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光明真富贵


在波罗奈城有一位长者之子耶舍,非常聪明且富贵胜人,头戴天冠、身披璎珞,脚上穿着无价珠宝镶饰的鞋子。一晚,耶舍与诸多表演歌舞伎乐的女子狂欢后,各自倒头便睡。半夜耶舍突然醒来,看见这些女子睡得东倒西歪,个个蓬头垢面、流着口水,乐器、戏服也散落一地……眼前的一切,令耶舍生起了厌离心,心想:世上灾难、祸患无奇不有,我居然在这种种不净当中,妄以为清净而心生贪着,这真是颠倒。

这些疑惑念头萦绕不去,此时一道天光乍现,耶舍便循着天光走向了鹿野苑。来到恒河边的耶舍,不由得感叹:“真是苦啊!苦啊!”对岸的佛陀听到了,知道耶舍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便召唤他:“快来吧!我这里有离苦得乐的无上妙法。”耶舍一听,立刻把价值连城的鞋子脱在河边,涉水渡河来到佛所。

佛陀相好庄严、威德具足,耶舍见佛心生欢喜,雀跃不已,五体投地,恭敬顶礼佛足,祈求佛陀慈悲拔苦与乐。佛陀应允,为他开示“色、受、想、行、识”皆是“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耶舍一心谛听,当下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佛陀继而宣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门,令耶舍顿时断除一切疑惑、心开意解,得大自在,证阿罗汉果。耶舍禀白:“如世尊所说,色、受、想、行、识五蕴,真正是无常、苦、空、无我呀!”

此时佛陀见耶舍仍然穿着世间庄严服饰,便以偈劝说:“虽复处居家,服宝严身具,善摄诸情根,厌离于五欲,若能如此者,是为真出家。身虽在旷野,服食于粗涩,意犹贪五欲,是为非出家。一切造善恶,皆从心想生,是故真出家,皆以心为本。”耶舍听到后,心想:“世尊所以说此偈,是因为我还穿着世间七宝之服,我现在应脱去世俗之服。”于是顶礼佛足,求佛应允出家。佛陀慈愍地说道:“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耶舍即现清净比丘身相。

天明之时,耶舍的父亲发现儿子不见了,非常焦急,悲伤哭泣地四处找寻,总算在恒河边看到耶舍的鞋子,便寻着足迹来到佛所。佛陀知道长者寻子心切,如果看到耶舍已经出家,必定生大悲恼,便暂以神通力将耶舍隐匿起来。

耶舍的父亲恭敬顶礼佛足后,佛陀便依着他的根机,为他开示五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长者听佛开示,当下远离尘垢,得法眼净,告诉世尊:“世尊!色、受、想、行、识五蕴,真正是无常、苦、空、无我。”佛陀知道他已见道迹,情执淡薄,于是询问他来此的因缘。长者说明寻子之事,一转眼,耶舍便出现在面前。见到耶舍已现清净的出家相,长者满心欢喜地赞叹:“真是太好了!出家修行是真实的一条路,既能自度又能度他。就像你追随佛陀出家,我才有因缘听闻正法,得见道迹。”长者即于佛前求受皈依,成为优婆塞,是佛陀的第一位在家弟子。

耶舍有五十位好友皆是长者之子,听闻佛陀出世,又得知耶舍已经随佛出家修行,亦心生向往:“无上尊贵的佛陀出世了,而聪慧善辩、才艺兼备的耶舍,立刻舍弃万贯家财、五欲享乐,落发出家修行,守志奉道。我们还有什么好眷恋的,何不效法耶舍一起出家修行?”于是五十人相约同往佛所,快到之时,远远看见相貌庄严的佛陀,周身散发着光明,身心顿觉法喜清凉。他们虔敬地来到佛前,合掌围绕,五体投地顶礼佛足。长者子皆宿植德本、聪明慧达,如来应机说法,为他们开示五蕴“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五十人当下远离尘垢,得法眼净。于是禀告佛陀:“世尊!色、受、想、行、识五蕴,真正是无常、苦、空、无我,希望世尊听许我们出家修行。”佛陀慈允:“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五十位长者子即现清净的出家相。佛陀继续为他们广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理,五十人随之烦恼漏尽,证阿罗汉果。

佛陀于鹿野苑中度化了五比丘后,耶舍及五十位长者子也相继得度。佛陀告诉诸比丘:“你们皆已断除烦恼、成就圣道,为世间殊胜福田,堪受大众供养植福修慧。应当到各处弘扬佛法慈悲心教化一切有缘众生。而我将独自前往摩揭陀国王舍城,度化有情。”诸比丘依教奉行,向世尊顶礼告假,各持衣钵,弘化一方。

典故摘自:《释迦谱·卷第一·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四》


省思:

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世人一生汲汲追求,不外权势、名利、地位,然而纵使拥有了这一切,仍无法避免无常的催逼。从贵为一国太子的佛陀,乃至耶舍等聪慧富有的长者子,因如实体悟世间一切“苦、空、无常、无我”的真理,故而能舍小我的贪爱,为究竟离苦得乐而出家修行,弘法利生。佛法是人生的真理,能令人开启智慧解脱烦恼,走向光明的人生。透过以身行道、实践佛法、广弘佛法,更能接引无量有情同入佛智,迈向清净光明的未来;在利他当中成就自己的道业,也点亮每个人心中的自性光明。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贵州省某县,有吴仁吴义两同胞朋友,父早亡,受母李氏抚养成人,吴仁娶妻孟氏,吴义娶妻崔氏,吴仁居长,性情良善,孟氏亦贤淑。吴义居次,年虽幼而性狡猾,崔氏性情亦横泼..

注:这个故事的讲述者是阿康仁波切,他是70年代伦敦桑耶寺的住持。第16世大宝法王在世时曾经给过我很多舍利,他对我总是有求必应。有一次,我向大宝法王提出了一个请求,我..

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守拙的智慧:心头洞明,表面糊涂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一副痴呆愚顽的表情。这种人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众人的欢迎。社会..

一、何谓佛法融入生活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

关于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教故事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教故事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教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