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种不善的业 佛陀说你一定要避免!
《回归本然》31
“十不善业”的第五种不善业是“两舌”。
两舌就是挑拨离间,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暗中的。公开的挑拨离间就是当事人都在场的情况下,直接破坏他们之间的和谐;暗地里的挑拨离间,就是私底下在一个人面前说另一个人的坏话,两面挑拨,导致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被破坏,甚至反目成仇。如果这么做了,两舌的罪业也就形成了。两舌的异熟果是依罪业的轻重程度而堕入不同的恶道。同行等流果是生来就喜欢挑拨离间。感受等流果是人际关系很差,人缘不好。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确实是这样,虽然心地很善良,但好像不管怎么努力都很难与他人相处,这其实是过去世两舌的果报。
“十不善业”的第六种不善业是“恶口”。
恶口就是指看到他人的缺点,心生嗔恨,然后加以指责,把他人的缺点统统都指出来,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我们说出口的话,若是使他人受到刺激,感到伤心和痛苦,便都成了恶口。恶口的果报跟妄语、两舌是相同的。
“十不善业”的第七种不善业是“绮语”。
绮语主要是指干扰他人修行的言谈。举个例子来说,当他人正在非常认真地念咒、打坐,或是非常投入地修持时,你偏要上前跟他讲一些他喜欢听的话,使他停止修持来跟你聊天,这就是很大的绮语。
在生活中,有些人非常喜欢闲聊,一天到晚似乎有说不完的话,话题多种多样,涉及女人、男人、战争、生意、电脑游戏、赌博、娱乐圈的八卦、以及刚刚读过的无聊小说,甚至毒品等等,这些跟佛法没有任何关系的话语都属于绮语。我们讲了这些绮语以后,内心很容易散乱,不容易平静,会导致各种分别念的产生,只会增加修行的障碍。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三种不善业分别是:贪、嗔、邪见,这些都属于意识层面的非福业,我以前讲过很多,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这里我们只要稍加温习就可以了。
“贪欲”主要指对他人所拥有的事物产生欲望。比如见到他人财产丰富、美女环绕、权高位重,或是拥有很好的名誉,心里就非常想拥有这些,并产生出很强的占有欲。“嗔恨”就是对于不顺自己心意的外境,或人或事,生恨生怒,简单地说就是生气发火。“邪见”主要是针对因果和三宝来说的,也就是说既不相信因果的存在,也不相信三宝的存在,或是对三宝的功德产生质疑,就是邪见。
从异熟果的层面来看,贪欲导致堕入饿鬼道,嗔恨导致堕入地狱道,而邪见导致堕入畜生道,但是如果邪见的果报比较严重,也会堕入地狱道。我们之前提到过,嗔恨要用慈悲心来对治;贪欲要用清净观或思维无常来对治;邪见要靠听闻佛法来对治,也就是多阅读经书,跟随善知识闻思佛法,培养对佛法的信心,然后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修行佛法。
对我们人类来说,对治贪、嗔、邪见还是有办法的,特别是对于学佛的人来说,会更容易一些。但是,对于其他众生有没有办法呢?答案是没有。动物身上也有贪、嗔、邪见,却无法对治,因为他们根本不可能听闻佛法,更不可能修持佛法。因此,我们应该格外珍惜现在所具备的条件,努力对治,远离十不善业。
在分别了解了这十种不善业之后,我们再从整体上来看一看。在这十不善业当中,最大的罪业是杀生和邪见。而除了意识层面的贪、嗔、邪见以外,身和口的七种不善业不一定永远不善,因为它们只不过是外在的行为而已,如果心中具备了真实无伪的菩提心,身和口的七种不善业都是允许的。
这里我要再多说两句,对于小乘来说,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和绮语这七种不善业永远是不善的,但是对大乘的修行者来说,尤其是一些大成就者,这七种不善业其实是被允许的。因为他们心中至少已经具备了真实无伪的世俗菩提心,外在的行为虽是不善,但内心却是为他人着想的,这也是大乘的一个特点。当然,关于这一点,只限于菩萨,我们凡夫是做不到,也是不被允许的。
十不善业最大的异熟果是堕入三恶道,即便是获得了人身也会多病短命等等。总之,做了十不善业,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尽力控制自己,停止这些恶业,还要想办法让他人也停止这些恶业,对已经做过的恶业要深深忏悔。
在我们修持佛法的过程中,仅仅是断除十不善业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更进一步去奉行十善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奉行呢?
我们不仅要做到不杀生,还要爱护生命,经常放生,这样才能体现大乘修行者的精神;
不仅不偷盗,还要广结善缘,布施财物;
不仅不邪淫,对于戒律还要表里如一地守持;
不仅不妄语,还要做到实话实说,言出必践;
不仅不两舌,还要想办法用善巧圆融的方式,让有矛盾的人能和睦相处;
不仅不恶口,还要经常说一些好意且柔软的话,让他人心中生出喜悦;
不仅不生贪欲,当看到他人获得富贵、取得成就时,还应发自内心地随喜;
不仅不生嗔恨,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利他之心;
不仅不生邪见,还要对任何宗派的修行者都保有虔敬之心,听到他们的功德和修证之后,不但不诽谤非议,还要像听到佛陀亲口宣讲一般,对他们产生信心。
以上讲的十善业,我们不但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好好修持,还要努力让他人一同修持。当看到他人修持十善业时,我们要发自内心地随喜,如果能这样,由此获得的结果跟自己修持是一样的。
当然,在善业与不善业之间,还存在一种业,它既非善,也非不善,我们称之为无记业。无记业产生于日常行住坐卧间的任何时候。实际上,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生命都浪费在了无记业上。而它所产生的感受往往是既不快乐又不痛苦的,就像色界、无色界的禅定一般,没有任何意义,只是纯粹地浪费时间而已,因此,无记业也是我们需要抛弃的一种业。
总之,善业我们需要尽量增上,不善业我们需要立刻停止,无记业要尽量转化为善业,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我们宝贵的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