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慧法师:为什么古代高僧能够不畏艰险西行求法?


求法 (资料图)

公元399年,是玄奘大师西行前两百余年,法显大师就以65岁高龄,历时15年,穿过雪山,越过沙漠,渡过惊涛骇浪的大海……

其实在东晋时代,参加西行求法的人虽然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或死干途中,或中途折返,或留居异国。真正求法有成就而又回到中国的人是不多的,法显大师是这些少数人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法显大师的西行求法,已年逾花甲。他以如此高龄而不畏艰险,实在令人敬佩。

也许有人会问:是什么力量使他不畏艰险?也许就是佛教的安忍度的修行了吧。在法显大师的求经和朝圣途中,他不畏惧任何艰险,正是因为他本着自身的信仰和信念,对一切外在的怨害都能够安忍。

六度的安忍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可以知道一位大修行人圆满修行,更是成就佛道的重要助力。

安忍的主要是对三种事能够安然忍受,它们分别是:他有情的怨害、自身所生的种种痛苦、大空性等甚深法藏。能够安忍他有情的损恼,需要的是慈悲对治嗔恚;能够安受自身所生的众苦,则需要兼具对治怯弱的勇气;而真正能够善安住大空性等甚深法,就需要对胜法胜解的拣择智慧。所以,忍辱度真正的圆满唯有依靠调伏自心、息灭忿等烦恼方能达成,而不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

根据对于安忍的定义,分成三种:

耐怨害忍:怨对能受,名耐怨害忍;

安受苦忍:贫病寒热种种苦至,忍而修道不退屈,名安忍苦忍;

谛察法忍:于甚深法能谛思维审观义理,名谛察法忍

忍辱度最不共的地方就是其深含的智慧元素。忍辱不同于压制式地忍耐,其丰富、圆润,且富有弹性。正因为忍辱以智慧为体,所以忍辱能化解所有负面情绪对心的影响而不让其驻留。显然,要获得法显大师这般的毅力,不仅仅是忍受外界的苦难,更重要的是以智慧来理解对境。

法显大师的西行,最初他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和慧嵬从长安出发,开始了他西行求法的艰难历程。他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其艰苦的历程,可想而知。不久,过葱岭,山路更加危险。凿石通路,七百余处。过小雪山,同伴慧景被冻死。从此,法显孤身一人进入北印度境。最后,法显大师独自一人经瞻波国,到达东印度的印多摩利帝国,而后,泛海前往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可见,安忍不仅仅是对众生的慈悲,更是对自己生活环境的静住,只有具备了安忍度,才能够树立远大的志向,成就佛法的圣道。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佛法里面讲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病,包括你的饮食,古人常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所以口是祸福之门。天气变化,我们衣著不小心,这些都是生理病的来源。第二种..

问: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心上,就用根了不用识了这句话?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那么眼耳鼻舌身歇止,自心念佛,自性闻之,或只着意..

关于汉传法师

汉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汉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汉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汉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