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大愿心》
大愿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标以及矢志实现这些目标的精神。佛法是一条自我转化的道路,没有确定的目标,就不会有方向感。即使对修行深具信心,而且愿意克尽全力修行,但没有正确的目标,就有可能只是在转圈圈,甚至向后退。这也是必须发大愿的的第一个重要理由:清楚认定想寻求的是什么,并把目光紧紧钉在它上面。发大愿的第二个理由是帮助自己克服自私。这有益于克服对小我的执著,因为这种执著,会让我们无法产生任何正面的转化。长远来说,我们发大愿也不是为了自己而发,而是为了众生的福祉而发,为了让世界 越来越圆满而发。
释迦牟尼会成为佛,是因为他看见所有生命都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也看到在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现象。他体认到,所有生死的特征都是「苦」。在他看来,如何帮助其它生命从苦中解脱,是绝对关键的问题。正是这个信念让他最终成为佛的。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太子的身分,把生命奉献于寻找解决这个普遍问题的答案。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发愿离开家人,过出家人的生活。经过多年修行后,他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如果释迦牟尼修道的动机是为了自己的话,那他在得解脱以后,就不会再费事去弘法了。但他却继续留在世间,把道传播给其它人,而他的教诲一直流传到今天。
从表层来看,追求开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我想要开悟;我想要解脱。」然而正确的理解是,开悟和解脱都无涉这个狭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义和关怀世界福祉为特征的。 这样开悟的境界才能更进一步,因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体认到「无我」、「无心」的真理时,一个人才有可能达到开悟。如果我们不愿意抛弃小我,开悟乃是不可得的。大愿可以把一个人从小我带到大我,再带到无我的门外。正因为如此,所有发心求证佛果的菩萨,都会在一开始就发下大愿。这种发大愿的行为,被称为「发菩提心」。「菩提」指的是无上正等正觉,而「发菩提心」指的就是发心体证无上正等正觉。
菩萨所发的大愿,一般被归纳为佛门中人每天所持诵的「四弘誓愿」: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第一个愿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着要帮助别人,你自己的烦恼自然会减少;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会努力去学习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门;而如果坚持利益众生,直到自我的烦恼除尽为止,众生也将随著一起消失不见。之后,就一定会达到佛果,因为此时再也没有烦恼与自我,也没有需要你去救渡的众生。所有的佛与菩萨,以及任何誓愿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会发此四大弘愿。当然,这些目标都不是能快速达成的,但我们却可以透过发下这些愿,让自己获得大力量,愿的力量可以引领我们向前,因为它们总是在我们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愿以外,发一些「别愿」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们不愿发愿,是因为怕自己做不到。当然,一个人是不应该轻易发愿的,不过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发愿,也是错误的态度。正因为我们的软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应该常常发愿。透过发愿,可以唤起对抗软弱的力量,继续前进;没有愿的话,哪里都去不了。
我常常劝学生,走向打坐的蒲团时,应该发愿克尽所能将打坐做到最好。当打坐的情况很好时,你没有必要拿出这个愿来提醒自己,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绪波动或身体出现疼痛时,誓愿将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很多人发愿:愿在铃声响起前一动也不动;有一些人更是发愿:要连续打坐两或三节的时间,绝不动也不站起来,但随著脚开始酸麻胀痛,心念就无法专注,最后只好放弃。这是否表示从此在打坐前都不该发愿了呢?不对,一个人应该告诉自己:「这一次我失败了,但下一次还会再发同一个愿,并表现得更好。」如果每次打坐都发这样的愿,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况就会改善一点,信心与力量将会有所增长。