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珍爱自己的心去珍爱他人


无始以来直至今,你曾在六道轮回中无助流转

凡夫俗子被无明所包围,即使偶尔所谓的“聪明”,也多是在强烈的我执下生出的。人们大都被自己的贪念、瞋恨、痴迷、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种种妄念所左右。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势力范围内,每个生命都会为了保护“我”而犯错,尤其是有意伤害他众。这样很难生起真正的菩提心

作为一个修行者,要不断去思惟,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都不希望遭受痛苦,都期盼获得快乐。也许我现在最不喜欢的人,昨天或前世是对我恩德最大的人。而现在我很喜欢的众生,从前或前世却是我欠他很多的冤亲债主,甚至可能是前世的仇人。

今天的仇人,或你看不顺眼的人,也许明天会成为帮助我最多的恩人。今天的爱人、情人,有可能会是明天的仇人。亲仇关系无常幻变,所以我现在不要区分亲疏远近,而要去平等看待每个人,乃至每个众生。

必须要不断地训练自己如此思惟,如果只是偶尔或短时间想一想,是无法做到的。越不愿意用心去训练自己接受这个真理,慢慢去习惯,就越不容易做到。我执会越来越坚固,也就谈不上修自他平等了。

无始以来直至今,你曾在六道轮回中无助流转,从未有一个所谓真实的“我”,可你却一直认为有个实有的“我”存在。人们都对自己眼中的“我”极度珍爱执着,无论曾对他人付出多少爱心与耐心,不可否认的是,人类最爱护的还是自己。甚至就连想要脱离轮回,究竟成佛,也是因为太爱自己的原因。

人最偏袒疼惜的,大多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首先都会希望自己的身心非常健康,外在没有生理上的病痛。内在没有心灵上的忧恼,不要有任何一丁点儿的伤害,因为“我”往往无法容忍。

如果连别人小小的语言讽刺,一些稍不客气的恶语言词,你都无法忍受,更不要说他人的打骂或伤害了。你是这样想的,每个众生也都和你一样希求快乐,逃避痛苦。而这个问题的根源是要知道,因果。什么能带给你快乐,以及你为什么会痛苦。如果你种下的是苦因,当然结不出快乐的果实。

无边的欲求和索取,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往往会伤害他众。所以会种下苦因,未来结出苦果。当每个众生都持如此的心态时,就会导致彼此在相互伤害中不断轮回受苦。这就是无始以来直至今,众生选择的“无明”生存模式,不懂舍取因果,哪怕要赔上自己的命。

作为一个修行人,有机会摆脱轮回的枷锁,就必须要在日常点点滴滴中训练自己。不要伤害其他任何众生,不要播种下苦的来源。比如:疼爱、珍惜长辈,不要觉得步入老年的他们讲话比较啰嗦,做事也不合晚辈们的意,甚至嫌弃自己的长辈。想一想吧,当你年老的时候,一定希望有人能帮助你、服侍你、孝敬你,那你现在对长辈就不要吝于付出。

又比如,当你生病时,多么渴望有人来探视、安慰自己。多么期盼有医生能赶快医好自己的疾病,让自己从病痛中快速脱离。可是当有人生病时,你是否曾躲得远远的,不愿去接近帮助他人,甚至内心闪过不善的侥幸和恶意,口中也不愿送出祝福。

大多数人会对病房、医院等地方有恐惧感,其实人的生命都有相似的过程在循环。现在你所不喜欢的,你想逃避的情境,病人、老人、啰唆的人。也许过一段时间,你也会走上他们的路。

无始以来,因为曾苦过众生的苦,所以我们要学会感同身受,力所能及帮助众生。同样的,当你拥有快乐、财富、权势之时,你会感到满足与惬意。那当别人拥有时,你也应该感到同样的快乐,而不是嫉妒。

菩提心所要面对的,不只是你自己以及你所喜欢的人。而是希望六道一切如母有情众生,都能得到如此的福报功德,同时尽心尽力为他们无私付出。

古时候许多高僧,都曾告诉弟子们一个重要的法门“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将自己所希望拥有的,给予别的生命。而将自己不希望也不愿意接受的,永不施加于其他众生。

对自己珍爱没有错,但更要学会用自他平等的心去对待众生。你付出越多伟大的爱、无私的爱,你也将收获更多的爱。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弥勒菩萨住在欲界兜率天的内院,如何与十法界中六道轮回的“天道”相区分呢?答:十法界由“地狱、恶鬼、畜生、人、天、阿修罗”之六凡和“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

蒋贡康楚仁波切是大宝法王噶玛巴的重要法子,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的四大法子之一,是噶举传承内的重要上师。远为毗卢毗那佛化身,近为阿难尊者化身,与金刚尖锐为三人。..

嘎玛仁波切:发愿和回向的差别贪念是在作善事之前,先为自己打算,以自利而作;而愿力是为了利益别人,先为别人着想,再想到自己。而发愿和回向的差别是什么?是有没有完成..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

关于藏传法师

藏传法师网为您提供最新的藏传法师信息,让您快速了解藏传法师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藏传法师。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