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忍辱功德之大
第六讲 六戒瞋恚
六 戒瞋恚
「亦当护口,勿出恶言」,护口就是守护口业,不出恶言,佛陀被节节支解时,行忍辱波罗密,对如此严重之境界都能忍受,没有瞋恨心,我们面对区区逆境,又何足介怀呢?实应常以此为鉴。「若纵恚心,则自妨道,失功德利」,瞋恚是修行之大障碍,一念瞋心起,立刻污染清净心,实时失去无量诸善功德,所以说瞋恚之过患,直接影响修行,妨碍道业,并且还要受因果报应之苦。「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修忍辱功德之大,是持戒或修一切苦行者所不能及。
修持戒者,若轻世瞋他,仅得人天之福;修忍辱者,冤亲平等,其功德尤胜于彼,因持戒者不一定能忍辱。就行持而论,忍辱为难行道,但修忍辱者,心胸之广大犹如虚空,必能持戒,菩萨广修六波罗密,都是用忍辱作为先导,来成就其他五度。经说「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阿含经中,有五力六力两说,六力约人,所谓小儿之啼力,女人之瞋力,婆罗门之忍力,国王之憍慢力,阿罗汉之精进力及诸佛之慈悲力。《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五章,有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佛言:「忍辱多力。」说忍辱最为大力。有谓:「凡夫以胜人为力,菩萨以让人为力;血气之力为小人,道德之力为大人。」又有谓:「小人以气取胜,君子以德服人。」世俗间的小人,没有内在的修养,却倚势欺人,以恼恨、忿怒、种种的脾气加于对方身上,执着人我是非,以我为中心,样样要争。君子却刚刚相反,忍耐退步,以德服人,不会事事计较,又可克服世俗名利的诱惑,不为五欲所牵,此种美德是从修忍辱行而得来的,是建立在心灵上的修养,个人的内涵,这才是具大智慧,有力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