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高希希:透过“缺憾”感受安乐
近期机缘巧合得到两本书,《次第花开》和《透过佛法看世界》,文字简单干净、充满智慧,有一种让心安静下来的力量。人在静中,才会意识到平时内心的繁杂散乱,似乎很久没有好好观察生活、观察自己了。
《次第花开》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书中关于苦乐的探讨。什么是快乐?如何获得快乐?看似老生常谈了,然而文字能在多大程度上对每个人的内心起作用,却说不好。看到“如何快乐”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本能地将其归为哲学情感类“心灵鸡汤”;再加上“佛法”二字,又认定它会是艰涩难懂的。果然,书还没翻开,标签和成见已经确立了。然而当我坚持以一颗开放的心翻开它,却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自在、柔和的力量。
书中的剖析简单通透:“痛苦消失就是快乐。不要把快乐看得太严重,好像不郑重其事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就不能得到它似的。”……“如果你试着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会发现情绪就像天空
的浮云,多变而易散,远看一朵一朵,仿佛人能在上面漫步起舞,但走近一看,才发现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寥寥几句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或许我们本来是快乐的,只是以为自己不快乐而已。
《透过佛法看世界》是一本关于佛法的问答集,作者对五花八门的疑问一一予以解答,这些充满智慧的文字也引发了我的思考。现代都市生活节奏简直可以用“分秒必争”来形容,十个人有九个压力大、脾气大,没有耐心关照内心的真正需求。一味追求物质生活是会让人感到困惑、疲惫的,我常想,如果大家都尽量少一点欲望、让生活简单一点,幸福感应该会大大提升。可我们总是不安于现状,总是要等到灾难、疾病等变故降临、生活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变了样子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并不像原先以为的那样需要很多条件才能感到快乐。就连感冒好转、鼻子通畅,都足以让我们明白:原来能够畅快呼吸是那么幸福!以前从未这样认为过。这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是惯性让我们认为自己一定要拥有很多条件才会快乐,于是整日担心已有的会失去、想要的得不到。仔细想想,惯性确实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十分关键的事物。我们自以为安排、掌控着生活,其实多数时间只是在被生活节奏的惯性推着走。
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人是很难有机会停下来、安安静静和自己相处的。然而不管有没有时间,和自己相处都是每个人应该学会的重要一课。人们为了活得快乐而拼命工作,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稍有不确定性就焦虑不安。时刻处于对抗、紧张的状态中,怎能快乐?快乐是从接受缺憾开始的,然而不管接不接受,缺憾又何曾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由于工作的性质的缘故,我有机会用镜头讲述故事,并通过荧幕分享给观众。每个故事都有自己起承转合的节奏,不会从头到尾都是一帆风顺或痛苦波折。“人生如戏”,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一场电影,随着情节变化跌宕起伏。或许剧终灯亮的那天方才醒悟,原来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无论富贵贫贱、地位高低、最难得的唯有内心的平静,随遇而安、不迎不拒、不卑不亢。
感谢这两本好书让我找到安静中的美好,因此分享给大家,读后会发现总有几句能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如果我们能试着静下心来,接受缺憾,一定会透过有缺憾的生活感受到本自具足的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