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被妄想欺骗 看我们的心是怎样受到伤害的?


修行,并不只是让环境更加舒适而已,

一般人常会要求生活周遭的条件:

房子宽敞、厕所干净、灯光明亮……。

但却往往不知道要装饰自己的内在,

点亮内心的智慧

有一次孟子就讥笑众生:如果家里的羊走失了,人们会去找回来;但良心掉了,却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去找。

一个人若没有在修行,又不认识这个心,他的心就会走样变形;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染上尘埃,又像太阳被乌云遮蔽,无法看到事务真实的面貌。

人生、宇宙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很多人都茫然不解,所以,必须透过修行、修心来体证真理。

我们要修哪一个心呢?一般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心无法控制,有打坐经验的人,更可以体会倒这个心妄想纷飞,杂乱无章。佛经中提到心有八万四千个,总结起来有善、恶、无记三种。

经中常说到「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是从执着、分别、无明的角度而言;所以心是罪恶的来源。没有修行的凡夫,心是恶的;看到名、利、财、色就不断追求,这是没有经过训练的缘故。

但是另一方面,祖师大德也有「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说法,意思是成佛的也是这个心。我们的心,亦即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光明、圆满、具足大智慧的,所以佛教认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人皆可成佛。

所以,心又可分为佛心、罪恶的心两种,简言之就是善与恶、真与妄。我们的本性是真实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的,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来修正我们的心,回复到我们生命本来的面目。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的话伤了我的心!”“你的行为伤了我的心!”“我的心被这件事伤害了!”……。说这些话的人显然内心正处在痛苦的状态之中,而且他们认为内心的痛苦是外面的人或者事情强加给自己的,所以理应对带给自己痛苦的人或事生起嗔恨心,或者以牙还牙地去报复给自己造成伤害的人。

其实,站在一个理智的立场上仔细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自己的心被外境上的人或事伤害了”的断论,完全是人们的一种观察错觉,不是事实的真相。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来客观地观察一下心是怎样受到伤害的。

例如,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讥讽、诽谤或谩骂时,别人的讥讽、诽谤或谩骂能够伤害我们的身体吗?绝对不会!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一堆有形的肉体,而别人的话语只是一些声波的振动,这些声波的振动不可能对肉体造成任何伤害。

这个事实可以通过如下的实验加以证明:用耳塞堵住我们的耳朵,用黑布蒙住我们的眼睛,此时即便我们身边有一百个人在用最恶毒的话语来谩骂我们,由于耳朵听不到这些人发出的声音,眼睛也看不到这些人,虽然这些人所发出的声波可能会触及我们的身体,但是我们的身体也不会感到有丝毫的不适。这个实验就充分证明了别人谩骂我们时所发出的声波绝对不会伤害我们的肉体。

其次,别人的讥讽、谩骂或诽谤能够伤害我们的心吗?也不会!因为心是一种无形无相的存在。正如经书上所说,心犹如虚空一般,没有任何形状和颜色,没有任何来处、住处和去处,而声波是一种物理的存在。

既然如此,物理的存在如何能对如虚空一样的心造成伤害呢?如果有一个人宣称:“我用刀砍伤了虚空”或者“我用声波使得虚空裂成了很多块”,我们一定会认为这个人的脑袋出了问题,因为任何有形的物质不可能对虚空造成任何伤害。

同样的道理,别人所发出的声波根本不可能直接将我们的心碎成很多块,或者使得我们的心出现裂痕!外境上的一个有形的东西可能可以损害另外一个有形的东西,譬如,我们可以用有形的刀将另外一个有形的东西碎成很多块,但是外境上有形的东西如何能够伤害我们内在无形无相的心、将我们的心碎成很多块呢?

佛在《宝积经》中对迦叶尊者说:“此心者,于外不随有,于内不随有,二者之中不随有,若遍寻之,无有可缘也。”在《楞严经》中,佛陀也向阿难“七处征心”,结果经过仔细辨别发现,阿难所说的心在“身内、身外、潜伏根内、开合明暗、随所合处、中间、一切无著”这七处都无法成立。

既然心的本质是了不可得的,那么说“别人的话语伤害了我们的心”则根本不可能是事实的真相!

众所周知,一个人是由“身”和“心”这两个要素构成的,除了身心之外,再也不会有其它所依。既然外在的声音等既不能伤害我们的身体,也不能伤害我们的心,那么“外境诽谤我们的声音伤害了我”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心和外境只能是感知和被感知的关系,而不可能成立伤害和被伤害的关系。例如,我们可以承许心通过耳根感知了外境的声音,通过眼根感知了外境的色法,但是外境的声音和色法根本无法伤害我们的心。

那么,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心,使得我们的心隐隐作痛或者悲愤难忍呢?是心自己!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我们的耳朵听到别人的诽谤或谩骂的那一刹那,心还不会有任何痛苦。如果心进一步分辨:“这是谩骂和诽谤我的话语。”此时,内心也不会有痛苦。

内心的痛苦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呢?是内心开始对这些话语分辨之后,进一步产生厌恶、痛恨、忧愁、畏惧等情绪时,痛苦才在内心真正诞生!如果我们的心在听到并分辨外境上的诽谤或谩骂的话语之后,并没有进一步产生任何厌恶、痛恨、忧愁和畏惧的情绪,则内心根本不会有痛苦的感受。

由此可见,我们内心的痛苦并不是外境造成的,而是内心生起的厌恶、痛恨、忧愁和畏惧等情绪造成的。所以,心灵的一切痛苦,完全是心自己造成的,根本不是外境造成的!

心的这种“自我伤害”的秉性是一种病,这种病也被称为烦恼,去除存在于心灵之上的这种病是修习佛法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当我们将存在于自心之上的这种疾病去除之后,我们的心就获得了自在

有时候,我们说外境系缚了自己的心,其实这也不是事实,外境根本不会系缚我们的心,是我们的心以外境为缘,自己系缚了自己。当自心不再被内在的烦恼习气所系缚,我们的心就获得了自由。

如何才能去除存在于心灵之上的这种“自我伤害”的疾病呢?要修习安忍!所谓安忍,就是在六根感知不悦意的外境之后,内心学会如如不动,继续保持安乐与祥和,坚决不让忧愁、痛苦、怨恨等负面的心态在心中生起来。六根感知不悦意的对境之后内心开始忧悲苦恼,是我们凡夫无量劫以来所养成的不好的“条件反射”。所谓安忍,就是通过训练,建立新的条件反射——面对逆境保持内在的安乐与祥和,以此来抑制原来的不好的条件反射。

《入菩萨行论·安忍品》中说:“心意无形体,谁亦不能毁。若心执此身,定遭诸苦损,轻蔑语粗鄙,口出恶言辞,于身既无害,心汝何故嗔?”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是无形无相的,外境上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无法伤害它的。

有人认为:心将身体执为我所,身体是能以痛苦加害的,所以伤害了身体就等于伤害了心。这种说法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别人的轻蔑语、粗鄙语以及恶语等,根本无法伤害我们的身体。既然别人的诽谤等对我们的身心都不能造成伤害,我们的心为何对别人生起嗔心呢?所以,对不悦意的外境生起嗔心是愚人的习惯,而对其修习安忍是智者的所为。

如果一个人的肉体之上害了一个脓疮,则稍微碰一下这个脓疮,这个人的肉体就会感到痛苦难耐。事实上,很多人的心灵就和这脓疮一样,稍不如意的外境现在其面前时,内心就会感到深深地刺痛。这是一味纵容自心,让自心随随便便就“自我伤害”的结果。所以,从此之后,在面对种种不悦意的逆境时,我们要拒绝痛苦和忧愁,学会坚强、学会安忍,学会用一种全新的态度来面对!

有一次,我看到街道上有块公益广告牌上写到:“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就是自我这座山!”其实,这句话极其富有哲理。我们固然可以战胜无数的外境、翻越无数外境上的崇山峻岭,但这并不是佛教中所赞叹的英雄。佛教中所赞叹的英雄是战胜了内在烦恼、翻越了自我这座高山的修行人!

QQ 微博 好友邮箱 随便看看 评论 纠错 更多

Hi 陌生人你好!


网友点赞推荐

佛教的咒语本意是“真言”,因为宇宙的秘密也是心灵的秘密,心物一元,佛咒是一种“语密”,为梵语的音译,现已没有统一而确切的汉语义译的成份,常含有诸佛菩萨和一些护法..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所谓“大”,是称赞之词,是说经题中的“密因”能成菩提,是为大因;“了义”知晓万法,是为大义..

成佛之道药师山紫虚居士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

地藏经解释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

八关斋戒为了方便在家学佛的人,可以自己在佛前自受,日期就是居士菩萨戒上说的每个月的六斋日,即是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这六天。当然实在自己有..

华严经简介《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谓“大”是包含的意思;“方”是仪轨的意思;“广”是周遍的意思;“华”是成就佛果的意思;“严”是开演因位,严饰佛果..

佛说疗痔病经唐(táng)三(sān)藏(zàng)法(fǎ)师(shī)义(yì)净(jìng)译(yì)如(rú)是(shì)我(wǒ)闻(wén),一(yī)时(shí)薄(bó)伽(qié)梵(fàn)在(zài)王(wán..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观世..

佛说阿弥陀经全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

回向可以分两个内容,先念通用的回向偈,然后再单独回向,具体内容如下:1、普遍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

关于佛学入门

佛学入门网为您提供最新的佛学入门信息,让您快速了解佛学入门的相关内容,感谢您分享转发佛学入门。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