佛经中刹帝利种姓多被列为第一;吠舍是从事农、工、商等平民阶级,也称居士种,居第三位;首陀罗是最下层的奴隶阶层,又称恶种。印度种姓制度森严,不同种姓拥有不同的权利地位,不能随便逾越,可是佛陀主张众生平等,说不管原来是哪个种姓的人,只要出家到了他门下,就是他的弟子,一律平等,没有差别,因为凡出家到佛门修行的人都因皈依三宝而获得新生。

《增一阿含经》所讲种姓的姓并不是一般的姓氏,而是种姓制度的种姓,不过,这里所讲凡出家沙门都应称释迦弟子,他们因信仰三宝获得重生,应当称“沙门释种子”,这些说法都从某些方面为道安法师以“释”为沙门姓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所以,《增一阿含经》一出,中土沙门纷纷叹服,从此出家沙门姓“释”在中土也就成了规矩,正如我们看到的,自东晋以后,中土沙门就都自称“释某某”了,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今天。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是在戒、定、慧三学之外,加布施、忍辱、精进,合称六度,亦称六波罗蜜。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渡河的人,须乘舟筏横越中流,..

佛在《法华经》中打了八个重要比喻,即“法华八喻”,用来帮助众生“开示悟入,佛知佛见”。若能诚心观照,即入如来大定,定能长智开慧,从浅显的比喻中觉悟深奥之法理。一..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无病、无难、无障,可世间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现实的人生总是充满着波澜,我们希冀着万事圆满,执着于追寻完美的顺境,可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欲望和贪婪..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