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下人不深 不得其真 需要尽敬
古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于人,人则尽心教导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纵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象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顶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润也。不但学佛如是,即世间学一材一艺亦如是。
——印光大师
古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就是一个人对老师、对朋友、对一切人,都要谦卑,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上,去恭敬他人,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对方的真才实学。
“非曰深下于人,人则尽心教导也”,不是说我们的态度越恭敬,对方觉得孺子可教,就越尽心地教导;而是说这种恭敬,代表心中的谦卑,那就会没有傲慢的障碍,才能真正得到益处。
如果不是谦卑之心,而是高慢之心,是交不到任何一个朋友的。《周易》里的谦卦 “用涉大川”“六爻皆吉”就是要让我们做一个谦谦君子;老子的《道德经》也说“上善若水”,就是告诉我们修道的人要仿照水的上善之性,自然地往低处去流,善利万物而不争。
所以这句“下人不深,不得其真”,意思虽然很浅近,但可以比喻一个大道理(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例如说,我们想要将一篇文章写得妙义入神,能够文以载道,也是非常不容易啊!如何让文章结构巧妙、语句华美以及思想深邃,能够流传世间,深入人心,这就是大学问了。
诸位有可能也写过文章,甚至写过不少,但要写出传世之作,能达到《古文观止》选文的标准,那就太不容易了。自古以来又有多少文章在这本书里面呢?所以说传世之作很少!
能够传下来的文章,它都有可传的东西在里面。妙义,就是不可思议的义理。这不可思议义理的显发,就是来自于文章的作者,他有自性的开发!唯有自性开发,才能够出神入化呀!
就好像唐诗宋词,为什么能传得下来?又如苏东坡的《前赤壁赋》,那种对人生哀感的体验,以及在体性上的旷达、乐观,巧妙地整合在一起,真是妙义入神。如果他是传圣人的薪火,学圣贤学问的精髓,这就是传薪得髓。
如果是学才艺,你的艺术在同行里能够出类拔萃,这都不容易啊!写书法的人很多,但有几个名家呢?搞科研的很多,能成为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人物又有多少呢?
所谓艺超侪伍,就是说在同辈同行中,能够做到名传古今,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让人敬仰。这些成就的获得,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专心致志,竭诚尽敬”。
从事任何一种事业,或者搞任何一种学问、艺术,如果不能够全身心投入,不能够把自己的真诚心引发出来,在人、事、物上面有一种极大恭敬心的话,那就不可能获得妙义入神、传薪得髓、艺超侪伍、名传古今的成果。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因和果啊,能够名传古今是福报啊,是通过努力得到的成就啊!这成就从哪里来?就是这八个字:“专心致志,竭诚尽敬。”这八个字成就的秘诀是通世出世间法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