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妄心是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
轮回(网络图)
《楞严经》中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佳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经中说一切众生错乱修行不能成佛的关键问题所在,是因为不知真妄两种根本。如同错把沙子放在锅里煮,即使煮到海枯石烂,锅里的沙子也不可能变成米饭佳肴。所以,要修行证得解脱,必然要明白这两种根本,才不至于走错路。
生死的根本——妄心
妄想心即《楞严经》佛说二种根本中之“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众生之所以流浪生死的根本,问题就因为错将攀缘心——第六意识,当做自己的真实本心,就好比用沙煮饭,纵经百千劫常为热沙。
正是由众生,迷真而起妄,错认妄识为真心。而本有的真心,不能去悟解。天然性定,无从修证。《楞严经》中云: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由此可知这个识心是妄想,是修行的冤贼。《楞伽》云:“妄想无性。”《楞严》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圆觉经》云“六尘缘影”。
流转生死(网络图)
此妄识心以攀缘为性,由第六意识为主的心识活动来体现。因为前七识虽同起同为妄想心,但第七末那识微细难了,众生日用中未曾识得;而前五又羸弱难察,只对现前五种尘境而起五识,一旦对境有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觉察生起,就已经是第六意识的作用了,所以前五识众生也是很难察觉。在前七识之中,唯以此第六意识最为粗显、最为活跃,活动范围最为广泛。
人们对于事物好坏的分别、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幻想,及喜怒哀乐一切的情绪变化也不出其范围。于是众生便把这目前能思能想的意识,理所当然地当成了自己的真心、灵魂、精神的主宰,牢牢得抓住不放,以为这就是“我”。
然而这是个绝对错误的想法,因为第六意识虚妄无体,唯是依靠根尘而有。正所谓“尘为根之影,识为尘之影”,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时就会产生法尘影子,此法尘影子落射在意根上,意根对法尘本来无事。但一旦意根激活法尘生起意识,就会有种种的分别取着,故说识是尘之影。
由此可知,此识元是分别,依因托缘而起,自然是虚妄无体的。然众生因不识此识之庐山真面目,将之执为“我”,故依之起惑造业以致轮转生死。此处即是据此识最为活跃及缘虑性最强,如经中所说的攀缘心,是造业主体的角度,而说以其为主、心识活动为妄想心。
之前我们列举种种修行误区,根本原因所在皆因为用此妄想心来修,煮沙为饭。妄想心虽有种种的胜用,但既然名为妄想心,就绝对不是真心,必然是以生灭为本,以此心起修是永远无法成就不生不灭、无出无入的首楞严自性本定。因此说明妄想识非心,绝对是势在必行。也唯有将此妄心破尽无余,我们才会舍妄认真。
所以《楞严经》中,阿难请示成佛大定,如来即为破识显根: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犹属生死妄想,必须舍之;当知爱欲为禅定之障,故以多闻误堕为缘,发起大众;识心乃生死之根,故以见相发心为诘,探悉病源。以“无处、非心、无体”来说明妄想心当体虚妄,绝非是自性本具、不生不灭的妙明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